傷勢儘複,修為穩固,淩雲並未急於接取宗門任務或與人交際,而是將全部心神沉浸在那枚《基礎劍訣精要》的玉簡之中。
翠竹峰丙七院的小小空地上,他手持一柄剛從百寶殿用幾塊下品靈石換來的最普通的精鐵長劍,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最基礎的劈、刺、撩、掃、截、崩……
動作緩慢,甚至顯得有些笨拙,與傳說中劍仙的飄逸靈動相去甚遠。
但若有劍道高人在此,定會為之動容。因為淩雲每一個動作,都嚴格遵循著《基礎劍訣精要》中的描述,分毫不差。手腕的角度,腳步的跨度,腰腹發力的瞬間,乃至呼吸的節奏,都與劍招完美契合。
他並非在練劍,而是在“解剖”劍。
前世頂尖的科研素養讓他習慣於透過現象看本質。他將每一次揮劍都視為一次實驗,用身體去感受力量的傳導,用神識去捕捉靈力在劍身內流淌的軌跡,分析每一個細微調整帶來的效率變化。
“手腕再下沉半寸,靈力輸出減少百分之三,劍尖穩定性提升……”
“轉身時重心偏移角度增大兩度,變招速度可提升近一成……”
“呼吸與靈力爆發點同步,威力增幅明顯……”
他心中不斷閃過數據化的分析,手中的長劍也隨之不斷微調。起初,這種極度精確的控製讓他精神消耗巨大,揮劍百次便覺神識疲憊。但他樂此不疲,每一次疲憊後的恢複,都感覺對自身、對靈力、對劍的掌控更深一分。
數日苦修,不眠不休。那本《基礎劍訣精要》已被他反複研讀了無數遍,其中精髓漸漸融入骨髓。他不再需要刻意去想那些要點,舉手投足間,已然帶上了一種簡潔、高效、近乎本能的韻味。
這一日,他收劍而立,目光落在三丈外一片飄落的竹葉上。心念微動,並未施展任何法術,隻是純粹以腕力、腰力與一絲微不可查的靈力灌注,手腕一抖。
“嗖!”
精鐵長劍破空而出,速度快得隻留下一道淡影,劍尖精準地刺穿了那片竹葉的葉柄,將其釘在了後方的一根翠竹之上,劍身微顫,嗡鳴不止。
舉重若輕,精準入微。
淩雲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神色。這隻是純粹的基礎,未附加任何靈力特效,但其威力與掌控,已遠超他之前憑借本能施展的“無痕指”。若再將“無痕指”那極致壓縮、瞬間爆發的理念融入劍招之中……
他心中隱隱有了一個模糊的構想。
“該去藏經閣了。”淩雲收起長劍,換了身乾淨道袍。修為的提升和對《基礎劍訣精要》的初步掌握,讓他有了底氣去麵對那位神秘莫測的守閣老者,或許,能從中得到更多。
再次踏入藏經閣,一層依舊冷清。那守閣老者還是老樣子,靠在櫃台後的躺椅上,仿佛亙古未變。
淩雲走上前,恭敬行禮:“前輩。”
老者眼皮都沒抬,仿佛睡著了一般。
淩雲也不以為意,自顧自說道:“晚輩已研習《基礎劍訣精要》數日,獲益匪淺,特來向前輩致謝。”
老者鼻腔裡哼出一個模糊的音節,算是回應。
淩雲頓了頓,繼續道:“晚輩愚鈍,於劍道一途尚有諸多不解。精要中提及‘意至身隨,劍心通明’,不知這‘劍心’該如何淬煉?又該如何將自身對靈力的極致掌控,與劍招之基完美融合,衍生殺伐之術?”
他問出的,正是他目前修煉遇到的核心瓶頸。光有基礎,缺乏將其轉化為有效戰力的橋梁。
老者依舊沒有睜眼,乾枯的手指卻毫無征兆地淩空一點。
咻!
一道無形無質,卻凝練到極點的指風破空而來,直刺淩雲麵門!這指風與淩雲的“無痕指”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更加純粹,更加內斂,速度也快上數倍!其中蘊含的並非單純的鋒銳,更帶著一種洞穿虛妄、直指本源的“意”!
淩雲瞳孔驟縮,全身汗毛倒豎!這一指,他躲不開!
但他沒有試圖去躲,在那千鈞一發之際,他福至心靈,幾乎是本能地,並指如劍,體內靈力按照《基礎劍訣精要》中某種運力法門,結合“無痕指”的壓縮理念,驟然凝聚於指尖,不閃不避,迎著那道指風點去!
並非硬碰硬,他的指尖在接觸的瞬間微微震顫,劃出一個極其微小、蘊含某種卸力軌跡的圓弧。
“啵!”
一聲輕響,如同水泡破裂。
淩雲隻覺指尖一麻,一股銳利的氣息順著手臂經脈侵入,但立刻就被《九天弑神訣》運轉化解。他踉蹌著後退了半步,臉色微微發白,心中卻掀起了驚濤駭浪!
老者依舊閉著眼,仿佛剛才隻是隨手趕走了一隻蒼蠅。沙啞的聲音緩緩響起:“‘意’是殺意,是守護之意,是求道之心!心中有物,劍方有魂。至於融合……基礎是骨,靈力是血,你的‘意’,便是魂。骨血俱全,魂歸其位,殺伐自成。”
骨,血,魂!
淩雲渾身劇震,如同醍醐灌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者寥寥數語,卻為他撥開了眼前的迷霧!他一直將基礎、靈力、殺招分開看待,卻從未想過,它們本就是一體的!《基礎劍訣精要》是骨架,支撐一切;《九天弑神訣》提供的精純靈力與掌控力是血液,賦予力量;而他自己追求力量、守護自身、直麵強敵的意誌,便是靈魂!三者融合,方能誕生真正屬於自己的、擁有“魂”的劍術!
“多謝前輩指點!”淩雲深深一躬,這一次,是發自內心的感激。
老者不再言語,仿佛又陷入了沉睡。
淩雲知道,這次交談已經結束。他懷著滿心的感悟,轉身離開了藏經閣。老者那一指,不僅是一種考驗,更是一種演示,將“意”與“力”的結合,以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展現在他麵前。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返回小院,消化這番收獲。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當他路過內門演武場時,一陣喧嘩聲引起了他的注意。演武場占地極廣,劃分出數十個擂台,平日裡有不少弟子在此切磋較量,印證所學。
此刻,其中一個擂台周圍圍了不少人,台上兩名弟子正在激烈交手。其中一人,赫然是曾與淩雲有過衝突的趙乾!而他的對手,是一名修為在煉氣五層巔峰、麵容稚嫩的少年弟子。
趙乾雖然靠山已倒,但畢竟有著煉氣六層的底子,經驗也更為老道。他劍法狠辣,招招攻向那少年要害,完全不像同門切磋,反倒像是生死搏殺。那少年弟子顯然經驗不足,被打得節節敗退,隻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身上已多了幾道血痕,臉色蒼白。
“趙師兄,切磋而已,何必下如此重手!”台下有弟子看不過去,出聲喊道。
趙乾卻獰笑一聲:“擂台之上,拳腳無眼!這小子自己學藝不精,怪得了誰?”他心中憋著一股邪火,劉雄倒台,他在外門地位一落千丈,如今正好拿這個新晉內門、看似軟柿子的少年立威,重振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