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犀”項目立項,旨在將傳感技術與建築材料結合,創造能“感知”自身健康狀態如應力、裂縫、腐蝕)的智能結構體。這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開啟“智慧城市”和“預防性維護”大門的鑰匙。
然而,林楓很快發現,這個領域早已巨頭林立。不僅有幾家嗅覺敏銳的跨國科技公司已布局多年,更有一個低調卻能量巨大的組織——“智能建造聯盟”ica),其成員囊括了從芯片設計、傳感器製造到軟件開發、雲服務的全產業鏈巨頭,他們正試圖製定智能建造領域的底層協議和數據標準。
“靈犀”項目在尋找傳感器合作夥伴時處處碰壁。幾家頂尖的傳感器廠商要麼已被ica成員控股或深度綁定,要麼就以“技術路線不符”或“產能不足”為由婉拒合作。
“他們不是在賣產品,他們是在畫圈子。”項目負責人無奈彙報,“不加入ica,不采用他們的封閉協議,就很難拿到最核心的零部件。”
林楓意識到,這是一場比標準之爭更超前的競爭——生態之爭。對手要的不是市場份額,而是整個未來產業的遊戲規則和控製權。
屋漏偏逢連夜雨。“新生科技”旗下一個已投入使用、部分采用了早期智能監測技術的智慧園區項目,其數據平台突然出現嚴重故障。負責該係統運維的外國供應商,以“係統升級”和“安全漏洞修補”為由,單方麵切斷了數據訪問接口和後續技術服務,導致整個園區的設備狀態監測、能耗管理等功能陷入癱瘓。
園區運營方措手不及,向“新生科技”提出強烈質疑和巨額索賠。林楓派人緊急溝通,那家外國供應商卻態度傲慢,暗示除非“新生科技”在“靈犀”項目上與其母公司ica核心成員)進行“深度合作”,即交出部分主導權和數據所有權,否則服務無法恢複。
這是赤裸裸的勒索和技術訛詐。對方利用其在底層軟件和係統集成上的優勢,卡住了“新生科技”的脖子。
麵對ica的生態封鎖和技術勒索,林楓明白,正麵強攻或妥協退讓都非良策。他決定雙管齊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明麵上,他派出談判團隊,與那家外國供應商及其背後的母公司進行周旋,佯裝對合作感興趣,拖延時間。同時,高調宣布“新生科技”將投入巨資,自研智能建造操作係統和雲平台。
暗地裡,林楓啟動了一項絕密的“燈塔計劃”。他避開那些被ica牢牢控製的知名廠商,轉而尋找國內那些在細分領域有頂尖技術,但規模較小、缺乏市場話語權的“隱形冠軍”企業,以及幾家在國家重點實驗室裡做前沿研究,尚未被資本裹挾的科研團隊。
他以“靈犀”項目為需求牽引,以“新生科技”的市場應用和資金為保障,與這些企業和團隊建立深度戰略合作,共同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傳感器、邊緣計算芯片和底層算法。
與外國供應商的談判最終破裂。對方見林楓不肯就範,徹底終止了技術服務,並威脅要在全球範圍內對“新生科技”使用其專利的行為提起訴訟。
消息傳出,業界嘩然。很多人都認為,“新生科技”的智能建造雄心將就此夭折。股價再次承壓。
然而,林楓等的就是這個機會。在對方終止服務的第二天,“新生科技”召開新聞發布會。林楓沒有抱怨對手,而是直接宣布,由“新生科技”聯合多家國內合作夥伴共同研發的“靈樞”智能建造操作係統完全替代原外國係統)及配套的自主傳感器,已在那個智慧園區成功完成切換和試運行,係統更穩定,數據更安全,成本更低廉!
同時,他公布了“燈塔計劃”的部分成果和合作夥伴名單,展示了從感知硬件到操作係統,再到數據分析的全鏈路自主可控能力。
這次反轉,乾淨利落,震撼全場!
憑借“靈樞”係統和自主硬件的成功,“新生科技”不僅解決了自身的危機,更在智能建造領域撕開了一道口子。但林楓知道,單打獨鬥無法與ica的龐大生態抗衡。
他做出了一個與ica封閉模式截然相反的決定:將“靈樞”係統的核心接口協議開源,並聯合所有“燈塔計劃”的合作夥伴,發起成立“開放智能建造聯盟”oica)。oica秉持開放、協同、共享的原則,任何企業或研究機構,隻要認可其理念,都可以加入,基於開源協議進行開發和應用,共同完善生態。
這一舉措,如同在ica構建的封閉花園外,開辟了一片自由生長的原野。大量苦於ica高門檻和封閉政策的中小企業、開發者乃至大型企業,紛紛湧入oica陣營。
oica的快速發展,嚴重威脅到了ica的壟斷地位。ica開始動用其影響力,在全球範圍內遊說,詆毀oica的開源模式“不安全”、“不成熟”,並試圖在多個國際標準組織中封殺oica的技術路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場關於智能建造未來方向的生態對決,在全球範圍內展開。
這一次,林楓沒有退縮。他帶領oica的成員,積極參與各種國際技術論壇和標準會議,用紮實的技術成果、成功的應用案例和開放的胸懷,與ica的封閉和霸權進行論戰。
“技術本身無罪,關鍵在於掌握在誰手中,為何種目的服務。”林楓在一次國際峰會上演講,“我們相信,開放和協作,比封閉和控製,更能激發創新,更能創造普惠的價值。”
他的話語,贏得了許多發展中國家和中立技術人士的共鳴。
生態之爭遠未結束,但oica已經站穩了腳跟,成為與ica分庭抗禮的重要力量。“靈犀”項目也因融入了oica生態的集體智慧,進展飛速。
站在“新生科技”新落成的、完全采用自主智能建造技術的大樓裡,林楓看著中控大屏上實時跳動的各項建築生命數據,對張浩說:“你看,我們又一次在絕境中,闖出了一條路。”
張浩看著屏幕上流暢的數據流,感歎道:“這次我們幾乎是從芯片開始,自己重建了一個生態。”
“但這隻是開始。”林楓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牆壁,望向更遙遠的未來,“智能建造之後呢?生物材料?太空建造?技術的邊疆永無止境,而控製和開放的博弈也會一直持續。”
他頓了頓,語氣堅定而從容:“但隻要守住開放和創新這份初心,無論麵對怎樣的強敵和困境,我們總能找到破局之路。逆襲,從來不是一次性的動作,而是一種持續前進的狀態。”
新的挑戰,永遠在前方等待著。而林楓,已然習慣了在這種永恒的動態競爭中,尋找屬於他的,也屬於這個時代的答案。
喜歡逼我重生是吧!之逆襲請大家收藏:()逼我重生是吧!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