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璋看向四人,“你們中,有沒有人熟悉邊情?最近一年,遼東和薊州,可曾發生過大規模戰事?”
和光連忙答道:“大人,大乾和後金,每年在遼東都摩擦不斷,但是規模都不大。”
“要說能影響國本的大規模戰役……至少近幾年都未曾發生過。”
“至於薊州方向……”和光搖了搖頭,語氣肯定,“薊州東有山海關天險,西有居庸關雄踞,北麵更是連綿數百裡的燕山山脈。”
“自高祖皇帝立國以來,薊州從未被外敵攻破過,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賈璋眉頭緊鎖,突然想到前世曆史上有名的“己巳之變”,皇太極避開遼西走廊,繞道蒙古,走遼西古道,破長城入關,兵臨神京城下。
但是,他隨即又搖了搖頭,今年並非己巳年,而且據他所知,如今關外的後金,努爾哈赤似乎還在世,皇太極也還未完全掌權,己巳之變不應該提前才對。
轉念一想,這是一個曆史上不存在的大乾朝!
連朝代都變了,後麵的曆史事件又怎麼可能完全一樣?出現任何變數都不足為奇!
這已經不是他熟悉的那段曆史了!
必須拋開固有認知!
他看向喬工和方不阿,沉聲問道:“喬百戶,方百戶,你們二人是什麼境界?”
喬工愣了一下,連忙答道:“回大人,卑職資質魯鈍,隻是煉骨境初期。”
方不阿依舊是那副冷淡的語氣:“卑職,煉骨境巔峰。”
賈璋點了點頭,眼神中透出一絲決斷:“煉骨境……應該夠用了!”
“你們二人,各自帶上一些有修為在身的下屬,從古北口和喜峰口出關。”
“出關後,我要你們深入塞外,至少向北探查三百裡!”
“重點探查是否有後金軍隊大規模集結或隱秘行軍的蹤跡!”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就連一直麵無表情的方不阿,眼中也閃過一絲驚愕!
和光出言提醒道:“大人!這……這怎麼可能?!”
“後金軍主力遠在遼東,與我大乾邊軍對峙,他們怎麼可能跨越千裡,突然出現在薊州外?這……這太匪夷所思了!”
“下官以為,是不是去信提醒一下遼東方麵加強戒備,更為穩妥?”
賈璋語氣篤定:“正因為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所以才最有可能!”
“《孫子兵法》中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出其不意,方能攻其不備!”
他看向喬工和方不阿,“我知道,北出長城,深入塞外三百裡,危險重重,隨時可能遭遇蒙古遊騎或者後金的哨探。”
“所以,本官不強求。去與不去,都由你們自己決定。若不願去,本官也絕不因此怪罪。”
喬工臉上閃過一絲掙紮,隨即被一種豁出去的決絕所取代。
他突然單膝跪地,抱拳道:“大人!此事皆因卑職失察而起!卑職願往!”
“縱是刀山火海,也絕不退縮!就當是卑職戴罪立功,求大人給卑職這個機會!”
方不阿也抱拳躬身,語氣平淡,卻帶著一股鐵血的味道:“卑職,願往!”
賈璋看著兩人,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和欣慰。
他微微頷首:“好!既然如此,那你們即刻就去準備!”
“此去是為了探查情報,人員貴精不貴多,隻挑選司中精英,一人雙馬,帶上足夠的乾糧、清水,輕裝簡行!”
“記住,你們的任務不是殺敵,是偵查!務必注意隱藏行蹤!”
“若是發現敵軍大規模集結的蹤跡,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將消息帶回來!”
“若是向北探查超過三百裡,仍未發現任何異常,便立刻折返!”
“是!大人!卑職定不辜負大人的期望!”喬工和方不阿齊聲應道,聲音鏗鏘有力。
賈璋想了想,還是有些不放心,看向賈大吩咐道:“賈大,你回府叫上賈二,各自跟喬百戶和方百戶一隊。”
“你們修為高,經驗也豐富,務必保證將消息帶回來!”
賈大沒有絲毫猶豫,立刻躬身:“是,二爺!屬下明白!”
三人領命,不再耽擱,迅速轉身離開房間,前去準備出關探查。
房間裡隻剩下賈璋、和光、方圓三人。
和光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賈大人……這……應該不會吧?後金怎麼可能……出現在燕山山脈?”
賈璋目光深邃,幽幽歎道:“會不會,等他們回來,自然就知道了。”
“我也希望是我多慮了,但是,萬一呢?”
“萬一後金真的膽大包天,兵行險招,意圖奇襲神京重地,到時候又該如何?”
“神京城裡,兵多將廣,糧草充足,後金肯定打不下來。”
“但是,大乾的官兵敢和金軍騎兵在野外戰鬥嗎?”
“城外的百姓,免不了被劫掠和屠戮的命運。”
“探查情報,提前準備,可能挽救無數將士和百姓的生命,甚至改變整個戰局的走向!”
“何樂而不為呢?”
和光和方圓被賈璋的睿智和擔當深深折服,他一個南鎮撫使,即便真的發生戰爭,又和他有什麼關係呢?
他們一直以為勳貴子弟都高高在上,視人命如草芥,沒想到賈璋心裡還裝著“百姓”!
和光和方圓深深一揖,由衷道:“大人深謀遠慮,思慮周全,憂國憂民,下官佩服!”
喜歡紅樓:係統大結局,我才剛開始請大家收藏:()紅樓:係統大結局,我才剛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