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三、有趣的女人
黎明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複興社和調查科都在爭搶他,這正是他所希望達到的目標。
複興社給了他一個副隊長的位置,他根本沒看上。在中央特科,他是僅次於伍豪的人物,排位還在王庸之上。作為對比,戴老板、徐主任這樣的位置才能入他的法眼,就是區、站長,他都不一定看得上。
他真正看上的人是彭北秋,因為彭北秋看出了他內心的真實想法,看出了他內心的不服、不滿、不屑、不甘和對權力的強烈欲望。
彭北秋利用了他的欲望,他也利用了彭北秋的願望。
他們究竟誰在利用誰?
黎明依然住在天香小築,徐主任大手筆,將此處宅院贈送給了他,蔡子堅隔三岔五過來看他,有時給他帶本書,有時是一瓶酒,有時是一隻鹽水鴨。
有一次,甚至帶了一個有趣的女人。
這個女人叫貝俠。
她和蔡子堅是老熟人。
黎明問她,有多“老”?
她笑著說:“我認識第一個老公之前,就認識他了。”
黎明又問她,有幾個老公?
她說:“隻有一個。”
黎明又問她,你做什麼營生的?她笑著說:“如果不是戴老板執意要介紹我加入複興社,我早就加入調查科了。那麼,我就是元老。”
她對黎明說:“不管是加入複興社,還是加入調查科,我都是你的上級。”
“你是複興社的人?”
“不是。”
她又笑了:“可惜,我兩邊都沒參加,落得清閒。”
黎明覺得這個女人很有趣,有趣極了。
當海關大樓上鐘聲響起的時候。
往事的扉頁,卻被時光的刷子輕輕拂去了灰塵。
因為鐘聲敲響的這一刻。
也是下一個命運的起點。
在三馬路,誕生了滬上第一張中文報紙《上海新報》。後來,這裡便成為了上海灘“報業街”的中心地帶。《申報》、《新聞報》和《時報》都聚集此處,這是民國上海最重要的三份報紙。
每天大清早,這裡報販雲集,成捆的報紙從各報館運出,往往把這一地區擠得水泄不通,煞是熱鬨。
沿著三馬路後麵老城廂裡斑駁的痕跡,李玉龍帶著溫政一行,找到了退休的軍官李生春與妻子所住的石庫門。
李玉龍在《申報》任職,對這一帶很熟悉。
走入這個裡弄,給人的感覺就是乾淨。沒有其他弄堂的雜亂,沒有到處晾曬在頭上的衣被,沒有亂放的馬桶……
兩個穿的乾乾淨淨的中年人。
袁文不由收起了玩世不恭,露出了尊重的神態。
許多“鐘鳴鼎食之家,詩書簪纓之族”府邸的街門上,還漆著“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對聯,其實呢,就像《紅樓夢》裡的賈府,不如門前的兩個石獅子乾淨。
乾淨的是人。
李生春是個副團長,年紀並不大,中原大戰之後,作為失敗的一方,部隊被打散,他乾脆回到上海老家,提前過起了退休生活。
由於在部隊的時候,有些積蓄,上海又有老宅,所以,他們過著一種雖然沒有大富大貴,卻也小資的生活。
他回憶起了那天的情況:
他的妻子喜歡看電影,每有什麼新片,他們總要去看一下。
那天晚上,他們夫妻從恩派亞影劇院看了一部電影,出來的時候,叫了一輛黃包車。
這個車夫經常在這一帶拉客,彼此都熟悉了。
一切都和無數個平常的日子一樣。
他指了指前麵,就在你們過來的弄堂口上隻角,就出事了。
來的也是三個人,一個人去拉黃包車,兩個人分彆從兩邊來擒拿他們夫妻。
李生春當過兵,卻也不敢反抗,因為後邊還有一群持槍的綁匪。
他們在劫難逃。
轉折出現在車夫身上,黃包車夫忽然躍起,一腳就將前麵的綁匪踢倒,拉著車就開始狂奔。
風在呼嘯。
車夫腳力驚人,有槍聲響起,李生春隻感覺風在呼嘯,仿佛騰雲駕霧一般,弄堂裡七拐八拐,終於虎口逃生,擺脫了一群持槍襲擊他們的綁匪。
溫政很驚訝:“車夫裡竟然有這等人物?他叫什麼名字?”
“名字我不知道,但聽其他車夫,都叫他笨牛。”
喜歡間諜永不眠請大家收藏:()間諜永不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