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八、胡同
溫政對柯大夫說:“中央部分留守人員已經開始向蘇區轉移了。”
“太好了。”柯大夫說:“怎麼一點風聲都沒有?”
“國民黨政治本來就是黑箱作業,外界看不到它的內部運作,就算是有了很尖銳的權力鬥爭,外界也看不見。我在特二課,獲知他們之間的內訌,正在調整機構,忙著爭權去了,出現了短暫的時間窗口。”
溫政說:“時機稍縱即逝,我們利用這千載難逢的時機,在對方眼皮下,將留守人員從上海轉移了出去。”
他說:“這就是情報的重要性。”
北平最常見的就是胡同,上海不叫胡同,叫裡弄,或者叫石庫門,可是,這裡確實有一個胡同。
--胡同不是真的胡同,是一個藥店的名字。
--這個藥店就叫胡同藥店,也是藥店老板的名字。
他的名字,就叫胡同。
他留寸頭、娃娃臉,常穿長衫或亞麻盤扣衫,一雙小眼睛躲在圓框眼鏡後頭,慧黠地打量著一切。
這裡是一個地下交通站。
胡同藥店,前店後院,後院就是溫政和柯大夫談話的地點。
柯大夫是來采購藥品的。
院中有一大樹,樹下一塊大石,溫政撫摸著這一方堅硬的巨石,在正午燦爛的陽光下,手感仍然冰涼。
有人說,人的靈魂僅重二十一克,那麼究竟得要多少個冤魂,才能凝結成這麼沉重的一塊岩石?
溫政說:“根據日本方麵的情報,複興社即將重新派遣一個人來上海,主持大局。”
溫政說:“這個人我不認識,這個人是黃埔生,此人一到上海,又會是一番腥風血雨。”
柯大夫點點頭。
“日本方麵的情報,顯示複興社總部有一個我們的人,叫鯨落。”
“鯨落?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
“我也是剛剛才知道。王庸同誌從來沒有提起過。”溫政說:“日本人的情報滲透能力是很深的,我在特二課查這個情報來源,不是出自複興社,而是出自上海國民黨組織部。”
“知道是誰泄密嗎?”
溫政搖搖頭:“不知道。”
“有懷疑對象嗎?”
“沒有。日本人自成一體,在情報保密上做的很好。”溫政苦笑:“如果不是我現在的位置,我也不可能了解一些情況。”
柯大夫說:“看來,組織讓你潛伏在領事館,這步棋走對了。”
“嗯。”溫政說:“如果真的有鯨落的話,這個人到了上海,鯨落就危險了。”
柯大夫不解:“鯨落在總部,為什麼這個人到了上海,鯨落反而危險了?”
“我黨的情報工作,最重要的地方在哪裡?”
“當然是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