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一、英國人是如何製衡的
戴克先從自己國家說起:“一個國家的崛起不僅要善於運用自身的力量,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而且要善於運籌國際關係,最大限度地抑製和削弱競爭對手。”
“英國是世界上運用製衡之術最為成功的國家。在近代幾個世紀中,英國或結盟、或“孤立”、或乾涉、或戰爭,使用各種手段,極儘縱橫捭闔之能事,目的是建立並維持一個均勢平衡、互相牽製的歐洲大陸,既確保自身的安全,又為麵向海洋、爭奪殖民地奠定基礎。”
--“這個血液和活力,叫做策略與權謀。”
聽者深以為然。
彭北秋接過話頭,說:“但正是英國拒絕接受‘德皇的歐盟’,致使英國國運發生根本性逆轉。曆史學認為,英國決定參戰,令這場原本局限於歐洲的速決戰,演變成曠日持久的世界大戰。”
“假若英國置身事外,不但海外帝國可確保無虞——這是維持英國超級大國地位的根基,其後也不再可能發生蘇俄革命。”
“在過去一百多年的世界體係和秩序中,日本存在的意義是英美兩國瓜分中國的刀叉;同時也是製衡俄國搶食的一副筷子。”
“先天上,整個東亞的重心和中心是中國。”
“就文明體係來說,日本群島、朝鮮半島和中南半島都屬於域外華夏文明區,這三處的曆史和語文就是證明。東亞周邊的地理相對破碎、零散或不完整,華夏文明則原創於地理完整、資源豐沛、人口眾多的中國,再由中國傳播到周邊地區,而不是相反。”
戴克點點頭,由衷地說:“從曆史趨勢來看,中國遲早會回歸他的大國地位。”
桌呆精神一振,但想到現在的時局,又覺得很氣悶。
幾人又談了會風花雪月。
到飯點了,彭北秋請三人吃西餐。幾個人邊吃邊聊,邊講一些冷笑話。
戴克特彆擅長冷笑話:
“我們有毒嗎?”一個年幼的蛇問它的母親。
“是的,親愛的,”她回答說,“你問這個乾什麼?”
“因為我剛剛咬破自己的舌頭。”
他說,其實,我們做情報的,是蛇,有毒的那種。隻是不要咬了自己的舌頭。
彭北秋說:“日本的審美,存在著矛盾的和諧。一方麵是肅穆、貞潔、寧靜,黑暗的,就像他們理想的女子,貞淑的,不苟言笑的,不隨意拋頭露麵的,雲鬢高鬟,輕移蓮步,這種肅穆貞靜,與武士道精神是一致的;”
“另一方麵,女子貞淑的後麵是妖冶與淫蕩,表現在男人的行為上,就是放縱的欲望——性的欲望,戰爭的欲望,殺人的欲望,都是放縱。越貞潔越淫蕩,越克製肅穆越放縱肆無忌憚。”
“而女人,也在放縱之中,扮演著貌似低賤其實崇高的地位。
“日本和中國的文化,其實還是差不多的。比如在日本,姬是公主的意思。在中國,姬是一個姓,也是雞的意思。”
眾人認同。
詹姆斯說了一個:
一個英國人,一個法國人,一個蘇聯人在一起聊天。
英國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冬天晚上回家,穿著羊毛褲坐在壁爐前麵。
法國人:你們英國人就是古板,最幸福的事情是和一個金發女郎一起去地中海度假,然後我們好和好散。
蘇聯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半夜有人敲門,開門後:“康斯坦丁,你被捕了。”
“你弄錯了,康斯坦丁在隔壁。”
最後是桌呆,他一時想不出來,戴克幫他說了一個:
有一艘遊艇觸礁要下沉了,船長要大副趕緊叫不同國籍的旅客們穿上救生衣準備跳水,大副去了,不久後慌慌張張地跑回來跟船長報告說:“有六個旅客死也不肯跳,怎麼辦呢?”
船長就親自跑去跟他們溝通,一分鐘後,船長回來跟大副說:“六個人都跳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