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醫原理:從“體質分型”看糖脂共病的調理思路
一)中醫對“糖脂共病”的認知:與“痰濕”“血瘀”“氣虛”密切相關
中醫雖無“2型糖尿病”“高血脂症”的名稱,但根據患者“血糖高、血脂異常、乏力、口乾”等表現,將其歸為“消渴”“痰濁”“血瘀”範疇,核心病機是“脾腎兩虛、痰濕內停、瘀血阻滯”,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偏高,本質是“體內糖濁過剩”的表現:
脾腎兩虛是根本:脾主運化,腎主藏精。長期飲食不節如愛吃甜、油膩食物)、缺乏運動,會損傷脾的運化功能,導致水穀精微無法正常轉化,反而生成“痰濕”對應血脂異常);腎氣虛則無法固攝精微,導致“糖濁”對應高血糖)外泄,形成“消渴”。
痰濕內停是關鍵:脾腎兩虛導致痰濕在體內堆積,既會阻礙氣血運行,又會乾擾糖脂代謝——痰濕困脾,會進一步加重胰島素抵抗中醫稱“脾失健運”),使血糖、血脂難以控製;痰濕沉積在血管壁,就會形成“痰瘀互結”,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瘀血阻滯是加重因素:長期高血糖、高血脂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形成“瘀血”,瘀血又會反過來影響臟腑功能,讓痰濕、糖濁更難排出,形成“糖濁痰濕瘀血”的惡性循環,這也解釋了為何糖化血紅蛋白偏高的患者,血脂更難控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結合臨床觀察,2型糖尿病合並高血脂患者主要分為兩種體質類型,且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相關:
1.痰濕困脾型:多表現為身體困重、腹脹、舌苔厚膩、大便黏滯,常見於hba1c6.58.0血糖控製中等)的患者,這類患者往往甘油三酯tg)超標更明顯。
2.氣陰兩虛兼血瘀型:多表現為口乾、乏力、手腳麻木、舌質紫暗,常見於dc)更難達標,且易出現血管並發症。
李阿姨複診時伴有乏力、腹脹、舌苔厚膩,屬於典型的“痰濕困脾型”,這也是她hba1c降至6.8後,血脂仍未達標的中醫病機——痰濕未除,脾的運化功能未完全恢複,血脂代謝自然受影響。
二)中醫調理:基於體質的“分型乾預+非藥物輔助”方案
中醫調理“糖脂共病”,遵循“辨證施治”原則,通過“健脾益腎、化痰祛濕、活血化瘀”,輔助西醫治療改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進而提升血脂控製效果:
1.痰濕困脾型:健脾化痰,祛濕降脂
常用中藥方劑為“六君子湯合二陳湯加減”,包含黨參15g、白術12g、茯苓15g、陳皮10g、半夏10g、山楂15g、澤瀉12g。其中,黨參、白術、茯苓健脾益氣,恢複脾的運化功能,減少痰濕生成;陳皮、半夏燥濕化痰,直接清除體內多餘痰濕;山楂、澤瀉則能輔助降脂,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山楂中的山楂黃酮可降低甘油三酯,澤瀉中的澤瀉醇能抑製膽固醇合成。
李阿姨在西醫治療基礎上,服用該方劑1個月後,腹脹、乏力症狀明顯緩解,複查時甘油三酯從2.8o降至2.1o,為後續血脂達標打下基礎。
2.氣陰兩虛兼血瘀型:益氣養陰,活血化瘀
常用中藥方劑為“生脈散合桃紅四物湯加減”,包含黃芪15g、麥冬12g、五味子10g、桃仁10g、紅花6g、當歸12g、丹參15g。黃芪、麥冬、五味子益氣養陰,改善口乾、乏力症狀,增強機體代謝能力;桃仁、紅花、當歸、丹參活血化瘀,疏通氣血運行,減少瘀血對血管的損傷,同時輔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dc)。
臨床案例顯示,這類患者服用該方劑2個月後,乏力、手腳麻木症狀緩解率達78,dc平均下降18,糖化血紅蛋白也能隨之降低0.51.0。
3.非藥物調理:穴位按摩+飲食指導
穴位按摩:針對痰濕困脾型患者,可按摩“足三裡”健脾和胃)、“豐隆穴”化痰降脂),每次按壓3分鐘,每日2次;針對氣陰兩虛兼血瘀型患者,可按摩“三陰交”益氣養陰)、“血海穴”活血化瘀),幫助調節體質,輔助改善糖脂代謝。
飲食調理:痰濕困脾型患者需避免甜膩、油炸食物,多吃山藥、薏米、冬瓜等健脾祛濕食材;氣陰兩虛兼血瘀型患者需少吃辛辣、過鹹食物,多吃銀耳、百合養陰)、黑木耳活血)等食材,同時控製主食攝入,避免血糖波動。
五、臨床意義:以糖化血紅蛋白為核心,優化糖脂共病管理
一)糖化血紅蛋白可作為血脂控製效果的“預測指標”
臨床實踐證實,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能提前預測血脂控製效果——當患者hba1c<6.5時,血脂達標概率是hba1c>8.0患者的4倍。因此,醫生會將hba1c納入血脂管理的“評估體係”,若患者hba1c長期偏高,會更早啟動強效降脂治療,避免血脂持續超標引發血管並發症。
二)“同步控糖降脂”是共病管理的關鍵
2型糖尿病合並高血脂症的管理,不能“單打獨鬥”,必須“糖脂同治”——既要通過降糖藥、生活方式乾預將hba1c控製在理想範圍<6.5),為血脂控製創造良好條件;也要根據血脂指標選擇合適的降脂藥,同時結合中醫調理與心理乾預,多維度打破“糖脂代謝紊亂”的惡性循環,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六、思考題
若一位50歲女性患者,確診2型糖尿病合並高血脂症3年,目前服用二甲雙胍降糖)和阿托伐他汀降脂),複查顯示dc2.9o目標值<1.8o),伴有口乾、乏力、舌質紫暗中醫辨證為氣陰兩虛兼血瘀型),且因“擔心血脂總不達標”出現夜間失眠。結合本文提及的心理學“短期目標設定+正念訓練”與中醫“氣陰兩虛兼血瘀型”調理思路,你會如何為該患者製定“糖化血紅蛋白改善+血脂控製+心理疏導”的綜合乾預方案?
喜歡血管清淤指南血脂養護日常方請大家收藏:()血管清淤指南血脂養護日常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