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吃他汀怕傷肝、肌肉痛?揭秘副作用真相,3類人這樣吃更安全
一、65歲老人停服他汀後胸痛複發:說明書上的副作用真有那麼可怕?
“這藥副作用太嚇人,肝損傷、肌肉溶解……我可不敢吃!”65歲的老李拿著他汀藥盒,盯著說明書上的副作用清單直搖頭。3個月前他因冠心病做了支架手術,醫生囑咐必須長期吃他汀,可他剛吃兩周就因“怕傷肝”自行停藥,結果最近頻繁胸痛,複查血脂飆升到4.8o,醫生怒斥:“你這是拿命賭副作用!”
在門診,像老李這樣的患者並不少見。我國有上千萬人需要長期吃他汀預防心梗、腦梗,但因擔心副作用,停藥率高達40。今天就來揭開他汀副作用的真相:哪些是真風險?哪些是嚇唬人的?長期吃他汀的人該如何避開副作用?看完這篇文章,你會對他汀有全新認識。
二、他汀最受關注的2個副作用,實際風險有多高?
醫生最關注他汀的兩個副作用,但數據可能顛覆你的認知:
副作用1:肝損傷——發生率比“感冒發燒”還低
很多人看到“可能引起肝酶升高”就怕得不行,其實他汀導致嚴重肝損傷的概率極低:
輕微肝酶升高不影響健康)的發生率約12,就像跑步後轉氨酶暫時升高一樣,大多能自行恢複。
真正需要停藥的嚴重肝損傷肝酶>3倍正常),發生率僅0.5,比每年感冒的概率還低。
更重要的是:2012年後國際指南已取消“吃他汀必須定期查肝酶”的強製要求,因為風險實在太低。
副作用2:肌肉溶解——比“中彩票”還罕見
“吃他汀會肌肉溶解”的傳言讓很多人恐懼,但事實是:
輕微肌肉酸痛的發生率約5,多因身體適應期或運動不當,不算真正的副作用。
嚴重肌溶解出現肌紅蛋白尿、腎損傷)的發生率僅0.010.1,相當於中彩票頭獎的概率約0.00006)的100倍,但依然屬於“極低概率事件”。
這類嚴重反應多發生在“超大劑量用藥+合並用其他傷肌藥物”的情況下,規範用藥者幾乎不會遇到。
真相:說明書的副作用≠你會遇到
醫生打了個比方:“說明書就像飛機安全手冊,會列出所有可能的風險,但你坐飛機時遇到空難的概率有多大?他汀的嚴重副作用比空難還罕見。”臨床數據顯示,99的人長期吃他汀都不會出現嚴重問題,而停藥導致的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卻會升高38倍。
三、這3類人吃他汀更易有副作用,提前做好防護
雖然他汀總體安全,但以下人群屬於“副作用易感者”,需要特彆注意:
第一類:肝鬱脾虛體質——吃他汀易傷肝
中醫看“舌脈”就能識彆:這類人舌體胖大、苔白膩,平時容易腹脹、大便溏薄,情緒愛急躁。中醫認為“肝喜條達,脾主運化”,這類人肝的代謝功能弱、脾的消化能力差,他汀在體內代謝慢,肝損傷風險會高一些。
老李就屬於這種體質,吃他汀後總覺得“沒胃口、脅肋脹”,中醫給他開了逍遙丸疏肝健脾,配合每日按揉太衝穴腳背上大腳趾和二腳趾間),兩周後不適就緩解了。
第二類:脾腎兩虛體質——易出現肌肉酸痛
表現為平時愛乏力、腰膝酸軟,肌肉鬆軟,稍微動一動就累。中醫認為“脾主肌肉,腎主骨”,這類人肌肉筋骨本就失養,吃他汀後可能出現肌肉酸痛。
58歲的糖尿病患者張阿姨就有這問題,吃他汀後小腿酸痛,醫生讓她每天喝山藥枸杞粥健脾補腎),配合艾灸足三裡穴,同時補充輔酶q10,1個月後酸痛消失。
第三類:有基礎疾病或特殊基因——風險疊加需警惕
慢性肝病、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
正在吃貝特類降脂藥、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紅黴素)的人;
攜帶s1b1基因變異者可通過基因檢測發現)。
這類人需選擇“水溶性他汀”如瑞舒伐他汀),從小劑量開始,更頻繁地複查肝酶和肌酶。
四、老李的“安全用藥日記”:從恐懼停藥到輕鬆堅持
第1個月:在醫生監督下重啟用藥
停藥後胸痛加重的老李不得不回到醫院,醫生給他做了全麵檢查:肝酶35u正常)、肌酸激酶120u正常),確認身體能耐受他汀。醫生把阿托伐他汀減量到10g晚,讓他“先小劑量適應,每周查一次指標”。
同時中醫辨證他為“肝鬱脾虛”,開了柴胡、白芍、白術等疏肝健脾的中藥,還教他用陳皮、山楂泡水喝,說能“幫肝臟解毒,減輕藥物負擔”。
第2個月:用中醫妙招緩解不適
吃藥第3周,老李感覺小腿有點酸,立刻緊張起來。醫生告訴他:“這是身體適應期的正常反應,不是肌溶解。”教他每天晚上用艾葉水泡腳活血通絡),按揉陽陵泉穴膝蓋下外側)5分鐘,配合吃一小把杏仁補肺氣、潤肌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