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避免的食物:
油炸食品炸雞、薯條、油條):食用油高溫反複使用會產生反式脂肪,每100g炸雞含反式脂肪35g,且吸油率達30,完全不建議食用;
烘焙食品蛋糕、餅乾、起酥麵包):製作時多使用人造奶油,每100g蛋糕含反式脂肪24g,建議選擇無反式脂肪的全麥麵包;
加工零食薯片、爆米花、巧克力派):薯片油炸過程產生反式脂肪,爆米花含植脂末,每100g薯片含反式脂肪13g,儘量用新鮮水果替代;
速溶飲品速溶咖啡、奶茶):含植脂末,每杯速溶咖啡含反式脂肪0.51g,建議用純咖啡+低脂牛奶替代,奶茶選擇無糖、無植脂末的鮮奶茶。
很多人以為“奶茶隻是高糖”,卻忽略了植脂末中的反式脂肪,長期喝會雙重損傷血脂。
三)高糖食物:甘油三酯的“助推器”
過量添加糖如蔗糖、果葡糖漿)會在肝臟中轉化為甘油三酯,導致甘油三酯升高,同時降低“好膽固醇”,增加“壞膽固醇”的氧化修飾氧化後的dc更易沉積在血管壁)。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添加糖攝入量應<25g約6茶匙),血脂異常者需控製在<15g。
嚴格控製的食物:可樂含添加糖53g,遠超每日推薦量,建議用白開水、淡茶水替代;
甜點糖果、蛋糕、冰淇淋):每100g蛋糕含添加糖2030g,建議用原味酸奶+水果替代;
加工醬料番茄醬、沙拉醬):每100g番茄醬含添加糖15g,沙拉醬含高油高糖,建議用醋+少量橄欖油替代;
精製主食白米飯、白麵包):雖不含添加糖,但升糖指數gi)高,過量食用會間接升高甘油三酯,建議用粗糧燕麥、糙米)替代13主食。
張大爺把精製主食換成粗糧,正是通過控製“隱形糖”攝入,輔助降低甘油三酯。
四、實操方案:打造“一日降脂食譜”,簡單易執行
很多人覺得“降脂飲食麻煩”,其實隻要掌握“替換原則”用健康食材替換高油高糖食材、用健康做法替換油炸紅燒),就能輕鬆落地。以下以“普通成年人”為例,設計一套“一日降脂食譜”,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
一)早餐:高纖維+優質蛋白,開啟代謝低脂牛奶,煮10分鐘,可加5g亞麻籽粉);
蛋白:水煮蛋1個,避免油炸或茶葉蛋,茶葉蛋含鹽高);
蔬菜:涼拌黃瓜100g黃瓜+5g生抽+2g香油,少油少鹽);
飲品:淡綠茶1杯,避免空腹喝,可在餐後半小時喝)。
原理:燕麥的β葡聚糖吸附“壞膽固醇”,雞蛋提供優質蛋白每天1個雞蛋不會升高膽固醇,反而有益),黃瓜補充維生素,綠茶的兒茶素輔助調節血脂。
二)午餐:粗細搭配+優質蛋白+大量蔬菜
主食:雜糧飯糙米30g+大米50g,煮成飯,占餐盤14);
蛋白:清蒸鱈魚100g,用薑絲、蔥絲、5g生抽調味,避免紅燒);
蔬菜:蒜蓉西蘭花200g西蘭花+3g蒜蓉+5g橄欖油,清炒,占餐盤12);
湯品:冬瓜丸子湯100g冬瓜+50g雞胸肉丸子,少油少鹽,丸子選瘦肉做)。
ega3降低甘油三酯,西蘭花的植物固醇減少膽固醇吸收,冬瓜利尿祛濕契合中醫健脾化痰)。
三)晚餐:清淡易消化,避免睡前積食
主食:山藥小米粥山藥50g+小米50g,煮成粥,量比早餐少13);
蛋白:豆腐炒青椒100g豆腐+100g青椒,用5g橄欖油清炒);
蔬菜:涼拌木耳乾木耳5g泡發後+5g醋+2g生抽,涼拌);
水果:蘋果1個,餐後1小時吃,帶皮吃)。
原理:山藥小米粥健脾養胃中醫調理體質),豆腐的植物固醇輔助降脂,木耳的多糖吸附“壞膽固醇”,蘋果的果膠補充可溶性膳食纖維。
四)加餐:控製總量,選對零食
上午10點:原味核桃2顆,約10g);
);
避免:堅果過量、含糖零食、油炸零食,加餐熱量控製在100150千卡以內。
五、常見誤區澄清:降脂飲食,這3個“錯”彆犯
1.“降脂就是不吃膽固醇,雞蛋、牛奶都不能吃”
錯!人體每天需要膽固醇維持生理功能,雞蛋每天1個)、低脂牛奶每天300)的膽固醇含量在安全範圍內,且能提供優質蛋白;真正需要控製的是“高飽和脂肪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它們才是升高“壞膽固醇”的主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2.“吃‘降脂食物’就能替代藥物,血脂高不用吃藥”
錯!飲食乾預是血脂管理的“基礎”,但不能替代藥物——若dc>4.9o,或合並高血壓、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他汀類藥物;“降脂食物”隻能輔助藥物,增強降脂效果,不能自行停藥。
3.“隻要食材健康,怎麼做都能降脂”
錯!健康食材用錯誤做法會變成“高油食物”:如油炸燕麥片原本的可溶性膳食纖維被破壞,還吸油)、拔絲山藥添加大量糖,升高甘油三酯)、油炒木耳木耳吸油率高,炒後油脂超標)。正確做法是“蒸、煮、烤、涼拌”,避免煎、炸、紅燒。
六、思考題
1.李女士因“錯誤烹飪健康食材+過量吃堅果”導致血脂升高,張大爺卻通過“選對食材+控製總量”讓血脂達標。結合文中“可溶性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的作用機製”,分析為何同樣吃雞蛋、堅果,兩人會有不同的血脂結局?若你身邊有一位喜歡吃“油炸食品”的朋友,你會如何幫他設計3款“油炸替代品”兼顧口感與降脂需求)?
2.中醫認為“降脂食物”需契合“健脾化痰、活血化瘀”的體質調理邏輯,現代醫學則強調“營養成分調節血脂代謝”。請以“脾虛痰濕型”血脂異常患者為例,說明如何將中醫推薦的“山藥、薏米”與現代醫學認可的“燕麥、深海魚”結合,設計一套“中西醫結合的周降脂食譜”需包含3餐+加餐,標注核心降脂原理)?
喜歡血管清淤指南血脂養護日常方請大家收藏:()血管清淤指南血脂養護日常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