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液不足會導致兩個問題:
一方麵,津液能潤滑血管,津液不足會讓血管壁變得乾燥,更容易附著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垃圾”,加劇高血脂;
另一方麵,津液不足會讓身體處於“缺水”狀態,即使喝了很多含糖飲料,也無法真正解渴,反而會因為糖分攝入過多,進一步加重身體負擔。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喝了含糖飲料後,不僅沒緩解口渴,反而覺得口乾舌燥、喉嚨痛——身體的津液被糖分消耗了,需要通過喝白開水、淡茶水來補充,而不是繼續喝含糖飲料“雪上加霜”。
四、典型案例:從“每天3杯奶茶”到高血脂,28歲女孩的控糖逆襲
28歲的林曉是一名新媒體編輯,因為經常熬夜寫稿,她養成了“靠奶茶續命”的習慣:早上一杯全糖珍珠奶茶提神,下午一杯果茶解渴,晚上加班再喝一杯熱奶茶暖身,一天下來,光奶茶就喝3杯,還不算偶爾吃的蛋糕、糖果。o,被醫生診斷為“高甘油三酯血症”,還伴有輕度脂肪肝。醫生明確告訴她:“你的高血脂不是吃肥肉吃的,而是喝奶茶喝出來的,再這樣下去,可能會引發胰腺炎、冠心病。”
恐慌之下,林曉開始控糖,她的經曆也給很多人提供了可參考的“控糖模板”:
第一步:用“無糖替代品”過渡。剛開始戒奶茶時,她覺得“嘴裡沒味道,渾身難受”,於是換成無糖烏龍茶+1顆話梅用話梅的酸甜味代替奶茶的甜),慢慢適應“無糖”的口感;
第二步:識彆隱形糖,避開“高糖陷阱”。她學會看配料表,發現以前常喝的“低糖酸奶”配料表第一位是白砂糖,果斷換成無糖酸奶;早餐的含糖豆漿換成自製無糖豆漿;
第三步:用天然甜味替代,滿足口腹之欲。想吃甜的時候,她會吃一個蘋果、一把藍莓,或者用蒸南瓜、烤紅薯當加餐,這些食物中的天然糖分有膳食纖維包裹,不會導致血糖驟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四步:用運動緩解“糖癮”。每當想喝奶茶時,她就去樓下快走20分鐘——運動能促進多巴胺分泌,替代糖分帶來的愉悅感,還能幫助代謝多餘脂肪。o,恢複正常水平,脂肪肝也消失了。她感慨道:“以前覺得戒糖很難,現在發現,擺脫‘糖依賴’後,精力更充沛了,皮膚也變好了,再也不會下午犯困、晚上失眠了。”
五、3個實用控糖技巧:避開遊離糖,遠離高血脂
結合哈佛等美國大學的研究、心理學的“糖癮機製”和中醫的“食養理論”,我們總結出3個簡單易執行的控糖技巧,幫你減少遊離糖攝入,降低高血脂風險。
1.喝飲料前“三看”:避開含糖陷阱
看標簽:買瓶裝飲料時,先看是否有“無糖”“0糖”標識;如果沒有,再看配料表,若“白砂糖、果葡糖漿、麥芽糖漿”等成分排在前3位,果斷不買;
看甜度:點奶茶、咖啡時,優先選“無糖”;如果覺得沒味道,可從“三分糖”開始嘗試,慢慢降低對甜味的依賴;
看種類:儘量用白開水、淡茶水綠茶、茉莉花茶)、無糖蘇打水替代含糖飲料;如果想喝果汁,選擇“100純果汁”,且每天不超過200毫升約1杯),最好直接吃完整水果。
2.烹飪時“減糖”:用天然食材提味
很多人以為“遊離糖隻在飲料裡”,其實烹飪時加的糖也是重要來源。比如做紅燒肉、糖醋菜時,傳統做法會加大量白砂糖;涼拌菜時為了口感,也會加糖。
控糖的關鍵是“用天然食材替代糖”:
做紅燒菜時,用番茄、洋蔥、香菇熬出的鮮味替代部分糖,既能提味,又能減少糖分攝入;
涼拌菜時,用醋、蒜末、小米辣、生抽調味,不放糖;如果喜歡酸甜口,可加少量檸檬汁或蘋果醋;
熬粥、做豆漿時,不加白砂糖、冰糖,而是用南瓜、胡蘿卜、紅棗去核,每天不超過3顆)等自帶甜味的食材,增加自然風味。
3.應對“糖癮”:用健康方式替代
當突然想吃甜食、喝含糖飲料時,不要硬扛,而是用更健康的方式滿足需求:
情緒性糖癮:如果是因為壓力大、焦慮想吃糖,可嘗試深呼吸10次、聽一首喜歡的歌,或給朋友打個電話——轉移注意力後,“想吃糖”的欲望會明顯減弱;
生理性糖癮:如果是因為餓、低血糖想吃糖,可吃1小把原味堅果約10顆杏仁)、1個水煮蛋,或喝1杯無糖酸奶——這些食物能快速補充能量,還能提供飽腹感,避免血糖驟升驟降;
習慣性糖癮:如果是因為習慣比如飯後喝奶茶),可換成飯後散步15分鐘,或喝一杯淡茶水——用新習慣替代舊習慣,23周後就能明顯改善。
六、思考題:你每天喝的“健康飲料”,可能正在讓你血脂升高?
看完這篇文章,不妨做一個小調查:你今天喝了什麼飲料?是白開水、淡茶水,還是含糖飲料?如果是含糖飲料,你知道它的含糖量有多少嗎?
哈佛研究已經證實,每天1杯含糖飲料,就能讓高血脂風險增加22——而很多人以為的“健康飲料”,比如瓶裝果汁、乳酸菌飲料、蜂蜜水,其實都是遊離糖的“重災區”:1瓶500毫升的瓶裝果汁,含糖量約25克接近ho建議的每日遊離糖攝入上限25克);1杯加了3勺蜂蜜的水,含糖量約30克,早已超標。
那麼,從明天開始,你是否願意嘗試用白開水、淡茶水替代含糖飲料?堅持一周後,你可能會發現:精力更充沛了,下午不犯困了,體重也可能悄悄下降——這些細微的變化,都是身體在向你發出“健康變好”的信號。
總結該內容圍繞“含糖飲料與高血脂關聯”展開,核心如下:
1.研究支撐:哈佛研究證實,每天喝超1種含糖飲料者,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脂類型)發生率比不喝者高22,因飲料中遊離果糖如高果糖玉米糖漿)過量會被肝臟轉化為甘油三酯,還會降低“好膽固醇”。
2.成癮原因:從心理學看,含糖飲料通過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成為情緒代償工具,讓人形成“糖依賴”;從中醫看,其屬“滋膩之品”,會致脾虛濕盛生痰濕,對應血脂高、虛胖)和耗傷津液加重血管負擔)。
3.案例參考:28歲的林曉因日均3杯奶茶患高血脂+脂肪肝,通過換無糖飲品、識隱形糖、用天然甜味替代+運動控糖,3個月後指標恢複正常。
4.控糖方法:喝飲料前看標簽選無糖、烹飪用天然食材提味減糖、用轉移注意力健康食物應對“糖癮”。
喜歡血管清淤指南血脂養護日常方請大家收藏:()血管清淤指南血脂養護日常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