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農田+1】
【農田+1】
【農田+1】
【農田……】
整整一百畝農田。
田連阡陌,風吹綠苗。
明明已經入夏,但是空氣裡麵卻充滿了一股春天的氣息,呈現在李元吉眼前的更是一種勃勃生機、萬物竟發的畫麵。
農田效果確實逆天,種子僅僅隻是撒下去片刻的時間,就已經從土裡露出了新芽。
“一百畝農田,等到明天這個時候就能收獲食物單位。”
四萬食物單位看起來少。
但是這僅僅隻是一天,已經可以生產800村民。
最為關鍵的是,農田可以重複耕作,每日都能夠穩定,相當於一個保底。
而且這僅僅隻是一百畝,等到將來農田擴大到一億畝,每日就是四百億食物單位,能夠生產八億村民。
僅僅隻是想一想這個數字就讓人頭皮發麻。
李元吉深吸了一口氣,壓下了心頭的興奮,飯要一口口吃,步要一步步走,田更是要一塊塊種。
也就是皇宮裡麵才能任由他建造。
外麵可不一樣了。
畢竟,外麵的人要吃飯,也種了大麵積的地,留給他的空地不多了,尤其是關中這裡。
耕地原本就不是很富裕。
以現在的生產力,每家每戶為了活下去,可不是隻種一兩畝地,每戶至少都是五畝田地起步,稍微好一點的也是十畝。
畢竟這年頭種的地不多的話,是真的活不下去。
想到這裡,李元吉的眼睛閃了閃,望著外麵連成片的農田,想道:
也許日後我可以將農田租給百姓耕種。
這完全可以省卻他們開墾荒地的時間。
哪怕他們耕種起來收成沒有係統農田這麼逆天,可也總算比開墾荒地強,生活就能夠逐漸好轉。
有著帝國時代係統,他絕對不可能蝸居在大唐一隅,橫掃八荒六合是早晚的事情。
可就算是將七大洲全部打下來,沒有活人遷徙、居住、治理,諾大的地盤也隻會荒廢。
所以注定需要數量龐大的大唐子民遷徙,去生活,去治理。
但現在大唐隻有兩百二十萬戶,充其量也就一千一百萬人口。
這麼點人口,都不夠充實大唐一國之地,更遑論七大洲之地了。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隻要讓百姓吃飽穿暖了,人口自然而然的就會急速增長,就有足夠的人口去占領、治理征服之地,徹底的消化果實,反哺資源,讓大唐實力更強。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我要想最短時間占領世界,那就需要最快時間讓大唐子民吃飽穿暖。”
但人口自然生長可快不了,可不像是係統村民,二十秒一個,也不像是長矛兵一樣二十二秒一個。
自然人生長至少需要十年時間,他這個雄心壯誌才能見成效,才有實施的基礎。
這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紀,他哪裡會為了人口操?
一個洲分一個億,都還嫌人多。
但這裡卻是大唐,還是亂世剛剛平定之後的大唐,人口大量死亡,尤其是可生育的青壯男女大量死亡。
要是從此刻算起來,至少一代人長成,那麼也需要十六年時間,方才有足夠多的成年人口。
要是拖的越久,自然人成長的時間也就越久,征服地球的計劃也就越久。
不能拖!
“必須製定一個促進大唐人口快速增長的計劃,以五年時間為一個窗口,現在就開始第一個五年時間!”
想到這裡,李元吉轉頭看向了身後,那個一直默默觀察,默默記錄的起居郎姚乾,朗聲說道:
“現在我說的話,你要一字不漏的記錄下來。”
姚乾聞言渾身一震,當即就從外麵田連阡陌的仙跡之中回神,毫不猶豫的提筆蘸墨。
“大唐初年所查有戶219萬,距前隋亡前所查812萬戶,實差593萬戶。”
“今日,我定‘大唐人口增長’國策,以恢複人口,提振國力,以五年時間為一個窗口期。”
“自今日開始,至明年改元後四年,我必讓大唐人口初步恢複前隋812萬核查戶數。”
姚乾聞言雙眼豁然大睜,望著此刻一臉冷靜、自信的李元吉,身軀顫抖,旋即提筆書寫到:
“初四午時兩刻,新帝元吉初登大寶,於太極殿內私定‘大唐人口增長’國策……”
落筆如刀。
風起如龍。
一個新的時代在此刻悄悄的生根發芽,亦如那農田裡鑽出來的綠芽……
喜歡大唐:從玄武門到星辰大海請大家收藏:()大唐:從玄武門到星辰大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