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舉?
開武舉?
陛下這又是什麼意思?
群臣不是不知道武舉是什麼意思,有科舉在前麵,僅僅隻是一想就知道這是選拔武人的一種製度。
隻是?
這樣選拔出來的武人做什麼用?
陛下是打算重新招募大軍,重新在十三衛之外,另外新立大軍?
不過。
這年頭能夠練武的人,有一身好武藝的人,都是世家出身的人,前腳打壓世家,後腳又提拔武人,這意欲何為?
短短的一瞬間,所有人的念頭已經轉了三轉,將武舉牽扯的事情都過了一遍,儘皆都被李元吉這一決定給弄的有些不明白了。
“臣不明白!”楊恭仁當即就站出來說道:“陛下開武舉,必定是要為天下武人開一上進之路,事情是好事,但是陛下如何量才?”
他是吏部尚書,這是他應該操心的事情,因此就直接問了出來。
李元吉說道:“武舉考試隻有五樣,坐射、騎射、馬槍、舉重、負重。”
楊恭仁一愣:“隻有這五樣?”
“怎麼?”李元吉瞥了他一眼。
楊恭仁急忙說道:“這會不會太簡單了?臣的意思是,至少也要考一下兵法,策略,畢竟是要為國量才,充任將領,若是隻有勇力,蠻力,而不通兵法策略,則過於蠢笨,於大軍有害無益。”
“哼!”李元吉冷笑了一聲:“吏部尚書,你都說了是為國量才,那自然是要多多益善。若是再加上兵法、韜略,那還有什麼黎庶什麼事情,全部都被你等世家之人占完了,天下黎民百姓何時才能出頭!”
說到最後,李元吉的麵色更是陰沉了下來,雙眼冷冷的看著楊恭仁以及階下群臣。
這個時代,讀書、練武都不是普通人能夠接觸到的事情,但是相比起被徹底壟斷的讀書權力,天底下練武的人反而不少。
畢竟,而這天下黎民百姓才是占據了主流,龐大的基數之下,總會出現一些天賦異稟的人才。
更不要如今耕田種地都是一股子力氣活,沒有強健的體魄根本就養不活一家人,農閒之時也多有舉石鎖鍛煉氣力的人。
武藝最早就是從生產、勞動之中總結出來的。
隻要不考兵法策略,絕對有一大批的底層黎庶們脫穎而出。
但這顯然不是世家們想要看到的結果,尤其是現在這幫關中世家子弟們想要看到的結果。
他們連同為世家的山東世家都排斥在權力之外,更不要說讓一群地裡刨食的泥腿子們跟他們平起平坐。
隻是想一想,一個個心裡就像是吃了蛆蟲一樣的難受。
這年頭能夠不看出身,隻是看能力的世家子弟,實在是少之又少,屬於稀缺之中的稀缺。
至少,朝堂上就沒有這樣的人才。
若是真的有這樣不拘一格的世家子弟,李元吉也不吝重用,隻有這樣的人才才配跟他享受世界。
楊恭仁眼見李元吉眼神冷漠,當即心頭嚇了一跳,急忙辯解道:“臣不敢。”
但是,李元吉卻並不輕鬆放過他,仍舊盯著他的雙眼,冷冷的說道:
“朕這第二件事已經交代下去了,為國選材一直都是吏部的事情,這件事就交給你辦。”
“你若做的好,讓朕滿意,必有重賞;可若是做不好,那你就要考慮一下九族裡還能剩下幾個人。”
嘶!
楊恭仁聞言一臉駭然,一股涼意直接衝上了天靈蓋,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李元吉今日竟然這麼冷酷。
若是這件事做不好,不光他自己要死,就是九族也要一起死。
驚懼、驚駭。
楊恭仁心中更多的卻是茫然和急切,到底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算是好,李元吉根本就沒有說。
他張嘴就要開口詢問,但是李元吉根本就不給他開口說話的機會,直接揮袖示意他退下去。
楊恭仁做不好,吏部尚書換人就是。
關中世家不願意來做,那就讓山東世家來做,山東世家做不好,那就讓江東門閥來做。
總有割不完的韭菜!
群臣見此一幕,越加的沉默,但是一個個卻是眼神閃爍,已經在腦海裡麵思索了起來,打算如何最大化的利用武舉這件事。
反正李元吉也沒有說不準世家子弟參與武舉。
人不到死的時候不會認命,反而總會認為自己才是天地靈氣所鐘,是最為特殊的那一個。
一時間,太極殿裡麵再度沉寂了下來,氣氛有些壓抑。
裴世矩見狀,輕輕咳了一聲,旋即主動站出來,手中朝笏一舉,高聲問道:
“陛下如今已經說了兩件事了,敢問第三件事?”
此刻,裴世矩的心中也好奇了起來,李元吉之前說的兩件事看似沒有聯係,但是實際上兩者隱約是有關聯的。
先解散府兵,變相解除諸位大將軍們的權力,削減世家對軍隊的影響力,然後又開武舉遴選武人。
若是再加上最開始征募兵馬的事情。
嘶!
裴世矩瞳孔猛的一縮,忽然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兵馬多並不怕。
沒有隊正旅帥組織,沒有將校承上啟下,沒有將軍居高統籌,再多數量的大軍也是一盤散沙。
“是了,是了。”
“這才是李元吉真正的目的,他縱然手裡有兵,但是肯定沒有那麼多的將校。”
“沒有將校統領軍隊,短時間裡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時日一長,士卒必然散亂,大軍就會有潰散風險。”
“難怪他不要糧草,不要兵器鎧甲,更是連旗幟都不要,恐怕他自己心裡麵也明白,軍隊士卒招募的越多,就亂的越快,潰散的越快。”
裴世矩越想眼睛越亮,感覺像是一道閃電劃過了黑暗的天空,雙眼所見儘皆光明,直認為自己看破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