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秦瓊便離開了皇宮。
李元吉目送秦瓊離開,麵容上沒有絲毫的波瀾。
秦瓊就是天生的勇將。
幾十年的軍旅生涯下來,他已經習慣了單槍匹馬、衝鋒陷陣,若是讓他統領大軍真的是為難他了。
但是係統兵馬不一樣。
令行禁止。
萬人如一。
最是適合秦瓊這樣的勇將。
說衝就跟著衝,說走就跟著走。
既不貪戰,也不戀戰,偏偏又凶猛異常。
這是秦瓊的習慣,也是最好的搭配,以秦瓊之勇,搭配係統斥候騎兵,絕對能夠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當然。
最為主要的是,此刻兵馬都已經生產出來了,總是需要派遣出去,不能儘數都堆積在關中之地。
關中之地現如今已經固若金湯,關中各大世界儘皆低頭,全部都從中立的黃色變為了臣服的綠色,也用不上這麼多的斥候騎兵。
僅僅隻是一晚上的時間,僅僅隻是長安一地,就有二十八萬多的斥候騎兵。
這是一股放在任何時代都極為震撼的騎兵力量。
“秦瓊的威猛不用懷疑,忠心也不用懷疑,唯一能夠拖延戰事的緣由,就是草原太過於廣大,突厥人見勢不妙,提前逃竄。”
若是突厥人提前察覺到風聲不對,朝著遠方逃竄,秦瓊短時間裡未必能夠追的上。
畢竟。
草原真的太廣大了。
除非是從大唐靈州到幽州一線,大軍能夠手拉手的向前探索,否則僅僅隻是一個雨夜,一場濃霧,都可能讓雙方失之交臂。
若是想要突厥人藏無可藏,遁無可遁,那就隻能是每隔六十裡修建一座防禦箭塔或者是城鎮中心。
這樣就能夠將整座草原徹底的掌控下來。
李元吉腦海裡麵念頭閃動,旋即就將這些心思全部都壓了下去。
“現在想這麼多也無濟於事,情況轉眼千變萬化,隻有等到秦瓊率領大軍抵達草原的那一刻再結合實際情況來看了。”
而長安順著大河北上,以係統斥候騎兵們的速度,要不了三日的時間就能抵達河套平原。
從那裡開始,大軍就已經進入了突厥人的勢力範圍,戰爭也就是從那一刻真正的開始。
呼!
李元吉眼底閃過一抹精光,旋即收斂了腦海裡麵沸騰的殺戮思緒,整個人重新冷靜了下來。
現階段。
隻有三件事情。
第一、發展大唐。
第二、平定梁師都。
第三、掌控草原。
三件事環環相扣,後兩件事情對於第一件事情有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掌控草原。
大唐北境就可以安寧下來,百姓就能夠安居樂業,而且大唐的勢力範圍就可以順勢延伸向西域。
另外就是可以從北麵對整個高句麗形成三麵合圍之勢,利於今後滅掉整個高句麗。
高句麗。
必死之敵!
根本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嚴格來說高句麗跟商朝還有那麼一絲一縷的關係,但是到了李元吉這裡根本已經不在乎了。
甚至,就是高句麗自己也不在乎。
至於其他的所謂新羅、百濟什麼的,李元吉更不在乎,彈丸之地全部都滅了。
他也不想要留下任何的異族女人繁衍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