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沿海各地的公文如同雪花一般前後彙聚到了這裡,三省六部的官員儘皆震驚。
“海上出現過萬戰船?”
“不是說給高句麗時間嗎?怎麼現在就要征伐高句麗?”
“這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怎麼僅僅隻是一日間,到處都出現了朝廷水師的蹤影?”
“中書從未下令水師征戰啊。”
“還有人說是去扶桑尋找不死藥,中書令,這是真的嗎?”
此話一出,所有正在等待上朝的大小官員齊齊看向了最前方的中書令裴寂,一個個耳朵兔子一般豎了起來。
他們並不是好奇心過重,而是這一次的公文來的實在太過於迅猛,上麵的消息過於離譜,以至於讓絕大部分的人都分不清真假。
其實對於那些大規模出現的戰船,雖然沒有人明說,但是所有的人心中卻已經有了一個答案。
陛下!
除了陛下之外,大唐再也不可能有第二個人有如此能量。
而且也隻有陛下能夠不經過三省六部之手。
征伐高句麗是早就已經定下來的事情。
甚至朝廷都已經驅逐了高句麗的使臣,更是讓其帶話回去給高句麗王高建武。
這件事板上釘釘絕對不會改變。
那麼剩下的答案?
但此刻,裴寂也是一頭霧水:“我是真不知道。”
“會不會真的是去尋不死藥?”有官員忍不住在人群裡麵小聲嘀咕了一聲。
雖然他的聲音很小,但是周圍人都沒有說話,附近又極為的安靜,以至於他的話語瞬間就被所有人聽在了耳中,頓時一個個相互對視一眼,心中各自有了猜測。
“難說。”
“以陛下的性格,說不定就是真的。”
“若是旁人難說,但是陛下可就是真的。”
“不死藥啊?那可是傳說,始皇帝都沒找到。”
“我看不見得,以陛下之雄才偉略,這一次怕不是要打扶桑?”
“倭奴國有什麼值得打的,都不如我大唐一個縣好。”
一群人嗡嗡嗡的笑聲引論了起來,話語之中卻也沒有太過於震驚。
實在是自從李元吉登基以來,大唐變化的太大也太快,他們已經都習慣了李元吉的驚人之舉。
習慣成自然。
現如今哪怕是真的有不死藥,真的被李元吉找到,他們也不會震驚,反而認為理所當然。
但是下一秒。
“肅靜!”
一陣低喝從前麵的承天門左右守衛口中爆出,所有人如同置身冷庫,聲音瞬間消散,每一個人都閉緊了嘴巴。
“上朝!”
話音一落,所有官員儘皆麵色一肅,跟隨在裴寂、王揚兩個人的身後,沉默的向著太極殿走去。
很快,所有人抵達了太極殿,二十名僧侶一字排開,手中的木杖高舉,一道道綠光瞬間刷向了每一名官員。
刷刷刷!
一瞬間,所有官員頓時感覺到了一股舒適,內心的種種緊張和興奮也都在這一刻平靜了下來。
“上朝!”
冰冷的聲音裡,群臣一臉肅然的舉著朝笏,依次走進了太極殿內,朝著上首安座的李元吉躬身一禮:
“拜見陛下!”
“眾卿免禮!”
話語落下,群臣左右一分,各自安座。
李元吉目光一閃,直接說道:“今日朝政所議,你們都知道了吧?”
群臣齊聲回道:“臣等知曉。”
“好。”李元吉手掌一拍:“那就暢所欲言,看看都有什麼能夠出海貿易。”
說到這裡,李元吉頓了頓,接著說道:“當然,這其中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大唐無用且數量繁多的東西。”
“尤其是各種書籍、工藝、技藝等等絕不在此列!”
他將話語先說明白了,讓這幫人更加明確他的意思,節省一點時間。
……
與此同時。
就在李元吉商量著海外貿易的時候,數千裡之外的高句麗國都柳京,高句麗王高建武也召集了群臣商議大唐。
“沿海多地緊急來報,大唐戰船出沒沿海,咄咄逼人,將吾高句麗上下船隻一律堵在了沿岸。”
“你們怎麼看?”
此話一出,群臣立刻嘩然。
“唐狗欺人太甚!”
“他們安敢如此?”
“開戰!”
“對。跟唐國開戰,必須要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