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元吉眉頭一挑,眼中露出意外之色,這事情出乎了他的預料,不過仔細想一想,又是情理之中。
雖然王揚說的是請求回歸長安,但是實際的意思就是上交權利,準備在長安城裡麵養老了。
當然,這其中究竟有幾個人是真心,又有幾個人是試探,他也不清楚,也不想去猜測,隻是沉思了一陣就答應了下來:
“準奏。”
十三衛大將軍平日處理各衛事宜,遇到戰事的時候外出統領兵馬,或為兵馬總管,或為大都督,手中都掌握著巨大的權力,已經遠遠淩駕於各個地方。
現如今,每一座縣城裡麵都有係統三萬兵馬,安全已經沒有任何顧慮,突厥也被絞殺,繼續統領兵馬待在各地,隻能是消耗糧草,也將士卒變相的拴在了各地。
想到這些,李元吉當即就接著說道:“另外,上次說的解散十三衛大軍,讓士卒們解甲歸田,各自歸家,也不再拖延了,這一次也一並開始。”
“這會不會有些著急了?”王揚麵帶遲疑的說道。
“怎麼?”李元吉當即看了過去。
王揚立刻說道:“陛下,如今聽聞我朝征伐高句麗,天下各地有誌青年皆請願自募入軍,想要為國效勞,爭取軍功。各衛士卒也是頗有心動。”
“若是這個時候勒令大軍解甲歸田,是否打擊民心、士氣,與國不利?”
“沒有的事。”李元吉想都不想就拒絕,戰場上刀劍無眼不說,這幫人去了也隻會礙手礙腳,不過他也沒有想要一句話就解散大軍,最起碼也要給與豐厚的獎勵。
“每人按照征召年限,每年賞賜糧食千斤,布帛十匹,錦緞一匹。多年多加。”
“另外回歸當地之後,每人另外賞賜永業田二十畝。”
永業田是分配給個人的永久私產,專門用來種植經濟作物或者果樹。
聽到這安排,王揚頓時就知道李元吉主意已定,再無更改的可能,當即就領命道:
“遵旨。”
“還有何事?”
裴寂出列奏報:“陛下,侍中蕭瑀回報,大河已經疏浚完畢,沿途諸多河道也都整治妥當,請示是否回歸朝廷?”
“準。”
“頡利和突利兩個人的首級已經抵達長安,未知陛下如何安排?”
“傳首天下。還有何事?”
“陛下,武舉之事已經準備完畢,未知誰人負責?”
武舉?
李元吉沉思了一下,旋即問道:“李靖、李道宗、李世績,三個人誰人合適?”
裴寂等人想了想,旋即說道:“李靖!”
除了李靖,根本就不做第二人想。
彆人是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李靖是勝勝勝勝乃常事,就因為李靖每一次贏的太輕鬆,以至於外人根本就不了解李靖的恐怖。
但是,他們這些人都是知道若論起真本事,還得是李靖。
這一次的武舉乃是大唐第一次的武舉,必須要有李靖這樣的人主持。
“那就是李靖。”李元吉直接點頭,他心裡麵也是屬意李靖。
“還有其他事嗎?”
王揚等人聞言俱聲道:“沒有。”
“你們沒有,朕正好有件事要吩咐。”李元吉站起來說道,這件事他考慮了好久了,也該是時候宣布了。
幾個人感受到了李元吉的認真,頓時心頭凜然,全部屏住了呼吸,眼睛眨也不眨的看著。
“朕決定取消農賦,永不複加!”
什麼?
王揚幾個人身軀一震,眼眶豁然睜大。
“陛下說什麼?”
“取消農賦?”
“這絕不可行。”
“若是免了農賦,朝廷稅收將少一大截!”
一群人腦袋瓜子嗡嗡的響,萬萬沒有想到李元吉竟然一開口就是這般石破天驚。
農賦或者說是農稅,一直都是古代賦稅的大頭,若是免除的話,等於將朝廷的稅收斬去了一半都不止。
沒有足夠的賦稅,朝廷很多事情就要陷入停擺。
“朕已經思之又思才做出的這個決定。”
“無需再議!”
天下賦稅多入牛毛,農賦是其中最大的一個,也是最廣的一個。
但是李元吉根本不在乎,這玩意取消也就取消了,多少王朝末年都是倒在了農賦上。
更何況隻要人口能夠暴漲,日後自然能夠從其他方麵收回來。
但是,裴寂、王揚等人根本就不明白,一個個滿是震撼且震驚的楞在原地。
這是從來沒人乾過的事情。
角落裡,姚乾握著筆,顫抖的書寫了起來。
“七月二日,帝元吉敕令取消天下農賦,永不複加……”
喜歡大唐:從玄武門到星辰大海請大家收藏:()大唐:從玄武門到星辰大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