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尚書省,政事坊內,王揚埋首在案幾上,飛快的處理著手頭上的事務。
“這個奏折轉呈民部,今年大旱,各地少水,河流改道情況越加嚴重,責令民部及時下達通告關中及河北等地百姓早做準備。”
“是。”
“蕭侍中雖然回歸朝廷,但是各地河道整修卻不能停下來,責令工部派遣能人乾吏,帶領民夫加快疏浚南北河流!立刻送去工部。”
“是。”
“陛下雖然分發糧食,要各地官府密切關注百姓,切勿有浪費奢侈之風形成,違令者嚴懲不貸!這也轉給民部。”
“是。”
王揚頭也不抬的將手中的奏折批示,然後就招呼兩側待命的吏員呈遞給各部。
與當初相比較,王揚如今對於整個尚書省的事務是遊刃有餘,整個人也養成一番穩健果決的氣勢,與當初在齊王府的時候形成了天壤之彆。
忽然,王揚手中批示的筆停了下來,注視著眼下的奏表,麵上露出了遲疑之色。
“嗯?陛下陵寢何時開始修建?工部這卻是叫人為難了。”
喃喃一聲,王揚在奏表上輕輕的批示了一句‘容後再議’,然後吩咐道:
“拿去給工部,交代此事暫不商議,下次大朝會之時,我會親自向陛下詢問。”
“是。”吏員當即雙手接過,轉身出門直奔向工部部堂方向。
呼!
王揚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舉起雙手伸了伸懶腰,活動了一下筋骨。
不僅僅隻是一身的氣質發生了改變,就連容貌都比當初豐滿了一些,臉上也更有肉了點,不像是當初那麼黑瘦。
此刻,王揚望著堂外麵進進出出的學士,心中充滿了感慨。
自從有了這些人以後,整個尚書省的人手徹底的充足了起來,效率提升了三倍不止。
當然,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他們需要忙碌的事情也增加了三倍不止。
但是這卻沒有人喊累,所有人的心中卻反而充滿了一種緊迫感和壓力。
尤其是中下層的官員們,一個個像是打了雞血一樣,生怕一個不慎就被革職。
這一切都是因為充足的學士帶來的結果。
包括三省六部,十三衛大軍衙門以及天下各個縣衙都像是上足了發條的機器,全部都提高了效率。
“今時不同往日啊!”王揚心頭感慨了一聲,但是卻十分樂見這種局麵。
有了這充足的人手在下麵,他這個尚書省主官頓時就少了很大一部分掣肘,再也不用像是過去那樣。
如今他才像是個真正的尚書令!
活動夠了手腳,王揚又一次投入了繁多的奏章批示工作,但僅僅隻是一秒,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南詔六部大量購買糧食,布匹,數量遠遠超出之前三個月之和?”
哼!
一聲冷哼,王揚頓時就明白過來,南詔六部怕是知曉了大唐兵馬進駐各縣,心裡麵有鬼,想要加強兵馬應對大唐的威脅。
下一秒,王揚轉頭對著左側的一名吏員詢問道:“南詔六部可曾有表章送來?”
那名吏員當即就在案幾的書冊上翻閱了起來,一分鐘之後,一臉肯定的答複道:“未曾。也未有派遣使者前來。”
王揚麵孔一下就冷了下來。
區區南詔六部,彈丸之地,仗著險山惡水以及瘴氣為屏障,縷縷挑釁大唐。
現在大唐連滅高句麗三國,消息早就已經通傳天下,南詔六部不趕緊歸順竟然還在暗中厲兵秣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