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旨風雲起,世家人心蕩。
不僅僅隻是韋氏人心離散,其他世家也不例外,全部都迎來了動蕩。
甚至這一次比之前那一次出海貿易帶來的風波還要更大。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膽子去海上闖蕩,哪怕是有著水師的保護也不例外。
但是這一次卻不一樣了,這是在陸地上,是實實在在的,肉眼可以看見的土地。
世家之前還能夠限製世家之人,但隨著水泥道路的普及,交通的通暢方便,距離已經不再是攔在人心頭上的一道難關。
“一人百畝口分田,五十畝永業田,還有官府發放的耕牛和馱馬,隻要不是蠢笨懶蟲,哪裡不能起家。”
“在關中是種地,去林邑也是種地,林邑還能比關中收成更多,更足,這還用的著選嗎?”
“哼,去了林邑,就再也沒有人能夠對我們指手畫腳,作威作福,去他娘的世家,我早就受夠了那幫老東西。”
“世家?什麼世家?我空頂著世家之名,卻毫無半點好處,反而處處受製,這世家子不當也罷。”
“去休,去休,說不定能夠闖出一番家業!”
一時間,那些不願意繼續頂著世家之名生活的世家之人,紛紛開始另謀出路。
當天的時間裡,前往登記的黎民和世家子就蜂擁而至,人多的幾乎踏平縣衙的門檻。
隨著時間的流逝,斥候騎兵將聖旨帶向了更遠,更廣的地方,帶向了天下十道,天下百姓都齊齊嘩然。
“還有這好事?”
“官府怎麼現在才說?”
“快,快去官府報名,去的晚了,都被人搶完了。”
“趕緊收拾東西,下山定居去。”
“平地上總比山林裡好。”
旋即,更多的百姓湧向了當地的縣衙,報名登記前往林邑,前往高句麗三國之地。
大唐疆域雖然廣大,但是良田卻是數量不多,能夠豐衣足食完全是靠黎民百姓們辛勤勞作換來的結果。
但這麼做固然顯得欣欣向榮,一片繁榮,但是裡麵的勞累隻有種地的人才知曉。
但現在,高句麗三國擁有大量空置的良田,林邑國更是有一年三熟的水稻。
種種的好處都擺在眼前,這讓一群望天吃飯的普通人如何不心動,更不要說百畝口分田了。
沒有了農賦,百畝田地足以讓一戶人家子孫興旺。
這世上沒有人是傻瓜,也沒有人會麵對利益不心動,這麼多的好處都擺在明麵上,更是李元吉親口下令,百姓哪裡還會遲疑。
“走!”
“同去,同去!”
“投奔個好的前程!”
“一年三熟哇!以後再也不用挨餓啦!”
一時間,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道路上儘皆都是登記造冊前往林邑和高句麗三國的百姓,所有人的臉上都喜氣洋洋。
更是有不少的山民已經開始被官府引導著下山,水泥道路前所未有的繁忙了起來。
靈州之地,百姓更是前所未有的興奮,尤其是南邊山脈地帶的百姓中,十戶裡麵有六戶人家都願意舉家遷徙往高句麗或者林邑國。
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