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皇宮之中,太極殿內,三省首腦齊聚,向著李元吉彙報著最近一段時間朝廷的各項任務進度。
“陛下,全國已經修建水渠二十萬裡,已經完全覆蓋大唐十道所有郡縣、鄉鎮、村莊。”
王揚作為尚書令,主管大唐各項具體的事務,第一個站出來對著李元吉稟告著:
“修建大型蓄水池三萬個,可一次性灌溉三十萬畝土地。中型蓄水池五萬座,可一次性灌溉五十萬畝土地。小型蓄水池十萬座,可確保大唐現在在籍的口分田全部得到灌溉。”
“另外,工部彙聚了天下能工巧匠,最近一段時間裡麵改良了大型水車,效果十分明顯,取水能力大大增強,灌溉能力十分優秀,已經普及到天下十道,預計最多再有半個月的時間,就能夠普及到天下所有村莊。”
“做得好!”李元吉毫不吝嗇讚賞之語,尤其對於那個彙聚天下能工巧匠,主動改良水車之舉更是異常欣賞。
係統是係統,現實是現實,若是一味的依靠現實,等他將來死了之後,大唐的發展肯定就要停滯。
但現在若是大唐主動投入到這種變化、進步之中,那麼再加上係統之力,那就是雙向奔赴,效果絕對是大於一加一等於二。
“戶部能夠想到彙聚天下能工巧匠,主動關注民生,改良水車,朕十分欣慰。”
“傳旨,戶部尚書賜封三百戶,賞金千兩,銀兩千兩,織造錦繡五十匹。”
“戶部左右侍郎以及諸多官員功遷一轉,優加賞賜,具體賞賜你們下去商量,朕就不欽點了。”
王揚等人聞言一驚,誰都沒有想到,僅僅隻是一開始,李元吉竟然就賞賜出去了三百戶,戶部上下更是儘皆都有賞賜。
但是,他們的反應卻也不慢,當即就拱手領命。
“臣等遵旨!”
他們也都不是笨蛋,僅僅隻是一瞬間,就明白了李元吉給出賞賜的緣由。
這一切並不僅僅隻是戶部完成了李元吉的交代,最重要的是因為戶部主動彙聚能工巧匠改良了水車,提高了灌溉能力,於民生上有大功。
所以,李元吉才給出了這麼重的賞賜,更是為了起到一個千金買馬骨的例子,鼓勵六部重視,並且發揮主動。
“陛下之深意,臣已經知悉,是否明發旨意,將陛下之誠意公示天下,激勵天下更多的能人異士?”裴寂更是進一步的請示了出來。
但是,李元吉卻擺了擺手,說道:“不用。該說的,我都已經說過不止一次了。到了時候,該有的自然就會有,該出來的自然就會出來。”
“大唐富有天下,現在又沒有了外敵,每家每戶基本上也都滿足了豐衣足食的條件,百姓自然會將心思投入到其他的方麵,這件事順其自然就行,不用過於刻意。”
李元吉不是不相信群眾的智慧,而是不相信下麵這群官員。
若是真的放開了這個口子,那麼一定會有無數的世家子弟冒出來刷功績。
這幾乎就是明擺著的事情。
而且這樣做還不用冒著殺頭的風險,畢竟話語是他李元吉說的,他總不可能朝令夕改,自己打自己的臉。
所以,李元吉直接就否定了這一條路子,徹底的堵死世家子弟的機會,將機會直接下放。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天才固然要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更重要的卻是靠那百分之一的靈感。
他可不想將天下人都當成‘雞娃’。
腦海裡麵思緒翻飛,但是李元吉卻也沒有讓王揚等人停下,抬手示意王揚繼續彙報。
“禮部和民部按照陛下的旨意,已經派出了能元乾吏,吩咐天下各地,尋找到了那些種田經驗豐富的老農,將他們的種田經驗全部完整的記錄了下來,之後就會收錄成冊,放置在當地的縣衙之中,以便各地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