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王揚彎腰領命,太極殿的溫度十分涼爽,像是裝了後世的恒溫空調一般,但他的臉上卻也開始冒汗。
可是,李元吉的吩咐仍舊沒有停下。
“僧眾前往精舍城一律不得乘坐任何馬車,騎乘牲畜,全部都徒步前往,每日行進百裡。不足百裡之地,不得休息。”
“遵、遵旨。”此話一出,王揚頓時就被嚇了一跳,一日行進百裡,這不是要這幫僧侶的命嗎?
哪怕有著水泥道路,百裡路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堅持下來的。
但想一想佛門之地藏汙納垢,隱瞞人口等等罪責,李元吉沒有下令滅佛,僅僅隻是這般的懲戒,已經算是格外開恩了。
但這樣一路走下來,具體有多少僧眾能夠抵達精舍城,就沒有人知曉了。
“陛下,若是這樣的話,恐怕會有僧眾丟了性命,他們身死是小,怕會影響陛下聲望。”他是真的這麼認為,如今的李元吉在大唐百姓心中,宛如人皇再世,實打實的仁愛明君。
這要是事情傳出去,肯定會對李元吉聲望有所影響,畢竟信奉佛法的百姓也不少。
“哼!朕什麼時候在乎過名聲。”李元吉冷笑了一聲,旋即卻說道:
“朕既然讓他們去精舍城,自然不屑用這些手段折磨他們的性命。要殺我早就殺了,哪裡需要浪費這些精力和時間。”
“他們一路住在驛站,吃在驛站,僅僅隻是讓他們走走路,體驗體驗民間疾苦,一路鍛煉一下身體,免得剛剛進入蕃州地界,一個個全都倒下了。”
高原反應真不是開玩笑,這幫僧侶們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人,但也絕對談不上什麼辛苦。
如今大唐盛行的仍舊是小乘佛法,身體力行的修行僧侶雖然不少,但也絕對不多。
況且經曆過隋朝的盛況,佛門僧侶多數都養成了好逸惡勞的習慣,不好好鍛煉一番,去了高原真的要死。
李元吉不在乎這幫人的性命,但不能讓他們就這樣死了,死的這樣隨便,反倒成全了他們。
這幫人不在精舍城裡麵念上十年、二十年的經,對不起曾經供奉的民脂民膏。
李元吉一口氣將心裡麵暫時想到的都說了出來,王揚在下麵聽的汗流浹背。
但是他也確信,李元吉確實是不屑殺僧侶,也確實沒有強硬滅佛的動作,他心中頓時警醒。
“行文之中一定要將陛下的意思表述清楚,免得下麵有些人誤會陛下之意,變本加厲的前來邀功。”
正當王揚以為李元吉已經說完了,正準備回去尚書省處理此事的時候,李元吉又一次開口了。
“馬上就七月十五了,中元節到了,曆年來中元節寄托哀思,祭祀先祖都有盂蘭盆會,今年雖然特殊,但是一樣不能免。”
盂蘭盆會不是必須,但是盂蘭盆會的舉辦會活躍各地百姓,諸多縣鄉廟會也會因此而召開。
這已經是為數不多的民間大型娛樂活動,李元吉不想掃了百姓們的興。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各地的廟會更多的起著溝通交流的作用,尤其是經濟不發達的時候,以物易物,各取所需的廟會就顯得分外重要。
畢竟,大唐不是所有人都習慣,且喜歡種田,還有部分的人靠祖祖輩輩傳承的手藝吃飯,他們也需要廟會提供舞台。
李元吉腦海裡麵思緒翻飛,口中最後吩咐道:
“朕這一次就格外開恩,讓諸多寺廟開完盂蘭盆會之後再出發。下去辦吧。”
喜歡大唐:從玄武門到星辰大海請大家收藏:()大唐:從玄武門到星辰大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