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省。
王揚看著擺在眼前的聖旨,眉頭擰成了一團。
皇上到底怎麼想的?
眼前的聖旨每一個字他都認識,但是連起來之後,就讓他整個人有些頭暈目眩了。
改革錢幣?
金銀銅三類開元通寶?
新錢置換舊錢?
“這不是一件小事啊。”
眉頭團成一團,王揚頗感棘手,錢這裡麵的水很深,甚至比之前的糧食裡麵的水都要深。
有實力、有能力、有魄力的敢於仿鑄私錢的人,都不是普通人,甚至不是普通戶。
非世家、門閥、豪強根本就玩不轉這東西。
原料、柴火、耳目、銷路等等……
就算有人能夠玩的起來,都不用驚動世家、門閥,僅僅隻是當地的豪強就會將其吃的骨頭渣都不剩。
這其中的利益實在太大了,足以讓任何人眼紅。
王揚感覺棘手,但也僅僅隻是棘手而已。
皇帝的意誌就是大唐的意誌。
任何人都無法阻擋。
千萬大軍可從來不是擺設!
想到這些,王揚當即就對著左右吩咐道:“去通知民部,陛下有意改革錢幣,以開元通寶為基,重新鑄造銅質、銀質、金質三類通寶,用以取代現如今市麵上和民間所有仍舊在私下流通的各種舊錢幣。”
“另外,三類通寶之間該如何兌換,一年發行多少,民部也要多地走訪,同黎民百姓廣泛交流,聽取黎庶之聲,另外也要垂詢各路商人,詢問他們對於此事的看法,有何建議或者意見,廣泛聽取聲音。”
“還有這一次鑄造之通寶,形狀仍舊同之前的通寶一般無二,不用另做形狀,仍舊取天圓地方之意。隻是上麵的花紋和圖案,那些細節的地方仍舊要仔細敲定,反複商討。”
“這件事不是一件小事,大唐如今疆域廣博,天下已經遠遠不止十道之地,歸化之民不下數百萬,一定要將此令、此事當做一等一的要務來做,不可有任何的疏忽攜帶。”
“另外,陛下還有吩咐,新的通寶要便於流通和攜帶,分量不易過重,民部要廣泛聽取諸多工匠之意見,彙通百姓之聲,儘快拿出一個合適的方案呈遞禦前。”
王揚有條不紊的將事情安排了下去,甚至確認了下麵的人沒有聽錯之後,頓了頓方才繼續說道:
“你去明白告訴民部尚書,就說是我這個尚書令說的:雖說茲事體大,陛下也沒有強令日期,理當細水長流,細心雕琢。”
“但錢幣一事利益之大,牽連之廣,消息一出,必定天下震動,屆時恐有人利欲熏心,做出利令智昏之舉動。
“因此民部最好在一個月內完成上述之事,最好能夠拿出母本,呈遞陛下禦覽。”
說道最後,王揚臉色肅殺,這些日子養出來的氣勢徹底的放開,頓時就讓下手等待的兩名侍從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額頭上冒出了一層汗。
“一個字都不能動,也不能錯的轉述給他們聽。”
“是,遵命,尚書令!”兩個人急忙一禮,旋即便告辭而去,朝著民部所在衙門區域趕去。
王揚眼神肅殺而立,有些話皇帝沒說,不代表皇帝不清楚,隻是懶的說而已。
但是他身為尚書令卻不得不說。
“皇帝許久沒有殺人,這些人恐怕真的以為皇帝改了性子,雖然皇後有孕,確實讓皇帝的性子收斂了一些……”
但錢幣一事,事關江山社稷,千秋之基,但又阻撓之人,九族都不一定保得住。
……
高原之上,一處人煙罕至、荒涼的山路上,一群飽受崎嶇山石折磨的吐蕃人正在這裡休整。
縱然大部分的人都灰頭土臉,滿身狼狽,但是處於最中間,眾星拱月般被人包圍在最中間的吐蕃讚普囊日論讚仍舊保持著往日的乾淨和奢華。
兩名強壯的武士替他打著打傘,遮蔽著頭上那煊赫的太陽,另有兩人赤膊著半個胳膊,掄著孔雀毛的大羽扇煽著涼風,驅散著周圍人吵吵鬨鬨傳來的燥熱。
“呼呼呼,唐狗都不得好死。”
“佛祖再上,降下無邊怒火,將唐狗都燒死,燒乾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