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呂州,陸雲臨時決定改道金山縣——這裡是李達康早年主政過的地方,曾因“全民修路”轟動一時。車子駛入金山縣城,主乾道確實寬闊平整,但拐進幾條支路時,路麵突然變得坑坑窪窪,不少地方甚至露出了底下的碎石,車輪碾過發出“咯噔咯噔”的聲響。
“陸省,您看前麵那段路,就是當年李書記主抓的‘致富路’。”小張指著前方一段開裂的柏油路說,“聽說當時全縣乾部群眾齊上陣,加班加點修出來的,距今得有十幾年了。”
陸雲讓趙剛停車,親自走到路邊查看。隻見路麵多處出現網狀裂縫,部分區域甚至塌陷成小坑,露出的路基材料粗糙不堪,混雜著不少碎石和泥土。他蹲下身,用手指摳了摳裂縫邊緣,一塊碎裂的瀝青塊輕易就被撚成了粉末,眉頭瞬間緊鎖:“十幾年了?當初的施工單位是哪家?後續養護資金為什麼一直沒到位?”
隨行的縣交通局乾部嘴唇哆嗦著,聲音發顫:“回…回陸省,施工單位是當時縣裡的一家民營企業…李書記調走後,縣裡財政一直緊張,加上金山是農業縣,經濟發展跟不上,養護經費就……就沒著落了。這些年超載貨車又多,路就成了現在這樣……”
“經濟發展跟不上,就可以不管民生基礎設施?”陸雲站起身,目光如利劍般掃過在場的縣領導,“十幾年前修的路,號稱‘致富路’,現在卻成了製約發展的瓶頸。金山縣連續五年都是省級貧困縣,財政緊賬是事實,但更要查清楚當年修路的資金是否足額到位,有沒有被挪用。”
現場死一般寂靜,縣領導們紛紛低下頭,不敢與陸雲的目光對視。陸雲沒再斥責,隻是讓小張詳細記錄:“金山縣道路養護缺失問題,連帶核查當年修路工程的招投標情況、施工質量驗收報告及資金流向,重點關注是否存在偷工減料、挪用專項資金等問題。同時對接省交通廳,研究貧困縣基礎設施養護的長效扶持機製。”他知道,李達康當年的“政績工程”背後,或許藏著更複雜的曆史遺留問題——基層政府在發展中重建設輕管理,加上經濟滯後導致養護資金長期缺位,最終讓民生工程成了“爛尾工程”。
離開金山時,天色已近黃昏。越野車行駛在顛簸的縣道上,陸雲望著窗外掠過的貧困村落,村民們在破舊的房屋前忙碌,眼神裡帶著對未來的迷茫。小張和趙剛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散發出的沉重氣息,車內一片寂靜,隻有車輪碾過碎石的聲響。
“陸省,金山縣的情況……確實棘手。”小張忍不住低聲說,“財政沒錢,連基本養護都做不到,更彆說翻修了。”
陸雲沉默片刻,緩緩開口:“沒錢不是借口,關鍵是有沒有把百姓的需求放在心上。十幾年了,這條路不僅沒帶來‘致富’,反而成了出行隱患,這說明當初的規劃和後續管理都存在嚴重問題。”他拿出手機,翻看著白天拍攝的照片,“漢東的貧困縣不止金山一個,類似的問題恐怕不少。我們這次調研,就是要把這些‘病灶’找出來,看看哪些是曆史欠賬,哪些是人為失職。”
趙剛從後視鏡裡看了陸雲一眼,發現他正對著手機屏幕沉思,眼神銳利而堅定。這位年輕的常務副省長沒有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反而像是找到了破局的關鍵——漢東的改革之路,必須從正視這些“病灶”開始,從破除積弊、真抓實乾開始。
夜色漸濃,黑色越野車如同一隻敏銳的獵豹,在漢東的土地上繼續前行,車燈刺破黑暗,照亮前方崎嶇的道路。陸雲知道,這場基層調研才剛剛開始,而他麵對的,將是一場比想象中更加艱難的戰鬥,但他彆無選擇,隻能迎難而上,因為他肩上扛著的,是組織的信任和漢東千萬百姓的期待。
離開金山縣後,陸雲的調研車隊駛向岩台市。這座地處漢東省西北部的城市,因境內多岩質山地而得名,更是省內著名的紅色革命老區,群山環抱的地形曾孕育過璀璨的革命曆史,如今卻也成了製約發展的天然屏障。劉曉光主政期間,岩台市憑借“紅色資源+綠色轉型”的思路,逐步擺脫了“靠山吃山”的傳統工業困局。
車子駛入岩台市區,主乾道兩側的新能源產業園格外醒目,巨大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陸省,這片園區是劉曉光書記從南粵省引進的重點項目,”小張翻看著資料介紹道,“包括電動汽車組裝線和智能電器生產線,去年剛投產就帶動了上萬就業。”陸雲點點頭,特意讓趙剛將車開入園內。隻見標準化廠房內機器轟鳴,工人正有序組裝新能源汽車部件,園區角落還設有充電樁研發中心,牆上掛著“省級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基地”的牌匾。
“從南粵引進的技術團隊,確實帶來了新活力。”陸雲走到一輛下線的電動汽車旁,手指輕叩車身,“但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率有多少?不能隻做組裝代工廠。”園區負責人麵露難色:“關鍵電池技術還在攻關,目前主要依賴南粵供應鏈。”陸雲沉吟片刻,讓小張記錄:“煙台新能源產業需加強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推動產業鏈深度本地化。”
岩台市的蛻變不止於產業。當車隊駛入下轄的青石縣時,原本預計兩小時的山路竟隻用了四十分鐘——一條雙向四車道的瀝青公路蜿蜒於山間,護欄外是層層疊疊的梯田和正在建設的民宿群。“這是劉曉光書記力主修建的‘紅色旅遊公路’,”縣交通局局長介紹時難掩自豪,“通車後,沿線五個鄉鎮的農產品出山時間縮短一半,去年還引進了連鎖民宿品牌。”
陸雲下車查看公路質量,特意踩了踩路基邊緣:“十幾年前金山縣修路是‘麵子工程’,岩台這條路呢?”局長連忙解釋:“我們請了南粵的監理團隊,每一道工序都有第三方檢測,還設置了邊坡防護和排水係統。”說話間,一輛滿載岩台特產“薄皮核桃”的貨車駛過,司機探出頭笑著喊:“以前山路難走,核桃運不出去都爛在地裡,現在路通了,收購商直接開到村口!”
喜歡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請大家收藏:()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