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陸雲去看村裡的“水利管護隊”工作。隊員們正在清理池塘邊的雜草,檢查溪流的輸水渠道。隊長老楊說:“我們製定了管護公約,每天有人巡邏,每月有人清理,還要定期檢查水井水質,確保水利設施長期能用。”
“做得好!”陸雲說,“管護比建設更重要,隻有長期維護,才能讓小微水利真正發揮作用,讓老百姓長期受益。”
離開村落時,村民們在村口送行,手裡拿著剛收獲的花生、玉米。“陸委員,嘗嘗我們自己種的,今年收成好,都是托了水利的福!”老林遞過來一袋花生,熱情地說。
陸雲接過花生,心裡暖暖的。他知道,小微水利治理隻是民生工作的一部分,未來還有更多的事要做——還有的村落需要修複溪流,還有的村落需要新挖水井,還有的村落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管護機製。
回到京都後,陸雲整理出《南方小微水利治理年度報告》,裡麵詳細記錄了治理成效、存在問題和下一步計劃。報告裡寫道:“小微水利雖小,卻是民生之基。隻有守住每一口井、每一個池塘、每一條溪流,才能守住老百姓的好日子,守住南方鄉村的生機與活力。”
這天晚上,陸雲看著窗外的萬家燈火,想起南方鄉村的那些池塘、水井和溪流。他知道,隻要始終把老百姓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民生工作,就一定能讓更多的鄉村煥發生機,讓更多的老百姓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而這,正是他作為一名乾部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他對“人民名義”最好的踐行。
南方小微水利治理初見成效時,陸雲在調研中又發現新問題——不少村落的山地閒置著,少數種了果樹的農戶,卻對著滿樹果子愁眉不展。在一個種滿柑橘的山村,村民老吳捧著一筐泛黃的橘子歎氣:“今年收成好,可一斤才賣三毛,運到城裡不夠運費,最後隻能喂豬。”
陸雲拿起一個橘子,口感清甜卻賣不上價,心裡不是滋味。他想起之前聽到的抱怨:有的地方蘋果幾毛錢一斤,有的地方卻能賣幾塊,全是因為品種雜、渠道堵、信息不通。“光解決用水還不夠,得讓老百姓的果子能賣出去、賣上好價。”他當即決定協調農業部推進此事。
回到京都,陸雲第一時間找農業部部長談話:“南方山地多,適合種經濟林和果樹,但現在問題不少——品種亂、技術差、銷路堵,得聯合高校專家下去指導,幫農民選對品種、打通渠道,不能再讓‘豐收傷農’的事發生。”
農業部部長很認同:“您放心,我們馬上聯合農科院和幾所農業大學,組建專家團隊。不過南方省份多,得按區域分組,確保每個村落都有專家駐點,精準解決問題。”
三天後,農業部召集全國農業領域的專家開專題會。會上,大家按南方不同氣候帶分成六個小組:丘陵組主攻柑橘、油茶,山地組側重核桃、板栗,河穀組聚焦熱帶水果。每個小組都配備品種選育、種植技術、市場銷售三類專家,確保“種得好、賣得出”。
專家團隊出發前,陸雲特意去送行:“你們下去,不是走過場,要住進村裡、蹲進地裡,幫農民選最適合的品種,教最實用的技術,找最靠譜的銷路。老百姓的錢袋子鼓了,咱們的工作才算到位。”
第一組專家剛到南方某丘陵村,就被村民圍住了。村支書老鄭遞上一籃裂果的桃子:“專家同誌,我們種的桃子年年裂果,今年又損失了三成,您給看看咋回事?”果樹專家李教授蹲在桃樹下,查看土壤和果樹長勢:“是品種不適合,這品種耐旱但不耐澇,你們這裡雨季長,得換抗裂果的新品種。”
與此同時,市場專家王教授在村裡調研銷路,發現村民們還靠小販上門收購,價格被壓得極低。“我們幫你們建電商直播間,再聯係城裡的超市和批發市場,直接對接采購商,中間環節能省不少錢。”王教授的話讓村民們看到希望。
在另一個種油茶的村落,種植專家張教授發現農戶施肥不當,導致油茶產量低。他帶著村民在山上開起“田間課堂”:“油茶要施有機肥,花期還要控溫,按這個方法種,畝產至少能提三成。”村民們拿著小本本記著,不時提問,往日冷清的山地熱鬨起來。
陸雲隔段時間就會去南方督查,看到的變化越來越多:以前雜亂的果林,現在按品種分片種植;村口建起電商服務站,村民們對著手機直播賣貨;城裡的冷鏈車直接開到山下,剛摘的果子當天就能運到超市。
在一個改種藍莓的村落,村民小陳興奮地給陸雲看訂單:“今年藍莓一斤賣二十塊,比種水稻賺得多,還跟電商簽了長期合同,再也不用怕賣不出去了。”陸雲嘗了顆藍莓,酸甜多汁,忍不住稱讚:“這品種選得好,銷路也通了,以後日子肯定越來越好。”
但問題也隨之出現——有個村落盲目跟風種葡萄,結果品種不對路,口感差沒人要。陸雲得知後,立刻讓專家組調整方案:“不能一刀切讓農民種啥,要根據土壤、氣候和市場需求選品種,還要簽產銷合同,降低風險。”
農業部很快響應,要求每個專家組在推廣品種前,必須先做市場調研,和采購商簽訂“保底價收購協議”。在一個種獼猴桃的村落,專家組提前聯係好果汁廠,約定“最低一斤一塊五收購”,村民們放心大膽地擴大種植,再也不用怕滯銷。
為了解決“地區差價大”的問題,專家組還搭建了全國農產品信息平台,實時更新各地價格、需求和物流信息。村民老吳在平台上看到自家柑橘在北方能賣兩塊一斤,立刻聯係物流發貨,第一次嘗到“好果賣好價”的甜頭:“以前不知道外麵價,現在手機上一看就明白,再也不被小販坑了。”
半年後,南方山地經濟迎來轉機。農業部給陸雲送來報告:南方經濟林種植麵積增加15,果樹優質品種覆蓋率提升20,農產品滯銷率下降30,農戶平均增收兩成。看到數據,陸雲卻沒放鬆:“還要繼續優化,比如建更多冷鏈倉庫,解決水果保鮮問題;培訓更多農村電商人才,讓銷路更穩。”
在一次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陸雲把南方的經驗推廣出去:“農民增收不能隻靠天吃飯,要靠科學選種、技術支撐、渠道暢通。各級部門要多聽農民的聲音,多找專家的幫助,把‘豐收傷農’變成‘豐收惠農’,讓每一分辛苦都有回報。”
喜歡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請大家收藏:()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