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睡曉陽後,陸雲回書房,在1.5萬億拉動數據旁標注:“後續政策可優化抵扣比例——對大宗耐用品提至60,對民生必需品保持50,進一步放大乘數效應。”
深夜,他看著窗外的燈火,心裡清楚:7500億撬動1.5萬億,不隻是數字的勝利,更是“以民為本”政策的勝利。隻有讓政策貼合民眾的消費習慣,跟著企業的需求調整,才能真正激活內需,在關稅戰中穩住經濟大盤,讓世界看到大華國經濟的韌性與力量。
全國經濟大會的會場裡,掌聲此起彼伏。各領域代表、專家輪番發言,言語裡滿是對7500億數字消費幣政策的讚揚——有人誇“精準撬動1.5萬億消費,是調控創新的典範”,有人讚“幫千萬企業複工、民眾得實惠,民生經濟雙豐收”。
坐在會場前排的陸雲,隻是靜靜聽著,偶爾在筆記本上記兩筆,始終沒主動起身發言。身旁的財政部門負責人輕聲說:“您牽頭的這項政策,現在成了全場的焦點,該說說經驗了。”陸雲卻隻是搖搖頭:“先聽大家說,多了解基層反饋比講經驗更重要。”
等到自由討論環節,有位民間經濟學者站起來,語氣激動:“以往不少政策建議,要麼隻盯著行業利益,要麼脫離民眾需求,這次數字幣政策不一樣,真金白銀發到老百姓手裡,連我老家農村的親戚都誇‘能實實在在省錢’!”
這話讓陸雲微微點頭。他想起政策推進中遇到的聲音——最初有專家建議“優先補貼大企業”,也有人說“搞複雜的消費券套餐”,但他始終堅持“直接發、抵半花”,就是怕政策走樣,好處落不到普通民眾身上。
散會後,有記者圍上來采訪,問他對滿場讚揚的感受。陸雲笑著說:“政策好不好,不是靠說的,是靠老百姓的生活變沒變。7500億花下去,要是老百姓沒買到實惠、企業沒拿到訂單,再多人讚揚也沒用。”
回到休息室,祁同偉打來電話:“漢東的代表在會上說,咱們的數字幣政策,連偏遠山區的老人都能享受到,比以往任何一次消費刺激都貼心。現在基層乾部說起這個政策,都覺得‘為民辦事就該這麼實’。”
陸雲回應:“以往有些專家建議,要麼站在某一領域的角度,要麼帶著利益傾向,很難兼顧全局。這次我們沒跟著空泛的建議走,隻盯著‘民眾能受益、企業能脫困’兩個目標,反而走對了路。”
傍晚,陸雲回到住所,翻出會議記錄,在“專家建議”那頁畫了條橫線,旁邊寫:“政策製定需跳出‘單一領域思維’,多蹲點聽民眾、中小企的真實需求,才能避免‘紙上談兵’。”
妻子打來電話,說曉陽在學校跟同學說:“爺爺的政策讓媽媽能用便宜錢買平板電腦,還能給我買新繪本。”陸雲聽著孩子稚嫩的語氣,心裡更踏實——比起會場的讚揚,家人、普通民眾的認可,才是他最看重的“成績”。
深夜,陸雲整理會議材料時,在數字幣政策總結裡寫下:“所有政策的核心,都該是‘為民’二字。7500億不是終點,接下來要盯著科創攻堅、產業鏈升級,繼續做讓民眾得實惠、企業有盼頭的事,不被讚揚衝昏頭,不被雜音帶偏路。”
窗外的月光灑在紙上,陸雲知道,滿場的讚揚是肯定,更是責任。未來還會有新的經濟挑戰,唯有始終守住“務實為民”的初心,不被片麵建議左右,才能讓政策真正紮根民生,護住千萬家庭的安穩幸福。
這天上午,秘書抱著厚厚一疊工業摸底補充報告走進陸雲辦公室,語氣難掩興奮:“這次又梳理出20多家優質企業,其中3家的技術能用到軍事前沿領域,比如高精度傳感器、特種複合材料,性能都達國際先進水平。”
陸雲放下手中的經濟報表,接過報告快速翻閱,指尖在“特種複合材料可用於裝備防護”“高精度傳感器適配偵查設備”等標注旁停頓:“這些技術太關鍵了,必須儘快對接專業單位,不能讓好東西被埋沒。”
他當即對秘書說:“你把這3家企業的資料單獨整理出來,標注清楚技術參數、產能規模、聯係方式,今天下班前交給軍工相關單位,讓他們派專業團隊實地核查,後續跟蹤對接就交給他們——咱們負責‘搭橋’,具體操作得靠他們的專業能力。”
秘書點頭記下,又問:“企業那邊要不要提前打招呼?怕他們對接時遇到流程問題,比如資質審核、技術保密要求,不知道該找誰解決。”
“這個得考慮到。”陸雲思索片刻,補充道,“你跟這3家企業的負責人逐一聯係,留下咱們辦公室的專線電話,明確告訴他們:後續對接中要是遇到阻礙,比如審批卡殼、合作分歧,或者有人故意刁難,隨時打這個電話舉報,我們會第一時間聯合相關部門核實、清理,絕不讓他們因為‘流程問題’錯過機會。”
他頓了頓,特意強調:“還要跟企業說清楚,咱們隻做‘後盾’,不乾預具體合作細節,讓他們放心跟專業單位溝通技術細節,有困難儘管提,彆因為怕麻煩就放棄。”
秘書剛要轉身離開,陸雲又叫住他:“另外,把這20家優質企業都納入‘重點培育名單’,每月跟他們對接一次,了解生產、研發情況,要是遇到資金、人才難題,也幫他們對接之前的科創補貼政策,不能隻盯著軍事前沿技術,其他領域的優質企業也要幫一把。”
下午,秘書反饋:“軍工相關單位已經收到資料,說明天就派團隊出發;企業那邊也都聯係好了,負責人都說‘有政府兜底,心裡踏實多了’,還主動提了幾個技術適配的初步想法,等著專業團隊來對接。”
陸雲聽了,滿意地點頭:“這樣就對了,咱們既不越位搶事,也不缺位不管,把該做的‘搭橋’‘兜底’工作做好,讓專業的人乾專業的事,才能讓好技術真正用在刀刃上。”
傍晚,陸雲想起之前摸底發現的精密軸承企業,特意讓秘書查了下對接進展:“那家能替代進口的軸承企業,跟高鐵、風電企業的合作怎麼樣了?有沒有遇到問題?”
喜歡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請大家收藏:()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