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晨練的吐納與暮時的誦經裡悄悄滑過,孩子們的靈氣越來越穩,軒轅洛羽已經能讓靈氣在指尖凝成淡淡的光團。
風挽歌吹草葉時,靈氣會跟著調子繞成圈,連最沉默的冰玄天,也能讓靈氣溫和地裹住掌心,驅散些許寒氣。
這日寅時剛過,張師衡教完吐納,張明陵便讓孩子們坐在雷法殿外的石階上,晨光透過鬆枝灑下來,在地上織出細碎的影。
他手裡拿著一本泛黃的冊子,封麵上寫著“修行者錄”,翻開時,紙頁間飄著淡淡的墨香。
“今日接著跟你們說華夏的修行界,也說說‘心途六境’為何要先修心。”
張明陵的指尖落在冊子上一行小字,“你們知道,藏在暗處的反派,不止暗宗和葬魂閣。
還有‘魔龍一族’,他們的族長燭魔湉,修到了域命境,能召喚湮滅龍息,可以毀滅整個大陸。
他修六境時,清清楚楚認下‘龍族淩駕眾生’的念頭,沒騙自己半分,這份‘認’讓他的道途走得紮實。
他燒城市、毀山門,隻為踐行自己認定的‘龍族尊嚴’,這份行為看似殘忍,卻也是他道途裡的選擇,並未被力量反噬,因為他的‘惡’本就融在自己的道裡,與心途六境的規則並不相悖。”
“還有‘屠煞宗’的屠閔,修到域命境靠的是‘殺’,每殺一個人,身上的血紋就多一道,力量也強一分。
他修‘曜徹境’時,心裡的‘心曜’照見的就是‘殺戮即道’,沒有半分猶豫或偽裝,所以他殺修士、殺凡人,哪怕麵對孩童也不手軟。
他的道途沒有所謂的‘瘋癲反噬’,反而因這份‘純粹的惡’,讓力量凝聚得更快,因為道本身就複雜,善與惡、守護與毀滅,都是道的一部分,隻要認清楚自己的選擇,不違逆內心,就能在六境裡走下去。”
孩子們聽得愣住,帝君濤皺著眉:“可他們做的是壞事啊,怎麼還能修得這麼厲害?”
張明陵拍了拍他的肩:“不是厲害與否的問題,是道的包容性。道就像一片廣袤的原野,有人選擇種莊稼,有人選擇長荊棘,荊棘傷人,卻也是原野裡自然生長的一部分,不算‘違逆’原野的規則。”
“那那些家族呢?”軒轅洛羽想起之前聽張明陵提過的唐家,小聲問。
“家族勢力和反派不一樣,他們不執著於毀滅,卻也沒像咱們這樣‘先修心’。”
張明陵合上冊子,指著遠處的龍虎潭,“比如‘唐門’,擅長做暗器,他們的‘無相劫針’能瞬間破防,既能用來打反派護人,也能幫惡人謀私害命。
去年有個唐門弟子,收了暗宗的錢,用針傷了白馬寺的小沙彌,他不是被欲望反噬,隻是沒選擇先磨煉內心,沒在‘利’和‘義’之間定好自己的標尺。
所以順著本能選了更輕鬆的‘利’,這也是他的道途選擇,隻是和咱們的方向不同。”
“還有‘江南沈家’,懂風水,能幫人補龍脈、鎮凶宅,也能為了錢幫貪官改祖墳風水,助其魚肉百姓。
他們修的也是‘心途六境’的基礎,能感應地脈靈氣,卻沒把‘修心’當成必經之路,心裡沒有堅定的‘該做’與‘不該做’。
所以會跟著世俗的誘惑走,今天幫好人,明天幫壞人,看似搖擺,實則也是道內複雜選擇的一種體現。”
“東北的‘五大仙家’更像這樣,狐仙幫人是為‘香火情’,黃仙算卦會因供品多少摻假,他們修六境時認的是‘自身因果’,不是‘人間大義’。
所以善與惡在他們身上交織,沒有明確的偏向,這不是他們的錯,隻是沒經過‘修心’的打磨,沒讓內心形成穩定的準則,便順著天性和外界的影響走,而這,也在道的包容範圍裡。”
雲虛真人提著符紙籃走來,正好聽見這話,接道:“就像咱們畫符,‘引靈符’能幫人聚靈氣,沒修心的人用它偷彆人的靈氣,也不會被符法反噬,因為符法本身無善惡,隻是使用者的選擇不同。
心途六境是道的載體,善念、貪念、惡念,都能在這載體上生長,就像水可澆田、可淹田,水本身沒錯,隻是握水的人選擇了不同的用法。”
弘慈大師也慢慢走來,手裡轉著念珠:“老衲見過不少家族修士,本事不錯,卻總被‘利’和‘名’困住。
有個沈家修士,為了爭族長之位,用風水術害了自己的親兄弟,他修到了‘燭明境’,能照破彆人的謊話,卻沒照見自己的貪念。
不是貪念反噬了他,是他沒通過修心把貪念梳理清楚,便任由它主導了選擇,這是道途裡常見的岔路,而非‘懲罰’。”
孩子們慢慢明白,心途六境這條大路,不分善路、惡路,所有人都能走,且隻要不違逆自己的內心選擇,就不會有所謂的“反噬”。
反派選了毀滅的路,家族選了隨波逐流的路,而他們這些正派弟子,選擇“先修心”,不是為了避免懲罰,隻是為了在複雜的道裡,給自己磨出一麵清晰的“心鏡”。
知道自己想守護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不被世俗的誘惑或外界的影響帶偏,始終走在自己認定的“護人”路上。
“咱們先修心,不是要你們排斥道裡的複雜,也不是要你們當‘無怒無喜的聖人’。”
張明陵看著孩子們,“是要你們在修六境前,先把自己的‘心錨’定好。
洛羽你以後用軒轅劍,修心能讓你記得‘劍為護人’,哪怕遇到再大的誘惑,也不會用劍傷人。
挽歌你用伏羲琴,修心能讓你守住‘音為安神’,不會為了贏就用調子亂人魂魄;濤兒你用天罡錘,修心能讓你明白‘力為守業’,不會因一時衝動就用力量破壞。”
夕陽又落了下來,把孩子們的影子拉得很長。他們跟著張明陵往回走,手裡還攥著練功用的青石板。
軒轅洛羽摸了摸石板上的六境紋路,突然覺得,“先修心”不是道的約束,是給自己的“指南針”,道很複雜,路有很多條,修心能幫自己認準一條路,堅定地走下去,不迷茫,不搖擺。
龍虎山的銅鈴又響了,風裡帶著鬆針的清苦,也帶著長輩們的叮囑。
孩子們知道,定好自己的“心錨”,就一定能在複雜的道裡,走出屬於自己的正路,守住這人間的煙火氣。
喜歡五位主角救世?天策傳!請大家收藏:()五位主角救世?天策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