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擊之夜與執事堂的突然巡查雖已過去,廢人巷表麵重歸死寂,但鹿笙深知,那不過是風暴眼中短暫的平靜。空氣中無形的壓力日益增稠,巡邏弟子冰冷的視線、錢老頭愈發陰鷙的打量,都如芒在背,提醒她危機從未遠離。
地底煞脈的異動更是敲響了警鐘。那日修煉中,古器與碎片聚合體無意間引動的一絲精純陰寒煞氣,霸道酷烈,遠非小塊煞石所能比擬,險些凍裂她經脈。若非古器與聚合古氣及時護主,後果不堪設想。
這讓她清醒認識到:機緣常伴風險,唯有足夠實力,方能駕馭。
壹:碎微光,築道基
鹿笙將全部心神沉浸於修煉與“淘金”。
她愈發謹慎,每日勞作更顯麻木笨拙,仿佛徹底被繁重雜役與連日驚嚇磨去了所有靈性。然而,在她低垂的眼簾下,神識卻如最精細的網,細致篩過經手的每一件廢棄之物。
搜尋古老碎片的過程緩慢而艱辛,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多數時候一無所獲,但她極有耐心,深知“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的道理,在隱患未顯時便一點點積累力量。
功夫不負有心人。數日間,她又陸續尋得幾片殘屑:一截質似枯骨、觸手卻溫潤的未知獸骨碎片;一塊焦黑如炭、卻隱透雷紋的木塊;甚至一片薄如蟬翼、邊緣有著天然雲紋的奇異石片。
每得一片,她便於夜深人靜時,將其小心置於那軟布包裹旁。所有碎片便會自發微顫,向中心那枚青色核心碎片靠攏,聚合的古氣也隨之壯大一分,雖緩慢,卻穩定而持續。
她引導古器,日夜不息地汲取這聚合後的古氣。能量如涓涓細流,精純溫和,潤物無聲般滋養著她的經脈、丹田與神魂。其性中正平和,甚至能稍稍中和廢人巷無處不在的末法死氣帶來的沉暮之感,令她靈台更顯清明。
於此微光彙聚中,她的修為向著煉氣三層巔峰穩步推進,那層通往中期的壁壘愈發清晰,似乎隻差一個契機,便能破繭成蝶。
貳:知險阻,悟慎行
地底煞脈的短暫“交鋒”讓她心有餘悸。她意識到,那日若非反應迅速,險些釀成大禍。這讓她對《道德經》中“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的告誡有了更深領悟。
事物在脆弱細微時容易化解消散,修行亦是如此,須得在問題萌芽初顯時便察覺並應對。
她開始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苟道”:
·隱匿需極致:藏物之地、修煉時機,需再三檢查,杜絕任何一絲氣息外泄的可能。
·風險需預判:對地底煞脈、懷中令牌,在實力不足前,絕不輕易試探,敬而遠之。
·心境需平穩:不因微末進展而狂喜,不因外界壓力而焦躁,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她將自己的心態重新調整回初入廢人巷時的如履薄冰,甚至更加謹慎。每一次汲取古氣,都先行審視周遭;每一次外出勞作,都反複確認身上不攜異常氣息。
這份始於起點的小心謹慎,她告誡自己,必須貫穿始終,直至真正擁有自保之力。
叁:暗流湧,窺秘辛
廢人巷的氣氛愈發令人窒息。
礦洞區域已被徹底封鎖,陣法光芒日夜不息,時有氣息明顯更強的內門弟子甚至執事入內查探,麵色凝重。雜役間私下流傳著各種猜測:有說地龍翻身,有說異寶出世,更有隱約提及多年前的一樁舊案,牽扯宗門禁忌。
這一日,鹿笙在清理一堆搬運出來的礦渣廢土時,指尖無意間觸到一物。她不動聲色地握住,感知到那是一塊半腐的皮革碎片,似乎是從某本冊子上脫落,其上用某種耐腐的墨料寫著數個小字:
“……辰時,煞湧東南,疑與……舊案有關……封口令……徹查……”
字跡殘損,信息模糊,卻讓鹿笙心頭一跳。“舊案”、“封口令”、“徹查”,這些字眼與她之前的感知、宗門的緊張反應隱隱吻合。
她悄無聲息地將皮革碎片卷入袖中。
當夜,她於燈下仔細察看。碎片太小,信息有限,但“煞湧東南”大致指向那礦洞區域。這無意中的發現,似黑暗中又一縷微光,雖未能完全照亮謎團,卻讓她對腳下的危險有了更具體的認知,也讓她更加堅定了隱藏自身、積蓄實力的決心。
肆:終如始,望破境
懷中碎片聚合體穩定地提供著古氣,雖緩慢,卻勝在安全持續。鹿笙的修為已至三層巔峰的臨界點,靈力滿盈,神完氣足。
她數次感覺那層壁壘鬆動搖曳,似乎下一刻便能突破。
然而,她每次都強行壓下了衝動。
突破之時的動靜難以完全掩蓋,且需要集中全部心神引導靈力衝關。此刻廢人巷正處於風口浪尖,任何細微的靈力異常都可能引來窺探。她追求的不是短暫的突破,而是穩固的提升和絕對的安全。
她記起“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的告誡,許多人在臨近成功時失敗,往往是因為未能堅持最初的謹慎。
於是,她並不急於求成,反而更加耐心地打磨靈力,鞏固根基,不斷壓縮提純丹田內的氣旋,同時更加敏銳地感知外界風吹草動,等待一個最安全、最不易察覺的契機。
微光已聚,道基漸牢。
鹿笙於寂靜黑暗中,默默運轉著功法,懷中碎片散發著的古老氣息,與她沉穩呼吸相合。
她知道,風暴仍在聚集,但她已在這微末之處,為自己點亮了一盞小心守護的燈。慎終如始,她將以最大的耐心和謹慎,等待破繭成蝶的那一刻。
喜歡仙路搬磚請大家收藏:()仙路搬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