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寂潭畔,鹿笙如同一尊石雕,氣息與身下巨骨、與周遭凝滯的空氣、與那吞噬一切的漆黑潭水,漸趨一體。她不再刻意引導或模仿,隻是將心神徹底放空,如同一張白紙,任由那極致死寂的歸墟真意浸潤、描摹。
起初數日,唯有永恒的靜默。神識如同陷入無邊泥沼,感知不到任何變化,唯有自身丹元與心跳在絕對寂靜中被放大,帶來一種難言的孤寂與壓抑。若心誌不堅者,隻怕早已心神搖曳,倉皇退走。
但鹿笙心若磐石。她將這份孤寂與壓抑也視作歸墟的一部分,坦然承受,細細體味。她回想起職場中那些看似毫無進展、唯有耐心等待的蟄伏時期,深知某些關鍵的突破,往往便孕育於這至暗的靜默之中。
漸漸地,在那仿佛亙古不變的死寂深處,她捕捉到了一絲極細微、卻真實存在的“律動”。並非聲音,也非能量波動,而是一種……存在本身的狀態頻率。如同深海之下的暗流,雖不見其形,卻自有其磅礴的軌跡。
她的呼吸、她丹元的流轉、乃至她識海的微瀾,開始無意識地、極其緩慢地調整,試圖與這無形的“歸墟頻率”趨於一致。
這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過程,如同要讓一滴水徹底理解並融入整個海洋的意誌。失敗,調整,再失敗,再調整……《弈天籌》在她心神中構建出無數模型,輔助她捕捉那縹緲的頻率,優化自身的“同調”路徑。
不知過去了多久,或許隻是某個瞬間的福至心靈——
嗡!
一聲幾不可聞、卻仿佛源自神魂本源的輕鳴響起!
她周身那內斂到極致的氣息,與萬寂潭、與這片天地的寂滅道韻,達到了一個完美的共振點!
刹那間,她感覺自己不再是置身於潭邊的旁觀者,而是化作了這死寂的一部分。她的感知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擴散開來,“看”到了潭底那沉澱了億萬載的寂滅法則結晶,“聽”到了遠處古骸荒原上風化的哀鳴,“觸”到了法則斷崖處不斷生滅的空間裂痕……
這並非神識探測,而是一種更加本質的、基於“同調”的共鳴感知!她無需主動探查,周遭環境的“狀態”便自然映照於心。
而且,她能感覺到,自己與識海中黑蓮的聯係,也因這種“同調”狀態而變得更加緊密、順暢。黑蓮核心處那抹盤踞的“警惕”,在這純粹的、不帶任何強製意味的“同調”浸潤下,似乎微微鬆動了一絲,傳遞出一絲極其微弱的、類似“舒適”的鬆弛感。
「‘歸墟同調’初步達成!感知模式升級,與環境交互效率提升約三倍,能量引導精度大幅提升。」
「黑蓮反饋:正向。創傷記憶活躍度微量降低,對宿主引導的接受度提升。」
成功了!
鹿笙心中古井無波,唯有道境提升帶來的明澈。她維持著這種玄妙的“同調”狀態,緩緩起身,未激起絲毫能量漣漪,仿佛她本就是這片空間自然移動的一部分。
她沒有立刻返回核心廣場,而是依循著“同調”帶來的全新感知,走向不遠處一片堆積著無數巨大獸骨、被稱為“古骸荒原”的區域。
在這裡,寂滅道韻呈現出另一種形態——並非萬寂潭的死寂,而是時光衝刷下,一切輝煌與生命終將歸於塵埃的滄桑與終結之意。
她漫步於巨大的肋骨形成的“峽穀”,穿行於頭骨空洞的“眼窩”,指尖輕觸那冰冷、失去一切靈性的骨骼。在“同調”狀態下,她仿佛能讀到這些骸骨主人生前磅礴的生命力,以及最終在寂滅道韻下無奈凋零的曆程。
這種“閱讀”並非獲取記憶,而是感受那種從“生”到“寂”的完整輪回意境,讓她的“同調”之境更加豐富、厚重。
當她行至荒原中心,一具最為龐大、即便死去不知多少歲月依舊散發著淡淡威壓的未知巨獸頭骨前時,她停下了腳步。
在“同調”感知中,這頭骨的眉心位置,有一小片區域的寂滅道韻流轉,與其他地方略有不同,帶著一絲極其隱晦的秩序性的約束感。
她心中微動,嘗試以“同調”之意輕輕觸碰那片區域。
哢噠。
一聲輕微得幾乎不存在的脆響,那片額骨悄然滑開一小塊,露出了內部中空的結構。而在那空腔之中,並非預想中的獸核或遺寶,而是靜靜懸浮著一枚指甲蓋大小、色澤混沌、表麵布滿天然螺旋紋路的石頭。
這石頭散發出的波動極其微弱,卻讓鹿笙瞬間想起了在法則殘響空間中得到“逆衍結胎”秘法時,感受到的那種混沌初開、陰陽未判的意蘊!
「發現未知奇物:初步命名為‘混沌螺石’。」
「能量屬性:極度內斂,兼具極微量的‘創生’與‘歸寂’特性,處於完美平衡態。」
「初步判斷:或為某種宇宙奇觀自然凝結之物,是煉製高階法寶、構築特殊陣法的絕佳材料,對參悟平衡之道亦有裨益。其平衡特性,或對未來研究‘逆衍結胎’秘法有參考價值。」
鹿笙小心地將這枚“混沌螺石”收起,心中了然。這並非庭園原有之物,更像是這具古老骸骨生前偶然所得,藏於眉心,最終隨其一同寂滅於此。今日她能得之,亦是“同調”之後,與此地因果交織、機緣巧合下的產物。
收獲此石,她不再停留,轉身朝著核心廣場的方向行去。
此番深入體悟,不僅初步掌握了“歸墟同調”,更意外獲得一件蘊含平衡之道的奇物。潛龍深潛,礪刃歸來,目光沉靜,心中對前路之道,愈發清晰了幾分。
喜歡仙路搬磚請大家收藏:()仙路搬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