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滅源點之中,無日月輪轉,唯有永恒的灰暗與死寂。鹿笙潛心修行,不知歲月幾何。她的修為在這片本源之地的滋養下穩步提升,對寂滅法則的理解日益精深,那層限製她探索範圍的無形法則壁壘,也隨著她的進步而緩緩向外推移。
庭園之外,那片漆黑如墨、非石非土的“大地”,如今她已能踏足其上。腳踏其上,傳來的並非冰冷,而是一種溫潤的、仿佛與自身歸墟真意同頻共振的奇特觸感。每一步落下,都有細微的寂滅道韻自腳底湧入,洗練著她的肉身與神魂。
這一日,她如往常一般,在庭園外圍這片新開拓的區域緩步而行,並非漫無目的,而是以神識細細感知著這片源點大地的每一寸“肌理”,試圖從中領悟更多寂滅法則的奧秘。
行走間,她的目光無意間掃過一片看似與周圍彆無二致的黑色地麵,腳步卻微微一頓。
那裡,似乎有些……不同。
她蹲下身,指尖凝聚起一絲歸墟真意,輕輕拂過那片地麵。隨著她意念的引導,表層的黑色“塵埃”無聲無息地湮滅、消散,露出了下方掩蓋之物。
那並非什麼驚天動地的寶物,而是一塊……石碑的殘角。
石碑材質與這源點大地同源,皆是那種深沉的黑,但其上卻銘刻著一些極其古老、扭曲的紋路。這些紋路並非裝飾,更像是某種天然形成的道痕,或者是以大法力強行烙印下的法則印記。它們散發著比周圍環境更加古老、更加純粹的寂滅氣息,甚至帶著一絲……仿佛來自萬古之前的蒼茫與悲涼。
鹿笙心神微震,仔細端詳。這些紋路殘缺不全,難以辨認全貌,但其中一小部分的結構,竟讓她感到一絲莫名的熟悉。
《弈天籌》自主運轉,光輝掃過這些紋路,開始急速推演、解析。
「發現未知法則刻印,材質:高度凝聚寂滅本源結晶。」
「紋路結構解析中……發現與‘彼岸之鑰’構造圖部分基礎符文單元存在17.8相似性。」
「信息提取:刻印中蘊含非連續性信息殘留,極度微弱,嘗試重構……」
《弈天籌》的光輝籠罩著那石碑殘角,無數細小的符文在鹿笙識海中閃爍、組合。片刻後,一段斷斷續續、模糊不清的意念片段,被艱難地提取了出來:
“……劫……終末……歸路……斷……”
“……‘鑰’碎……星海……遺……”
“……守望……‘搖籃’……以待……後來者……”
信息殘缺到了極致,含義模糊。但“鑰”、“搖籃”、“後來者”這幾個詞,卻讓鹿笙瞳孔驟然收縮!
這石碑殘角,記載的似乎是與“彼岸之鑰”和“搖籃”相關的信息!而且,其存在的歲月,似乎遠比“搖籃”本身更加古老!它提到了“劫”、“終末”、“歸路斷”,難道在久遠得不可考的年代,發生過一場導致某種“歸路”斷絕的大劫?而“彼岸之鑰”在那時便已碎裂,散落星海?
“搖籃”……是在“守望”?等待“後來者”?等待誰?是等待像她這樣的“鑰匙”持有者嗎?
無數疑問瞬間充斥了鹿笙的腦海。這寂滅源點,果然隱藏著巨大的秘密!它不僅僅是修行的寶地,更可能是一處記載著古老秘辛的遺跡!
她立刻以神識向更遠處掃描,試圖尋找更多的石碑殘片。然而,方圓數裡之內,除了腳下這一塊,再無其他發現。這塊殘角,仿佛是無儘歲月前留下的唯一印記,孤獨地沉寂於此。
鹿笙小心翼翼地將這塊石碑殘角起出,其入手沉重冰涼,那古老的寂滅道韻幾乎要凝成實質。她將其帶回庭園,置於核心處。
有了這實物作為參照,《弈天籌》的解析速度明顯加快,雖然依舊無法還原全部信息,但對其上那些基礎符文單元的結構理解更加深入。這些符文,似乎構成了“彼岸之鑰”乃至更高層次寂滅法則的某種“基礎語法”。
她隱隱感覺到,若能完全參透這石碑殘角上蘊含的奧秘,不僅對她理解“彼岸之鑰”大有裨益,甚至可能觸及到寂滅法則更深層的核心。
接下來的時日,鹿笙將修行重心暫時轉移到了對這石碑殘角的研究上。她每日以心神溝通殘角,感悟其上古老的寂滅道痕,與《弈天籌》一同推演那些殘缺的符文結構。
這個過程緩慢而艱難,但每一點進展,都讓她對寂滅本源的理解更加深刻,歸墟同調的境界也越發穩固圓融。她甚至開始嘗試,以自身領悟,結合石碑殘角上的符文,對庭園小世界進行微調,使其更加貼近她所理解的、完美的“歸墟”狀態。
寂滅源點的修行,因這塊意外發現的遺刻,增添了新的方向與重量。
金蟬匿於源點,偶得遺刻窺古秘。前路雖遙,然手中之鑰與眼前之石,皆指向那湮沒於歲月長河中的真相。潛修之餘,鹿笙的心中,對那“彼岸”與“歸路”,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究欲望。
喜歡仙路搬磚請大家收藏:()仙路搬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