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光芒並非刺目的強光,而是一種溫潤、內斂的乳白色光暈,自無字黑碑內部透出,瞬間將鹿笙籠罩其中。光芒觸及身體的刹那,那令人神魂凍結的“存在抹除”之力,竟如同冰雪遇陽般悄然消融、退散,仿佛從未出現過。
得救了!
然而,未等鹿笙喘息,一股遠比之前“寂滅心劫”更加浩瀚、更加磅礴的信息洪流,便順著那乳白色的光芒,蠻橫地衝入了她的識海!
這一次,不再是《寂滅黑蓮涅盤經》那般有序的傳承,而是一幅幅破碎、混亂、卻又無比真實的畫麵,夾雜著無數悲愴、決絕、不甘、乃至一絲微弱希望的意念碎片,強行在她心神中展開——
她“看”到,一片遠比現今所知更加繁榮、浩瀚的寂滅文明。星海之中,無數散發著寂滅道韻的恢弘殿宇林立,強大的修士駕馭著由寂滅能量驅動的星舟穿梭往來,探索著歸墟的奧秘,維係著某種宏大的平衡。
她“看”到,一場無法形容、席卷諸天萬界的“大寂滅潮汐”毫無征兆地爆發!那不是尋常的世界終結,而是法則層麵的崩壞,是概念層麵的坍塌!星辰如同蠟燭般熄滅,文明如同沙堡般傾頹,連強大的寂滅修士在那潮汐麵前也脆弱不堪,肉身與神魂皆被那超越理解的終極虛無同化、吞噬。
她“看”到,殘存的寂滅一脈強者,在一位被稱為“末代守碑人”的帶領下,以自身殘魂與畢生道行為代價,聯合催動了某種逆天秘法,將文明最後的火種、最重要的傳承、以及對“潮汐”根源的猜測,儘數封入了一座座特製的“寂滅碑”中,並將其放逐至法則結構相對特殊、能最大限度延緩“潮汐”侵蝕的“永寂邊荒”等地,期待著後世有緣者持令者)能發現它們,重燃星火。
她“看”到,那位“末代守碑人”在最後時刻,望向無儘虛空,那眼神中充滿了對未知的探尋、對後世的期許,以及……一絲難以言喻的遺憾與擔憂。
畫麵最後,定格在無數“寂滅碑”如同墓碑般,散落在各個死寂角落的景象。而其中最大的一座,其虛影與她眼前這座無字黑碑,緩緩重合。
信息洪流漸漸平息。
鹿笙僵立原地,臉色蒼白,額角青筋隱現,消化著這足以顛覆認知的古老秘辛。心臟如同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攥住,沉重得幾乎無法呼吸。
原來,寂滅一脈並非自然凋零,而是毀於一場波及諸天的法則級災難!“大寂滅潮汐”……那究竟是什麼?連鼎盛時期的寂滅文明都無法抵擋?
這“永寂邊荒”,竟是昔日選定的“文明墓園”之一?這些石碑,便是埋葬著過往輝煌與希望的“墓碑”?
那位“末代守碑人”……他最後在擔憂什麼?僅僅是文明的斷絕嗎?
無數疑問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
就在這時,那座無字黑碑再次發生了變化。表麵的乳白色光暈緩緩收斂,最終在碑體中央,凝聚成了一行行由光構成的、流轉不定的古老文字。這些文字的結構,與古殿巨柱和石碑殘角上的符文同源,卻更加簡潔、直指核心。
同時,一股微弱卻精純無比、帶著“撫慰”與“啟迪”意味的能量,自碑中流出,緩緩注入鹿笙體內。這股能量並非用於提升修為,而是如同最溫和的甘露,滋養著她因承受信息衝擊而有些受損的神魂,並悄然引動了她丹田內的“蓮種”。
「獲取關鍵曆史信息:‘大寂滅潮汐’與‘寂滅碑’。」
「接收到‘寂滅碑’本源饋贈:神魂滋養,道韻啟迪。」
「‘蓮種’與‘寂滅碑’道韻產生共鳴,成長度微幅提升,對‘寂滅真意’理解加深。」
鹿笙凝神望向碑上的光字,其意自明:
“後來者,見字如晤。”
“薪火已傳,望汝惜之。”
“潮汐之秘,藏於歸墟儘頭,‘源海之眼’……”
“前路多艱,慎之……慎之……”
文字到此,戛然而止,光字隨之消散,黑碑再次恢複了那深邃無字的模樣,仿佛剛才的一切都隻是幻覺。
但鹿笙知道,那不是幻覺。
她獲得了寂滅文明最後的饋贈——不僅僅是曆史的真相,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以及一個更加明確,卻也更加遙遠的目標:“源海之眼”!
那裡,藏著“大寂滅潮汐”的根源之秘!
她站在原地,沉默了許久。方才那信息洪流中蘊含的文明輝煌與瞬間傾覆的慘烈,深深震撼了她。與這跨越萬古的文明興衰相比,個人得失、宗門恩怨,顯得何其渺小。
她緩緩抬起手,輕輕觸摸那冰冷的碑身。觸感依舊,卻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蘊藏的、無數先輩不甘的意誌與微弱的希望。
“薪火……”她低聲重複著這兩個字,眸中光芒閃爍不定。
這火種,她接下了。
不僅僅是為了自身超脫,更為了解開那“潮汐”之謎,為了那無數沉寂於此的先輩,問一句——為何?
她後退幾步,對著這座無字的“寂滅碑”,鄭重地躬身一禮。
這一禮,敬過往輝煌,敬先輩犧牲,亦敬自身即將踏上的、布滿荊棘卻意義非凡的征途。
禮畢,她直起身,眼神已變得無比堅定與清明。
她不再停留,轉身,目光掃過石碑基座周圍那些前人遺落之物。她沒有去動,那些是失敗者的印記,亦是警示。她隻需帶走碑中傳承的“火種”便已足夠。
身形閃動,她沿著來路,開始撤離這片承載著太多沉重曆史的“永寂邊荒”。
來時探尋機緣,歸時肩負薪火。
前路雖遙,其命維新。
碑映萬古承薪火,潮汐之謎壓心頭。前路漫漫初心定,不負寂滅萬古愁。
喜歡仙路搬磚請大家收藏:()仙路搬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