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兵部尚書李林被蕭景淵教訓過後,就跑到梁帝那裡哭訴,誰知梁帝根本不會為了給他撒氣,得罪一個即將出征的皇子。梁帝象征性地安慰了他幾句,囑咐他還是要以大局為重,多多謙讓蕭景淵。
李林早早地來到兵部上班,鬱悶的他沒法處理任何政務,全把下麵報上來的奏章交給了兩個侍郎處理,自己一個人在位置上摸魚。
就在這時,他聽手下說蕭景淵來了,而且已經到了兵部,他趕忙收拾收拾儀容,帶好了官帽出門迎接。
“兵部尚書李林拜見秦王殿下,請恕老臣有失遠迎。”李林恭敬地行禮道。
蕭景淵有些意外,看了他一眼,隨後說道:“李大人,昨日本王也是行事太過急躁了,你應該沒往心裡去吧。”
李林立馬說道:“老臣不敢。”
蕭景淵看著李林這副憋屈的樣子,嘴角憋著笑意,他大概是找梁帝控訴,結果失敗了,還被梁帝教育了一頓。
蕭景淵沒有忘記此次來兵部的目的,說道:“李大人,本王來兵部是想了解些東西,沒什麼大事,你給本王派個人跟著就行,你還是去正常辦公就行。”
李林心裡鬆了口氣,心裡想著,隻要蕭景淵不找他麻煩就行,隨後他就給蕭景淵安排了一個兵部司郎中跟著。而李林他自己則找了個公務繁忙的理由,跑到自己單獨的辦公區域去了。
在兵部,郎中這個官職隻有五位,兵部司比其他三司要多一位郎中,不過也是舉足輕重的位置。
大梁實行的行政機構製度是內閣加六部二十四司,很像是明朝廢除了丞相之後的行政機構。兵部尚書下麵有兵部左右侍郎,其下轄有四司,有兵部司、職方司、駕部司、庫部司,每一司至少有一名郎中管理。
兵部司負責軍籍管理和武官選拔,包括軍隊兵員的調遣、駐紮、換防都要上報到兵部司,所以這種重要部門有兩名郎中管理。
“兵部司郎中王猛拜見秦王殿下。”一名十分年輕的官員受李林指派來到蕭景淵麵前。
蕭景淵好奇地多看了他幾眼,如此年輕就做到了兵部司郎中這麼關鍵的位置上,看來此人不是有背景,就是很有能力。
他淡淡地嗯了一聲,隨後說道:“勇毅侯世子燕臨、長林王世子蕭平章,可在你們兵馬司名冊上?”
王猛一邊說著一邊引著蕭景淵來到兵部司的辦公區域,說道:“兩位世子都在冊上,兩位這些年大大小小立下不少戰功,兵部司都是有記錄的。”
“那就好,將他們兩人從有記錄起的戰績全給我看看,包括勇毅侯府和長林王府這些年的功績,隻要是有記錄的全拿過來。”
“是。”王猛對身邊人吩咐了幾句,手下便跑去取檔案了。
六部每一部下轄都有四司,除此之外都有一間檔本房,就是用來記錄一些事情的檔案室。兵部的檔本房與其他幾部的不同,裡麵存放著重要的軍隊情報,除了管理人員誰都不許進,當然,除了皇帝允許。
蕭景淵問道:“從邊境調集過來的剿匪軍隊都到哪裡了?”
王猛答道:“殿下不用著急,從紀城軍調來的精銳已經到城外了,慶曆軍、尚陽軍大概明天就能到,等到三軍彙集後,兵部會打亂編製重新組織安排他們。”
蕭景淵聽到提起紀城軍,他想到了一個人,對王猛問道:“我想了解一個人的去向?”
王猛笑答:“殿下請說。”
“前任的紀城太守李南陽,他被陛下免去職務後去了哪裡?”
王猛略加思索,說道:“李南陽正賦閒在家,按照規矩,兵部確實是有權力決定他的去處,但他畢竟是戴罪之身,陛下沒有旨意下來,我等都不敢擅自決定他的去留。”
“那正好,本王此次出征,帳下正缺人手,把他給我安排到本王帳下。”
王猛陷入了遲疑,畢竟這種軍機要事不是他一個小小郎中能決定的,“這……”
蕭景淵看出王猛的為難,說道:“本王也不難為你,你隻管往上報,就說李南陽本王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