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好氣地擺了擺手,說道:“你們先起來!”
靜妃、蕭景淵兩人疑惑地互相看了一眼,他們剛剛站起身來,梁帝就向蕭景淵詢問起剛才所說的話。
靜妃想搶著說,被梁帝一個眼神製止,蕭景淵低頭說道:“兒臣失言,請父皇懲罰。”
梁帝聽得一陣火氣,“朕在你們眼裡就這麼可怕?”
“朕是想問你,你剛才分析,大梁出兵可以滅亡西厲,你詳細地說一說,你有什麼依據?”梁帝問道。
蕭景淵猶豫地看向靜妃,梁帝心裡一急,一拍桌子,“你看她乾嘛,朕讓你講你便講,優柔寡斷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兒臣遵旨。”
“兒臣在南境時就研究過大梁周圍的幾個國家,西厲國是半農半牧的國家,主張的是全民皆兵,可是其人口卻十分稀少,並且經濟落後、戰備不足。”
“像這樣的國家若是同心協力、一致對外,其戰力確實是十分強悍,但現在其國內陷入了王儲之爭,更有多個部落異心漸起。”
“我們大梁要滅亡西厲,此時正是絕佳的機會,若是等到他們國內之亂平息,開始一致對外時,那咱們對付它就很麻煩了。”
“我大梁要是真拿下了西厲,好處多得很,最有用處的便是可以打通去北狄的道路,在占據北狄草原後,可以建設牧場豢養強勁戰馬。”
“北狄之下便是大渝和北燕,將來若是大渝或北燕要與我大梁開戰,我們便可兵分兩路,一路由北境迎敵,另一路過西厲、繞北狄偷襲北燕和大渝的背身。”
蕭景淵所說的並非是一時間編的瞎話,而是他早早就對西厲國做了研究,西厲國就像是商鞅變法前的秦國,那時的秦國還是一個半農半牧的國家,國內爭儲之亂不斷。
蕭景淵太了解這樣的一個國家了,要想要擊敗他們,隻能從內部開始破殼,等到有裂紋出現時,再借助外力狠狠打擊。
梁帝問道:“要是真的和西厲開戰,你覺得誰能勝任主帥一職?”
“兒臣不清楚。”
“那需要多少人馬?”
“因人而異。”
梁帝沉默片刻,緊緊地盯著蕭景淵,問道:“那你需要多少人馬?”
蕭景淵抬起頭來,直視梁帝眼神,坦坦蕩蕩地說,三萬精銳鐵騎便可亡其國、滅其族、安其心!”
梁帝瞳孔一縮,覺得蕭景淵說得太過兒戲了,西厲軍民一體,最少也要有數十萬,三萬人怎麼可能打得過。
“三萬士卒真的可以打嗎?”
蕭景淵毫不猶豫地答道:“彆人不可以,兒臣可以。”
“好!”梁帝誇獎道,“不愧是朕的兒子!”
梁帝開始偏向其他話題,對於攻打西厲的話題再也不提,他與蕭景淵、靜妃聊了幾句後便離開了芷蘿宮。梁帝走後,靜妃心裡疑惑,但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她悄悄看向蕭景淵,卻發現他異常地冷靜。
“母妃……”蕭景淵欲言又止,“算了,日後再跟你說吧。”
梁帝離開芷蘿宮後回到了養心殿,他叫來了一眾武官和兵部的幾位大人,一群人聚在養心殿中開始商議。
高湛和三德子在殿門外等候,高湛抬眸打量了三德子好幾眼,他將三德子當成繼任者來培養,沒想到到今天才看透他。
今日梁帝能迷迷糊糊轉到芷蘿宮,多虧了三德子從中的助力,恐怕他早就找好了新主子,投奔了秦王蕭景淵。
不過高湛能在宮中混這麼久,就是靠著一個裝糊塗的技能,爬到今天這個位置的。他雖然看透了蕭景淵,但是他不想摻和太多,於是選擇了假裝不知道。
喜歡群雄爭霸,白馬踏天下請大家收藏:()群雄爭霸,白馬踏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