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殿,
靖王等人見到蕭景淵走進來,連忙向他行禮,“臣等參見秦王殿下。”
“免禮,賜座。”蕭景淵大手一揮,隨後坐到了龍椅之上。
幾個大臣的臉色變了又變,紛紛都選擇低下頭,沉默了起來。
靖王反倒輕笑了一聲,看了蕭景淵一眼,蕭景淵注意到了他的視線,給他回了一個眼神。
“聽說諸位找本王有事情商量?”蕭景淵問道。
眾人麵麵相覷,最終柳澄站出來說道:“前幾日殿下在朝會給了我們一份折子,上麵有不少地方不理解,我等愚鈍,還請殿下解答。”
“有什麼事情說就行。”蕭景淵不動聲色地拿出紙筆說道。
“殿下為何要重新立丞相?”柳澄問道。
在這琅琊世界裡,大梁是沒有丞相的職位的,早在很多年前就被廢除了,建立了現在的內閣,這一點應該是作者借鑒明朝的內閣製度。
大梁沒有丞相,卻有一個百官之首的中書令,而這個中書令正是柳澄,他也是真正掌管內閣的首輔。
蕭景淵點頭答道:“陛下吩咐的,說要重新立兩位丞相,一位左相,一位右相。”
柳澄麵色不變,心裡一急,明白此舉就是要分走他中書令的權力,他掙紮地解釋道:“殿下,請您轉告陛下,丞相之職已經廢除幾十年了,如今重新啟用的話,百官一定反對的。”
蕭景淵看向柳澄,輕聲細語地問道:“那柳大人是反對還是同意呢?”
柳澄話到嘴邊一頓,“這……”
蕭景淵接著笑道:“柳大人彆緊張,跟您開個玩笑而已。”
“這個右相的位置暫時沒有人選,不過左相的人選已經暫時定下來了。”蕭景淵說道,“這個人選非柳大人莫屬。”
柳澄有些意外,他以為蕭景淵重立丞相,就是想把他擠下台,沒想到還給他留了一席之地。蕭景淵話都明說了,你柳澄要是識相,還能讓你當上幾年的丞相,要是非要與我作對,那你連個六品小官都做不了。
“是,臣知道了。”事到如今柳澄也不能不識好歹,行了一禮便退了回去。
眾人見為首的柳澄都退縮了,而靖王從進來一言未發,恐怕也是指望不上了,他們開始考慮,還要不要繼續下麵的問話。
“還有什麼問題?”蕭景淵問道。
一時間沒人搭話,這可不是蕭景淵想要的效果,暗罵這個柳澄太膽怯了,不過緊逼了他幾句,就直接妥協地退回去了。
他看向一旁的靖王,靖王瞬間明白,走出來隊列,問道:“秦王,折子上陛下還說要改革內閣,不知陛下打算怎麼個改法?”
蕭景淵鬆了一口氣,這個世界的內閣與前世明朝的內閣差不多,有著幫助皇帝處理政務,甚至可以駁回皇帝決策的權力。對於威望高,擅長帝王心術的皇帝來說,那內閣就是一個分擔壓力的強有力的助手。若是遇到一個軟弱或昏庸的皇帝,內閣極有可能會架空皇權,這也就是為什麼明朝後期的文官集團勢力如此龐大。
明朝中後期的文官集團勢力滲透極其可怕,甚至能夠主導皇帝的生死,縱觀明朝那幾個死因奇葩的皇帝,背後都隱隱約約站著一隻幕後黑手。
蕭景淵折子上所說的改革內閣,說白了就是模仿的清朝的軍機處。軍機處與內閣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一個是自主議政,一個是跪受筆錄,軍機處完全是依附於皇權而誕生的。
於是蕭景淵就將兩者結合了一下,取內閣之名,行軍機之實。不過蕭景淵還是給了內閣部分議政的權力,但是僅僅限於“討論”,決策權依舊在皇帝手裡,任何的文件下發都需要蓋皇帝玉璽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