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精神是挺好的。”周譯雙手接過茶杯,目光低垂,聲音裡透著幾分關切,“就是有點累,休息幾天就好了。”
周容與抬眼看了兒子一眼,嘴角微微彎起,語氣裡帶著一絲調侃:“我看你們,是樂不思蜀了。”
“沒有。”周譯連忙解釋,眼神真誠,“我們忙完廣州的事情,就立刻回來了。”
“嗯。”周容與不置可否,輕輕應了一聲。
兩人默默喝了幾口茶。海風吹過,帶來鹹腥的味道。
沙灘那頭,安安和南南正埋頭堆沙堡,偶爾傳來清脆的笑聲,為這靜謐的時刻添了幾分生氣。
周譯放下茶杯,指尖輕輕摩挲著杯沿,心裡斟酌了一下,終於還是開口:“父親,我想跟您說個事。”
“說吧。”
“在廣州的時候……”周譯頓了頓,像是要慎重組織語言,“李叔建議我,如果要做電器的話,可以考慮去廣東發展。他說那邊政策寬鬆,離香港近,信息和技術都更容易獲得。”
周容與微微挑眉。
他並不驚訝李東行的建議,而是驚訝於兒子居然會征求自己的意見。
以往,周譯總是先做決定,再通知他。這還是頭一回,兒子像個真正的成年人一樣,帶著思考和猶豫來問他。
他沒有急著回答,而是靜靜端起茶杯,慢慢抿了一口,像是在思考。
“做電器這件事,”他緩緩開口,語氣沉穩而有力,“在臨城縣,有臨城縣的做法。去廣東,有廣東的做法。關鍵在於,你自己想要什麼。”
周譯凝神聽著,背脊下意識挺得更直。
“如果你的目標隻是做中低端的小電器市場——電風扇、收音機這些,那臨城縣就夠了。”
周容與把茶杯放回桌麵,發出輕微的碰撞聲,“成本低,勞動力便宜,產品也有銷路。”
“但是?”周譯敏銳地捕捉到父親語氣裡的轉折。
“但是——”周容與看著兒子,“你們現在做的,本質上是反向拆解和仿製。人家出什麼,你們拆什麼,仿什麼。這樣永遠慢人一步,永遠隻能在低端徘徊。”
周譯眉頭緊鎖,若有所思地點頭。
“如果將來想要擁有自主研發的能力,想要做出真正有技術含量的產品,”周容與的語氣變得嚴肅,“你得好好想想後麵要怎麼做。是繼續在臨城縣小打小鬨,還是到更大的舞台上去?”
海風吹來,掀動了周譯的發絲,他下意識攥緊了手中的茶杯。
“廣東確實機會多。”他繼續說,“因為政策,那裡將來會聚集人才、技術、資金。你在那裡,能接觸到最前沿的東西,能找到誌同道合的人。”
“但是,”周容與話鋒一轉,“廣東競爭也激烈。你在臨城縣可能是獨一份,到了廣東,做電器的人就多了。你要想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裡。”
父親說得對,他現在的模式確實有局限性。拆解、仿製,這隻是起步階段。如果想走得更遠,必須要有自己的技術。
“還有一點,”周容與補充道,“做企業不光是技術問題,還有管理、市場、資金鏈。你在臨城縣,這些可能都不是問題。但如果去廣東,規模大了,這些都會成為挑戰。”
他看著兒子認真思考的樣子,心裡有些欣慰。
兒子長大了,知道深思熟慮了,也知道征求彆人的意見了。
“好了。”他輕輕敲了敲桌子,收回語氣的凝重,換上幾分輕快,“走吧,先吃飯。這些事,以後再想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