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小夥子真精神!”張夫人笑眯眯地看著他,眼神裡滿是讚許。
“一表人才啊。”老張忍不住點頭,“聽說在清華念書?”
“是,學工科。”周容與替兒子回答,眉眼間透著驕傲。
“年輕有為!”老張由衷感歎。
幾句寒暄之後,他們繼續往前走。沒過幾步,又遇到一位熟悉的乾部。
“老周,這是你兒子吧?”
“周譯,叫劉叔叔。”
“劉叔叔好。”周譯不怠慢,聲音沉穩。
“好孩子,長得真俊。”劉叔叔笑著拍拍周譯的肩膀,轉頭對周容與說,“跟你年輕時候一模一樣。”
接下來的半個小時裡,幾乎每走幾步,都會遇到熟人。
“老周,這是你兒子?”
“我兒子,周譯。”
“周譯,這是你王伯伯。”
“王伯伯好。”
“哎呀,一表人才,真是後生可畏啊……”
如此循環往複。
周譯幾乎成了“問候機器”,一句接一句地重複著“伯伯好”“叔叔好”“阿姨好”,而回應永遠是滿滿的讚美——“長得像模像樣”“年輕有為”“跟你爸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周容與全程麵帶微笑,每次介紹都要強調“我兒子”三個字,生怕彆人不知道似的。
等他們走遠了,剛才遇到的老張忍不住回頭,壓低聲音跟妻子說道:“你看老周這勁頭,前兩天還帶著他那對孫子孫女到處轉,生怕大家不知道他家裡有龍鳳胎。”
“龍鳳胎本來就稀罕啊。”張夫人笑著接話,“讓人家顯擺顯擺怎麼了?”
“顯擺孫子孫女也就罷了,現在又開始顯擺兒子了。”老張搖頭,語氣裡帶點打趣,“見誰都要介紹一遍‘我兒子’,好像我們不認識似的。”
張夫人停下腳步,認真地說:“你就體諒一下老周吧。這麼多年,他心裡苦著呢,表麵上什麼都不說。好不容易才把兒子認回來,還考上了清華,換了誰不想顯擺?”
老張愣了一下,歎了口氣,點點頭:“你說得對,如今兒子這麼出息,他願意顯擺,就讓他顯擺吧。”
周譯從北戴河回到北京,剛進家門,林知微就被他嚇了一跳。
“怎麼帶了這麼多東西?”她看著周譯大包小包的,“這都是什麼啊?”
周譯把幾個泡沫箱放在地上,擦了擦額頭的汗:“都是海鮮。父親特意讓人準備的,有梭子蟹、皮皮蝦、海螺、扇貝,還有幾條鮁魚。”
“這也太多了吧?”林知微打開一個箱子看了看,“我們哪吃得完?”
“晚上不是去小姨那裡溫鍋嗎?”周譯一邊整理一邊說,“正好帶一些過去,新鮮的海鮮,大家一起嘗嘗。”
“還有,”周譯指著另外幾個箱子,“給大伯家裡送一些,堂兄那裡也送一些,還有姑姑家。大家都嘗嘗鮮。”
林知微點點頭:“還是你想得周到。堂兄就愛吃這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