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霞的腿一軟,差點癱在地上。
她很快就被帶走了。
在她的住處搜出了大量的現金——足足有兩萬多塊,都是這段時間賣假貨賺來的贓款。
除此之外,還有詳細記錄著每一筆交易的賬本、下遊批發商的聯係人名單、以及各種劣質麵料的樣品。
這樁案子是典型的人贓並獲,證據確鑿。
李友財和張芳霞的供述也能夠相互印證,再加上在那個作坊裡查獲的大量假貨和生產設備,可謂是鐵證如山。
市工商局很快就對此案做出了處罰決定:沒收所有查獲的假冒產品和全部的違法所得,並處以當時法律規定範圍內的、最高額度的罰款。
但考慮到這起案件的涉案金額已經超過了三萬元,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已經算是一筆驚天巨款,而且嚴重地擾亂了市場秩序,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工商局在研究後,認定此案情節嚴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於是,便將整個案件都移交給了市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對其進行立案偵查。
林知微在接到這個消息後,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周譯已經從臨城趕到了深圳,而林知行則先行返回了廣州。
這幾天,林知微大部分的時間都泡在了廠子裡。她和娜娜一頭紮進了設計室,兩個人把從市麵上能找到的各種假貨樣品都搜羅了回來,擺了滿滿一桌子。
她們一件一件地仔細研究對比,看哪些地方最容易被仿冒,又有哪些細節是最難以被複製的。
“知微姐,我有個想法。”娜娜指著一條假貨喇叭褲後腰的位置。
“你看,現在咱們的產品,這裡隻是簡單地縫上了一個小小的布標。這種東西,太容易仿製了,根本就起不到任何防偽的作用。”
“不如,咱們就在這個位置增加一塊用真皮壓印的皮牌。上麵就刻上咱們‘艾美’的藝術字體。”
娜娜越說越興奮,她甚至直接拿起了紙筆,在上麵飛快地勾勒著草圖:“真皮壓印這個工藝,那些小作坊根本就沒有專業的設備。”
“就算他們能買到皮料,但是沒有我們專門開發的壓印機和模具,他們也絕對做不出那種凹凸有致的高級的質感。”
“而且,皮牌的顏色、紋理、還有上麵字體的深淺,這些細節都可以成為我們獨特的防偽標識。”
“這個主意好!”林知微說,“現在的生產條件下,那些小作坊確實很難仿製出同樣的的質感。就算他們想仿,光是開發這套模具和找到合適的皮料供應商,這個成本就夠他們喝一壺的了。”
兩人越討論越投入,不知不覺天色就已經暗了下來。林知微又想到了一個新的可以用來防偽的點。
“我覺得我們還可以再進一步,去開模定製一些帶有我們品牌標誌的、專屬的紐扣和鉚釘。”
這些小小的五金件,看似不起眼,但實則大有文章可做。
“比如,我們可以設計一些獨特的藝術化的‘A’字母造型,將我們的品牌標識巧妙地融入到紐扣和鉚釘的圖案之中。”
她心裡盤算著:這些小五金件的開模成本,對於那些追求短期暴利、打一槍就換一個地方的假貨販子來說,絕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他們根本就不會願意投入這麼多前期的成本,這樣一來,就能有效地將大部分粗製濫造的仿冒品都區分開來,讓消費者一眼就能辨彆真假。
同時,林知微也在思考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光靠產品本身的防偽還不夠。銷售渠道的管理同樣重要。
她專門找了個時間跟吳常柏在辦公室裡坐下來,詳細地商量這個問題。
“吳大哥,我覺得咱們現在這種粗放的銷售模式,存在著很大的隱患。”林知微攤開一張紙,上麵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個下遊批發商的情況。
“你看,現在咱們是給誰都批發,隻要給錢,就賣貨。這樣一來,有些不靠譜的小商販拿了咱們的貨,轉手就跟那些假貨混在一起賣,以次充好,消費者根本就分不清。到最後砸的還是咱們自己的牌子。”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建議從下個季度開始,咱們停止向所有零散的批發商供貨。我們要重新選擇一批有信譽、有實力的商家,跟他們簽訂正式的合作協議,授予他們‘艾美品牌授權經銷商’的資格。”
“並且還要給他們製作統一的授權牌匾。這樣一來,消費者隻要看到這個授權牌,就知道這是正品店,買得也放心。”
吳常柏聽得頻頻點頭。他在商場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比誰都更清楚,品牌信譽的重要性。
“這個辦法好!”他讚同道。
“我們可以優先選擇過去一直跟我們合作良好的那些商家,我心裡有數。大概能先選出十幾二十家來。”
他抬起頭看著林知微,眼睛裡閃過了一絲興奮的光芒。有個想法其實在他的心裡,也已經憋了好些日子了。今天正好可以借著這個機會說出來。
“其實,我還有一個更大膽的想法。”吳常柏放下筆,身體微微前傾,語氣也變得鄭重了起來。
“我想在廣州再開一家,屬於咱們自己的專營店。然後,在北京、上海也各開一家。你覺得怎麼樣?”
林知微愣了一下,有些驚訝地看著吳常柏。
品牌專營店的這個概念還非常地超前,大多數的服裝廠,都還是走最傳統的批發路線。
“吳大哥,這年頭沒有幾家品牌專營店。連那些國營的大品牌,都沒幾家是這麼做的。你怎麼會想到這個?”
吳常柏笑了笑,他從抽屜裡拿出了一個小本子。那是他這兩年來自己做的市場觀察記錄。
“知微,你可能還不知道,這兩年來,來咱們南方大廈買衣服的人,有很多都是買了之後,再大包小包地寄給在北京、上海的親戚朋友的。”
“我專門留意過。咱們的貨每個月就有好幾十單是要求我們幫忙郵寄出去的。一開始店裡的售貨員還不願意做郵寄的事情,我知道後就答應了,滿足顧客的需求本來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
他翻開那個小本子,上麵詳細地記錄著每個月的郵寄訂單情況,哪些城市最多,哪些款式最受歡迎,都記錄得一清二楚。
林知微接過那個本子,仔仔細細地翻看著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和記錄,心中不由得對吳常柏更加地敬佩了。做生意能做到這個份上,確實是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