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的北京,天氣已經逐漸熱起來。早晨還有幾分清涼,到了中午,陽光就變得熱辣辣的,照在身上有種夏天即將到來的感覺。
國子監街上的梧桐樹枝繁葉茂,投下斑駁的樹影。
這條古老的街道依然保持著幾百年前的寧靜與古樸,紅牆灰瓦,青石板路,偶爾有幾個遊客路過,舉著相機拍照。
雜誌社現在的辦公地點,就在國子監附近一個不起眼的小院子裡。
這是林知微托朋友找來的,是個典型的四合院,雖然不大,但很有韻味。
院子裡種著幾棵石榴樹,現在正是開花的時節,紅色的石榴花開得正豔。
正房被改造成了工作室,東西廂房一邊是會議室,一邊是資料室。
窗戶都換成了明亮的玻璃窗,讓充足的陽光可以灑進來。
牆上掛著各種時裝照片、設計草圖,還有世界各地時尚雜誌的封麵,營造出濃厚的藝術氛圍。
此刻,正房的工作室裡,林知微和素素正在討論著雜誌的第一期封麵。
工作台上鋪滿了各種照片、樣刊、色板和設計稿。兩個人已經在這裡討論了一整個上午了,桌上的茶水添了又添,都已經涼了好幾遍。
“知微,你再看看這幾張。”素素把幾張樣片攤在桌上,用手指點著,“我覺得這個角度更能展現禮服裙的整體線條。”
林知微彎下腰,仔細端詳著每一張照片。她穿著一件簡潔的白襯衫配淺色長褲,頭發隨意地挽在腦後,露出乾淨的額頭和專注的神情。
“嗯,這個角度確實不錯,”她點點頭。
“但我覺得……視覺衝擊力上,還可以再調整一下。你看,”她抽出一張被否定的樣片。
“如果我們稍微側一點,像這張的構圖,讓裙擺上的刺繡更加突出,用光影強化它的立體感,會不會更好?”
素素扶了扶眼鏡,認真地看了看,眼睛瞬間一亮:“對!就是這個意思!你說得對!我們不能隻拍一條裙子,我們要拍的是工藝。裙擺的刺繡可是整條裙子的點睛之筆,必須要讓它充分展現出來。”
她們最終決定的創刊的封麵人物,是國內一位聲譽極高的影後。
說起來,這位影後跟林知微和素素都頗有淵源。
早在1980年,林知微就曾為這位影後主演的一部電影劇組提供過服裝讚助。
而素素之前在《大眾電影》雜誌上班時,也深度采訪過她。
因此,當她們在討論創刊人物時,兩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她。
這位影後不僅在國民心中形象極好,更難得的是,她身上有種東方女性特有的、溫婉而堅韌的氣質。
林知微拿起一張照片,那是影後穿著那條壓軸禮服裙的試裝照。
照片中的她,穿著“花間集”品牌在最新倫敦時裝周上展出的那件壓軸款——一條由關奶奶傾注心血、親自監督設計的掛脖式長禮服裙。
這條裙子,可以說是關奶奶的集大成之作。
“你看這個設計,”林知微的手指輕輕撫摸著光滑的照片,眼中滿是敬佩,“關奶奶真的是把東方美學和現代剪裁發揮到了極致。”
禮服裙采用了大膽的掛脖設計,完美地露出了優雅的頸部和肩部線條,展現了女性的柔美。
但最精妙的地方,全在細節的工藝上。
“腰部這裡,”林知微指著照片上的細節,“為了收緊腰線,用的是蘇繡裡的‘打籽繡’,用細密的顆粒感來勾勒輪廓,既內斂又華貴。”
她又指向那如瀑般傾瀉的裙擺處:“然後你再看裙擺這裡,用的是‘纏針繡’。”
“纏針繡最適合繡製這種需要大麵積平鋪、表現光影的花卉圖案,”林知微解釋道。
“關奶奶選擇了盛放的牡丹作為主要圖案,寓意富貴吉祥,而且牡丹是中國的國花,最能代表我們想要表達的東方之美。”
“我記得時裝周的反響特彆好。”素素說。
“是啊,”林知微的眼睛裡閃過一絲驕傲,“國際時尚界對這種東西方結合的設計非常感興趣。很多歐洲的老牌買手都想訂貨,他們從沒想過刺繡可以用在現代禮服上。”
素素點點頭,總結道:“所以這次能把這條裙子用在我們的創刊封麵上,真的是太有意義了。”
“對,”林知微深吸一口氣,站直了身體。
“這是我們的創刊封麵,代表著我們雜誌的定位和理念。我們要向讀者展示的,不僅僅是漂亮的衣服和美麗的模特,更是一種文化自信,一種對我們自己傳統工藝的傳承和創新。”
她走到窗邊,看著院子裡那些開得肆意熱烈的石榴花:“我希望通過這本雜誌,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的傳統工藝,了解那些老手藝人的匠心精神。同時,也讓大家看到,傳統和現代是可以完美結合的。”
“所以拍攝地點,你還是確定要選在長城?”素素最後確認道。
“嗯。”
素素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古老的長城,現代的設計,傳統的刺繡工藝……這種對比和融合,確實很有意味。”
“創刊號尤其重要,它是我們的名片,是我們向世界發出的宣言。所以,不管有多難,我們都要做到完美。”
“嗯!”素素用力點頭,“那我們繼續吧,今天一定要把封麵的所有細節都敲定,明天就聯係攝影師那邊。”
兩個人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桌上的照片被一張張比對,方案被一遍遍修改,每一個細節都被仔細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