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通過答辯後,同學們各自奔赴前程,寢室樓裡外一片狼藉,到處是打包的紙箱和散落的雜物。陽光透過走廊的窗戶,照亮空氣中飛舞的細微塵埃,也照見了一場場匆匆的告彆。
帶不走的物品大多留給了本地同學,裴攸寧也因此“被迫”接收了不少東西。她倒不急著搬離,畢竟之後還要隨蘇淩雪同去北城旅行。
這幾日,她除了用趙雲錚的電腦精進PS和視頻剪輯技術,就是一次次送彆來自五湖四海的室友,幫她們把行李搬至公交站或郵局。若在前世,她未必願意做這些瑣碎辛苦的事,但重活一世,想到有些人或許此生再難相見,她便不再計較往日是親近或疏遠,甚至曾有些小摩擦的同學,她也願意搭一把手。
最大的收獲,是留下了許多同學的電話和QQ。她知道,這些都將成為未來珍貴的人脈。
趙雲錚在校外租了房子,很快也要搬走。臨彆那天,裴攸寧將張偉寄來的考研資料送給了她。雖然趙雲錚目標並非華大,但捧著那疊資料,她依舊興奮不已。
“我把我小區的地址給你,有空來我家,我給你加餐。”裴攸寧真誠地說。前世她隻顧著自己,和趙雲錚隻在幾年後的同學聚會上見過。如今兩人同在海城,彼此能做個伴總是好的——趙雲錚本就是個講義氣的人。
“好,一定!有空就找我。”趙雲錚笑著應下,也沒想到臨走時竟多了一位朋友。
趙雲錚離開後,寢室真正空了下來,隻剩蘇淩雪和裴攸寧兩人。望著空蕩的床鋪,裴攸寧不由想起那句話:“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她還未及傷感,就接到了父母的電話。
“寧寧,我們決定買房了,就你上次提的那個小區。我們特地打聽過了,省城確實有東移的計劃。”裴俊生夫婦特意去了省城,順道見了幾位老同學,多方探聽才做了這個決定。
父母終於想通了,省去她再多費唇舌。“好啊!我也覺得買了不會虧。”
“我跟你爸打算借點錢,全款買下,直接寫你的名字。”韓孝英聽了同學勸告,想著橫豎隻有一個女兒,寫她名字省得日後過戶繳稅。
“寫我的?”裴攸寧有些意外。當初提議買房隻為父母資金增值,並沒想過房子會直接歸她。
“我們就你一個,也沒人爭,以後不都是你的?”
這樣確實省去不少麻煩,裴攸寧便應下了:“好!那你們什麼時候辦手續?”
“這周來不及,定金已交,預計下周去辦。”
沒想到父母辦事如此利落。裴攸寧算算時間並不衝突——本周末去北城,下周末赴省城正好。
韓孝英還說起,她已委婉地將撤資買房的事透露給了裴俊生的高中同學——當初正是這位同學介紹他們投資那家公司,投資期間也確實賺了不少利息。如今自家撤出,於情於理都該提醒對方一聲。
裴攸寧也覺得應當如此。那家與他們交情甚好,平日走動頻繁,提醒是應該的。
前兩天,裴攸寧剛開通股票賬戶,卻苦於沒有本金,隻能望洋興歎。她不免有些泄氣。雖做長線打算,但投資終究越早越好。
眼下唯一有望動用的,是小時候家裡為她買的一份教育保險,大學畢業當年生日後可一次性取出。可離她生日還有兩三個月,遠水難救近火。
她忽然想到了海城的外公外婆。老兩口都是退休職工,每月養老金不少。若能借來做啟動資金,既能為他們賺些收益,自己也能賺點差價,豈非兩全其美?
若在前世,裴攸寧定不屑於此,覺得這近乎欺騙老人。但這一世她許多事都看得更透——反正自己有工資,每月分期還給他們便是。
思及此,她開始籌劃如何瞞著父母拿到這筆錢。
次日,她帶著禮物看望外公外婆。席間“恰巧”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端是她“在某地方銀行工作”的同學,說是有個大額存款的機會,利息遠高銀行,但自己錢不夠,想向她借錢。
裴攸寧推說沒錢,並稱父母剛買房也手頭緊張。對方歎說“機會難得”後便掛了電話。
外婆聽得事情原委,又聽說對方承諾每月預付利息,不禁動了心,問需要多少。
裴攸寧說了個老兩口能接受的數目:五萬。這筆錢在小城安城不算小數目,但在海城,也就是兩人幾個月的工資。
恰巧老兩口有筆定期剛到期,還未轉存。裴攸寧“貼心”地提出寫張欠條,算她個人借款,以免老人承擔風險。
老兩口更加放心,當即就去取了錢。那個年代的老人心思純樸,尚不知十年後這會成為電信詐騙的經典劇本。
下個月她就上班了,有了工資便不愁還不上利息。拿到錢後,裴攸寧立刻買入前世漲幅最高的幾隻股票。
完成這一切,她的心仍在劇烈跳動。這是她生平第一次如此大膽——既大膽“騙人”,也大膽投資。
即便重生,一個人的本性也難輕易改變。前世的她謹慎膽小,凡事瞻前顧後,錯失許多機會。但這一世,既然老天重給她一次機會,她便想真正改變,活出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