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陽光斜照進辦公室,裴攸寧正專注於屏幕上的電子報告,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突兀地響起,打破了周圍的寧靜。她瞥了一眼屏幕,是王琦——這個時間點,他不知道自己在上班嗎?
儘管心下有些不情願,她還是起身找了個安靜的角落接起電話,壓低聲音:“什麼事兒?我上班呢。”
“姐,噴了!噴了!”電話那頭,王琦的聲音因激動而有些變調,幾乎語無倫次。
“什麼噴了?”裴攸寧被他沒頭沒腦的話弄得一頭霧水。
“井噴了!是井噴啊!”王琦在那邊幾乎是喊出來的,背景音還有些嘈雜,似乎他正身處一個激動人心的環境。
“井?噴了!?”裴攸寧下意識重複了一遍,滿腦袋問號,甚至懷疑對方是不是精神失常了,“你瘋了吧?”若不是那點好奇心撐著,她真想直接掛斷。
“是!我瘋了!我高興瘋了!裴攸寧你知道嗎,我們那個營銷號,就一天一夜,漲了十萬粉!十萬啊!”王琦的聲音顫抖著,巨大的喜悅幾乎要透過電波溢出來。
他絮絮地解釋著,起初運營人員還能淡定地回複評論、感謝粉絲,可一覺醒來,看到那爆炸式增長的後台數據,當場就激動得熱淚盈眶。作為老板的王琦,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裴攸寧這個最大功臣,迫不及待要與她分享這份狂喜。
聽著電話那頭難以自抑的興奮,裴攸寧有些好笑,但轉念想起自己前世剛開始經營賬號時,為幾個新增粉絲都能雀躍半天的情景,便也理解了他此刻的失態。
掛了電話,她立刻登錄自己的社交賬號,找到那個引發“井噴”的視頻,果斷點擊轉發,並配上一個極具傳播潛力的標題:“全網最幸福的妹妹”。
做完這一步,她再次撥通王琦的電話,語氣冷靜而果斷:“聽著,我已經用我的號轉發了。你現在立刻動員我們旗下所有關聯賬號,統一帶上‘全網最幸福的妹妹’這個話題,把熱度給我炒起來!必要的時候,可以適當投入水軍推波助瀾。我的目標是——三天之內,讓這個話題衝上熱搜榜!”
打鐵需趁熱,既然熱度起來了,就必須讓它燒得更旺。
王琦在電話那頭忙不迭地應承下來,語氣充滿了乾勁。
接下來的三天,這場由裴攸寧一手策劃的營銷風暴果然席卷網絡。“全網最幸福的妹妹”話題熱度持續發酵,排名在熱搜榜上節節攀升,引發了廣泛討論和模仿。
晚上回到家,裴攸寧趁著熱度未減,將之前自己剪輯的原始樣片從個人賬號發了出去,配文“我也來仿一個”,並特意關聯了工作室的那個營銷號,進行二次引流。
很快,王琦的電話又打了過來,這次的聲音帶著更深的激動和一絲難以置信:“裴姐!天大的好消息!竟然有品牌方私信我們的賬號,想找我們拍平麵廣告了!老天,我終於要見到回頭錢了!”
聽著他幾乎要喜極而泣的聲音,裴攸寧也不禁莞爾:“那要恭喜你啦,王總。”
“都是你的功勞!裴攸寧,不,裴姐!我王琦都記在心裡了,大恩不言謝!”王琦的聲音充滿了真誠的感激。
“這才哪兒到哪兒,萬裡長征剛起步,你可彆現在就飄了。”裴攸寧適時給他潑點冷水,降降溫,“你是要做大事的人,無論順境逆境,都得沉穩,淡定。”
“是是是,您教訓的是!您還有什麼指示,儘管說,我一定照辦!”王琦此刻對裴攸寧已是心悅誠服。
“你真要聽?”裴攸寧略微遲疑,畢竟對方名義上還是她的老板,有些話點到即止就好。
得到王琦肯定的答複後,她深吸一口氣,還是將思考良久的建議說了出來:“第一,善待你手下的藝人。莫欺少年窮,山水有相逢,說不定哪天你就需要倚仗他們。該維係的情分要維係好,感情牌有時候比合同更管用。第二,‘兔子不吃窩邊草’,把眼光放長遠些,彆隻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第三,務必低調。你初入這個圈子,根基未穩,太嘚瑟容易引人反感,無形中會樹敵無數。”
話音落下,電話那頭陷入了長久的沉默,隻能聽到細微的電流聲。裴攸寧心裡咯噔一下,開始反思是不是“兔子不吃窩邊草”那句暗示性太強,惹得對方不快了。
她不知道的是,電話那頭的王琦,此刻眼眶已然濕潤。自從母親離世後,再沒有人會用這種帶著關切和鞭策的口吻跟他說話,告訴他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商場如戰場,他聽到的多是奉承與算計,這般真誠的提點,久違了。
他清了清有些哽咽的嗓子,聲音低沉而鄭重:“裴攸寧,謝謝你!”
聽到他突然如此正式地切換了稱呼,裴攸寧心下微微一怔,有些捉摸不透。
這時,一段前世的記憶碎片驀地閃入腦海——某個春節,在外公家的院門外,她曾見過王琦。那時的他,正恭敬地向她的大表哥韓永東谘詢著什麼。事後,身為律所合夥人的大表哥評價他:“這小子,本性不壞,可惜了,有爹生沒娘教。”
“我以後……都叫你裴攸寧,好不好?你其實也沒比我大多少。”王琦的聲音將她的思緒拉回,語氣裡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親近和試探。
裴攸寧敏銳地感覺到,某種微妙的變化正在發生,但具體是什麼,她一時也難以理清。她收斂心神,用略帶調侃的語氣回應道:“隨便你,反正你是老板!”
放下電話,屏幕的微光還未完全暗下去,一條新信息便彈了出來,是張偉。
【我媽搞了兩張省台春節聯歡晚會的現場票,不知道你那天有沒有空,一起去看?】
信息的背後,還有一段小小的插曲。原來,上次在喜宴上,因張偉及時解圍而使李素琴結識了那位夫人,後來更通過這層關係,認識了省台的一位女副台長。年關將近,這位女台長便贈予李素琴兩張備受矚目的春晚現場門票,以示友好。
李素琴心中始終記掛著上次見麵時丈夫的失禮,一直想尋個機會彌補。拿到這難得的門票,她第一個念頭便是讓小兒子帶著裴攸寧一同前往,既能讓年輕人多見見世麵,也算是對女孩的一種歉意與接納。
裴攸寧看著這條信息,指尖在微涼的手機屏幕上輕輕摩挲。窗外,冬日的天色已有些暗淡,臥室的燈光顯得格外溫暖。她微微側頭,思忖著。
儘管她知道,這類現場錄製的晚會,觀眾席上的他們多半是充當背景板和營造熱烈氣氛的“工具人”,需要配合流程鼓掌、歡呼。但“省台春晚”這幾個字,對於從未親身參與過如此大型晚會錄製的她來說,依舊有著不小的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一個帶著點小小虛榮和頑皮的念頭冒了出來——到時候,爸爸媽媽、還有那些七大姑八大姨,說不定真能在電視屏幕上,於萬千人海中捕捉到她的身影呢!哪怕隻是驚鴻一瞥的鏡頭,也足夠讓他們驚喜和談論好一陣子了。光是想象那個場景,就讓她覺得有趣又期待。
想到這裡,她嘴角不自覺地上揚,指尖輕快地敲擊屏幕,回複了過去:
【好啊,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