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陳庚,你的宣傳隊組織的怎麼樣了?”蔣湘雲問道。
陳庚在這場東征戰鬥中,被任命為宣傳隊長,負責檢查部隊軍容風紀,並向東征路上途經的村莊城鎮傳播革命思想。
“早就準備好了,我從二期裡挑了些學弟加入宣傳隊!”
陳庚很高興,原本自己是在二期的學生當中當了個入伍生連長,並未進入教導團,這下有了宣傳隊長這個職務,就能參與東征的戰鬥了。
學成文武藝,獻與革命事業,這是每一個黃埔生的追求。
眾人在長洲島上聊天聊地,享受最後的清閒,畢竟馬上就要離開廣州這個新手村,去和真正的軍隊展開較量了。
一月三十一日,正月初八。
黃埔軍校為東征開了個誓師大會,政治部吳教官登台演講,為東征作最後的動員,向兩個教導團共計三千人講解東征的重要意義。
誓師大會結束後,軍校又給所有參加東征的戰士發了一條紅領巾,軍裝翻領,脖頸係上紅領巾,是黃埔校軍的區彆於其他部隊的標識。
同時,部隊裡開始組織寫遺書,一旦戰死,也好給家裡留下隻言片語。
呂牧之提起筆,想了又想,卻不知道怎麼寫,穿越來以後壓根沒有見過這具身體的父母。
索性就不寫了,將四百大洋的支票裝進信封裡,寫上老家的住址,裝進口袋裡。
出征前最後一天,呂牧之看了看自己手下充當劉峙警衛排的三十三人,又掏錢托人買回了一大袋子的香煙,老刀牌香煙,一人一條,發給手底下的人。
二月一日,正月初九。
廣州城還有的年味還沒有散儘,長洲島對麵的小漁村還不時傳來炮仗的聲響,黃埔學生軍正式踏上東征征途。
教導第一團上午八點準時乘船出發,校長乘坐永豐艦,沿著珠江一路向東溯流而下,朝著虎門方向集結。
當天下午,教導一團抵達虎門一帶,在沙角炮台附近下船登陸。
岸灘上原本有一些敵人準備針對黃埔學生軍,打上一個反登陸戰。
結果一看黃埔學生軍有軍艦助陣,而沙角炮台偏偏又在許崇智的粵軍手中,易守難攻,連番幾次都拿不下來,無奈的敵軍隻好向後退卻,放任黃埔學生軍登陸。
船舶陸續登陸,呂牧之的警衛排牢牢跟在劉峙身側,教導一團的戰士們不斷從船上卸下重武器。
馬克沁重機槍和六門俄式山炮,便是教導一團的攻堅力量。
其中炮連連長陳成作為最近崛起的新銳,校長對他寄予厚望,有了這些寶貝山炮,黃埔學生軍的攻堅力量將大幅度加強。
東征軍分為左中右三路,作為右路軍的黃埔學生軍和粵軍,則同樣被細分為左右兩路。
粵軍第二師與第7獨立旅為左翼,黃埔校軍的兩個教導團則為右翼。
作為右翼的黃埔校軍,教導二團配合粵軍一路去打東莞縣城,教導一團一路去打廣九鐵路線的重要節點平湖車站。
而呂牧之作為教導一團的一員,將隨同部隊向平湖車站進發。
一旦拿下了平湖車站,廣九鐵路線就能重新貫通,從廣州運送來的糧食和裝備也能快速運送到東征前線。
教導一團團長何英欽親自帶隊,調來鐵甲車隊,配合一團三個營,對平湖車站發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