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攻克惠州以後,第一軍的赫赫威名傳遍東江地區。
在十六號的惠州城內,東征將士追悼會如期舉行,校長在會上先是沉痛悼念了陣亡的數百名將士,再又對惠州之戰當中的有功者,提出嘉獎和褒揚。
第一個登城的陳民仁算是先登之功,在古代屬於極具戰略價值的軍功,在今天看來也是不遑多讓。
而緊隨著陳明仁第二個登城掩護的呂牧之,也被校長和劉峙安排了一下,在陳明仁後麵出了個風頭。
校長命令全軍所有將士,向陳明仁和呂牧之舉槍致意。
至於加官晉升,則先在功勞簿上記下一筆,等到東征結束以後,再具體提拔。
畢竟惠州城隻是東征路上的一個開門紅,後麵還有更多叛軍和城市需要平定。
東征繼續進行,惠州這座東江地區最為堅固的城防要塞一旦陷落,叛軍掌控的其他城市,就更加不在話下了。
十月的粵省大地上,第一軍真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從惠州兵分三路,席卷了東江地區。
經過十天的高歌猛進,海豐、陸豐、紫金、老隆等各地均為東征軍所占領。
何英欽的第一師進至河婆地區暫時休整,等待下一波攻勢。
河婆鎮上,劉峙的一團正在休整,這些天來,作為特務連長的呂牧之自然是和劉峙形影不離,兩人討論起最近的形勢來。
“牧之,我看要不了一個星期,咱們第一師就能繼續東進,奪取潮汕地區了。”劉峙神色悠悠,顯然對之後的形勢非常看好。
“潮汕地區的敵人顯然不足為慮,我們應該擔心的是西邊,那裡是林虎的舊部,曾經在棉湖之戰中給了我們教導第一團很大的傷亡。”
“西邊?自從我們從惠州兵分三路以後,西邊那一路是第三師負責的,林虎自然也是第三師的對手,咱們操什麼心呢?”劉峙問道。
呂牧之指向團部牆上的地圖,道:“團座請看,第三師有難了!”
劉峙雙手環抱在胸前,走到地圖前:“怎麼說?”
呂牧之找出散亂在桌子上的一疊疊情報,又拿起鉛筆,一邊在地圖上畫,一邊說道:“彙總情報可知:西邊的安流縣、梅林、琴口、塘湖、龍村等地,都有叛軍出沒。”
劉峙翻看著呂牧之找出來的情報,這些情報都是附近農會提供的,部隊內的工農黨員四處搜羅彙集,不會輕易出錯。
“團座請看,安流、梅林、琴口、塘湖、龍村,自東北向西南可連成一線,這條線上可有一萬多敵兵啊,在這線的西邊,正是譚樹清駐紮在華陽的第三師,敵兵擺了個一字長蛇陣,等著第三師過去呢!”
劉峙點點頭:“確實如此,要是第三師足夠硬氣的話,將這一線的叛軍攔腰截斷,敵軍自然潰敗;若是不夠硬氣的話...”
“如何?”呂牧之繼續引導道。
劉峙分析道:“那麼,叛軍的陣型就確如常山之蛇,第三師擊其頭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第三師將會陷入一番困境啊。”
“正是如此!第三師遠道而來,是疲憊之師;但是一路高歌猛進,很可能形成一種驕兵冒進的現象,敵人可是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準備守株待兔啊。”
“這麼說,第三師在華陽,還真可能會遇到挫折。”
“非但是挫折,要是我們第一師不進行乾預的話,第三師怕是要被這條‘常山之蛇’給死死纏住;
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們第一師暫時放棄向東進取潮汕,而是選擇和第三師東西對進,瓦解叛軍的這條常山之蛇。”
“蟒蛇纏繞啊...你說得很有道理,我立刻向何長官建議,商量對策。”
......
就在何英欽和劉峙商量完,正要聯係第三師,和他們一起包夾叛軍之時,第三師已經和當麵的叛軍展開交戰了。
何英欽這下不知如何決策,要是第三師擊敗了叛軍的‘常山之蛇’陣法,自己再過去豈不是多事?
可若是第三師被消滅掉,那麼自己第一師的左翼將完全暴露,吃虧到底還是自己。
...
呂牧之這邊等的心焦,第三師在華陽有三個團,第七團、第八團和一個補充團,經過連日戰鬥,已經不足四千人,兵力單薄。
而叛軍搞得這條常山之蛇上,足足有上萬人,將會打得第三師傷亡慘重。
呂牧之知道,校長將會去督戰,並被叛軍逼得差點吞槍自儘,所幸陳庚將校長背走。
而且蔣湘雲也在第三師第七團服務,任黨代表,麵對敵軍圍困,也不知道蝴蝶效應會對他產生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