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紫金山。
“牧之啊,我等你等得好苦啊!”
劉峙和呂牧之在紫金山漫步,來到金陵以後,老長官劉峙就直接找上了自己。
劉峙現在已經是第一軍軍長了,直接來找到呂牧之,恐怕代表的是最高層。
“總裁事務繁忙,讓我來先和你聊一聊。”劉峙說道。
“國內戰事不斷,學生在國外也有所耳聞。”
“我總是在想,北伐何時才能成功?現在外麵有些人,管我們叫新軍閥!你說,這對嗎?”劉峙叉著腰,明顯很生氣。
中山陵的台階很長,兩人拾級而上。
呂牧之乾咳了一聲,假裝不知道:“這個學生倒是沒聽說過,這都是誰說的呢?”
“桂係的李宗人,去年三月起兵攻我們,被我擊退,去年年底,湘係的唐升智又跳出來,又被我擊退,現在西北馮裕祥、晉省閻老西又跳出來;
更不用說贛省的大山裡了......怎麼會這樣呢,北伐的時候明明是並肩作戰的戰友啊!我不明白!”劉峙歎了口氣。
“無論如何,還是要儘快統一才好,我看倭國狼子野心,前些年炸死張大帥,眼下國家四分五裂,若是倭國趁機作亂,實在是很危險。”
呂牧之說著,歎了口氣,九一八都快爆發了,可國內還是軍閥之間互相進攻,無論如何,自己還是要以抗日大局為重。
“現在中原大戰一觸即發了,上麵的意思是,軍中正是用人之際,你看有沒有意願回來?有一個旅長的位置正等著你呢!”
呂牧之想了想,自己離開這麼久,各級師長旅長早就一個蘿卜一個坑坐滿了,哪裡還有自己的位置?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自己去參加中原大戰了,萬一太平洋基金會那邊有著落的話,自己恰好忙於大戰,在基金會裡恐怕有被架空的風險。
劉峙的意思代表著的是上麵的意思,呂牧之很警惕。
很有可能是國內高層想以軍權來換祝家和自己被凍結在基金會裡的那三億美元呢?
太平洋基金會落入四大家族手中,能買回來多少有用的東西真不好說,自己也許應該將祝家湊合成第五大家族,在基金會中有話語權才是最重要的。
相比而言,這中原大戰反在其次了,就算在大戰中僥幸得個中將軍銜,失去了基金會,在將來在抗戰中恐怕難以發揮什麼作用。
瑞士銀行雖然還有自己洗白的兩億美元,但是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輕易使用,那是自己的後備資金。
嶽父手中的八千萬美元,得用來做大他在國內的進出口貿易事業,扶助他成功躋身第五大家族。
那總額八億的基金會,其中有祝家和自己的三億,必須守住才行!
“老長官,我許久沒經曆過戰陣了,去了恐怕也是累贅,我想的是......”
“你在想什麼?”
兩人說著,已經來到中山陵門口了。
呂牧之指著頭上的“天下為公”的四字牌匾:“建國初年,先總理讓位於袁世凱,約定袁練精兵百萬,先總理修鐵路二十萬裡,可是現在呢?
這麼多年過去了,夏國恐怕隻有弱兵百萬,且四分五裂各有所屬,鐵路也遠遠不到二十萬裡。”
劉峙聽見呂牧之說的,心情很複雜,腳步遲遲沒有踏進中山陵的大門。
呂牧之跟上去:“我在國外這些年,考察過米國的工業,我認為鋼鐵是為一個民族的脊梁,二十萬裡鐵路我是修不了了,我想為國煉鋼二十萬噸!”
劉峙明白了:“我知道了,你是想轉入經濟事業了吧?其實我也是明白的,你在國外攪動風雲,憑借得到的錢財,也許能當百萬雄兵,可是這裡麵的水深啊,有沒有想過急流勇退,在軍中反而更加安全些?”
呂牧之搖搖頭:“國家初建,百廢待興,必須立刻在實業上下功夫才行,可不能再等了。”
“這個事情嘛...還得再議啊,對了,幾年前女記者去采訪你,沒想到你們竟然成了兩口子,可喜可賀啊。”劉峙話鋒一轉,顯然不想把呂牧之放走,自己還要儘量爭取,完成上峰交給自己的任務。
“還不是上峰的撮合?”
“哈哈,我沒有這個意思,據我所知,上峰也沒有這個意思,當時確實是想宣傳一下南昌之戰而已,不過你眼光夠毒辣的,她祝家確實家大業大,經過你在米國這麼一折騰,這祝家在高層已經人儘皆知了,都知道他和米國的商人關係硬,進出口的渠道最多最好。
太平洋基金會的事情我也都聽說了,這裡麵確實有你和祝家的很大功勞,等基金會落地以後,還是希望你能勸勸祝家,請他們為國分憂啊,你放心,上峰虧待不了你和祝家的,隻要這事成了,對於你,肩上再多兩顆星又有何妨?”
看來最高層確實惦記那三億美金了,竟然連上將這種大餅都敢畫!
呂牧之是絕對不能答應的,若是被四大家族完全掌控,這基金會很有可能會完全變成一棟棟米國的彆墅。
“這基金會裡有我和祝家的三億美元,也不怕您笑話,我老丈人對家裡人很大方,對外人卻是個摳門的......不過若是我能參與實業工作,我就能將屬於我和祝家的三億美元,轉變為一座座工廠、一支支槍炮!”
劉峙聽到這裡,倒很意外,呂牧之原來打算將自己和祝家的那筆錢,主動投入實業,那自己確實沒有話講了,反而已經對未來很期待。
雖然各大家族希望將基金會全部據為己有,但是經過打探消息,居然發現祝家和紐州州長羅西弗關係不淺,祝家太平洋基金會理事的席位,竟然是做不得分毫手腳。
呂牧之打算用自己的家財,建設國家,自己又有什麼好說的?心裡也不想幫著頭頂的大家族們說話了。
“你既有這份心思,我回去以後和上峰商量一下,原則上還可以保留你的現有軍銜,隻是可惜了你這位將軍呦,還指望著你在中原戰場上建功立業呢。”
一聽到劉峙又提中原大戰,說道:“這次的中原大戰相當棘手,西北軍和晉綏軍齊齊聯手,南邊還有桂軍呼應,我看應該去東北請張少帥出動才行,爭取到東北軍三十萬,這中原大戰就結束了,隻希望這是最後一場軍閥大戰了吧......”
劉峙盯著呂牧之的眼睛:“我正有此意啊,上峰已經派粵省省長吳鐵城去東北拜訪張漢卿了,請他出兵協調中原大戰,你倒和我們想得一樣。”
“老長官,我想和吳省長一起去東北拜訪張少帥。”呂牧之提議道。
“你也去?有吳鐵城在那裡就夠了吧?”
“學生不能直接參加中原大戰,就隻能在勸說張少帥出兵這件事上出點力了,同時,我想去考察一下東北的工業,國內論工業的話,應當數東北第一,我既然決定投身經濟實業,還是要借著這個機會去考察一番才好。”
劉峙想想,確實有道理:“若真能爭取到張少帥的三十萬東北軍,你也算幫了我的大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