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了電話,他又撥通了另一個號碼,這次是用流利的英語交談:“教授,我是傅景深。需要您幫個忙,我需要您和您的團隊,接下來三天遠程協助蘇晚研發一種替代藥物……對,是‘肺源素’的替代藥,事關緊急,麻煩您了。”
蘇晚看著他有條不紊地安排,心裡的慌亂漸漸消散。她知道,傅景深說“辦”,就一定能辦成。
“那是哈佛醫學院的霍普金斯教授,全球頂尖的藥理學家。”傅景深掛了電話,對蘇晚解釋,“他研究過‘肺源素’的機製,能幫你避開很多坑。另外,我已經讓星芒實驗室的核心團隊待命,你到了就能直接開工。”
李醫生在一旁聽得目瞪口呆——他知道傅景深有能力,但沒想到能這麼快調動全球資源,更沒想到蘇晚竟然有研發替代藥的底氣。他看著蘇晚,語氣裡多了幾分敬佩:“蘇小姐,如果真能研發出來,您不僅救了您外婆,還能幫到更多類似的患者。”
蘇晚點了點頭,目光重新落向搶救室:“先救外婆。”
傅景深陪蘇晚去病房外看了一眼外婆——老人家躺在病床上,身上插著各種管子,監護儀上的曲線還在微弱波動。蘇晚沒進去,隻是隔著玻璃看了一會兒,就轉身對傅景深說:“我們去實驗室吧,時間不多了。”
車子往星芒實驗室開去的路上,傅景深的手機不斷響起,林舟彙報著進展:“傅總,瑞士那邊同意空運‘β3異黃酮’,預計今晚十點到;德國的酶製劑已經安排專機,下午三點就能到;反應釜在郊區的醫療設備倉庫,半小時內就能送到實驗室。”
“好。”傅景深掛了電話,看向蘇晚,“原料和設備都沒問題,教授那邊也說已經召集了團隊,隨時可以視頻連線。”
蘇晚“嗯”了一聲,從包裡拿出一個小本子——那是母親當年的研發手稿節選,裡麵正好有關於“肺泡保護”的筆記。她翻到其中一頁,上麵是母親娟秀的字跡:“β3異黃酮可通過修飾氨基酸鏈,模擬肺泡激活因子功能,需低溫酶催化……”
指尖拂過母親的字跡,蘇晚的眼眶又熱了。她好像能感覺到母親在身邊,陪著她一起研發。
到了星芒實驗室,張工和幾個核心研發人員已經在門口等著了——他們都是跟著蘇母的老員工,聽說要救蘇晚的外婆,沒人有半句怨言,都提前做好了通宵的準備。
“蘇總,設備已經調試好了,隨時可以開始。”張工遞過一份設備清單,“霍普金斯教授的視頻會議鏈接也發過來了,您看什麼時候開始?”
“現在就開始。”蘇晚穿上白大褂,戴上手套,眼神裡已經沒有了絲毫疲憊,“先測‘β3異黃酮’的純度,然後按方案a配置前體溶液。”
接下來的三天,蘇晚幾乎沒離開過實驗室。傅景深每天都會來,早上帶她愛吃的蟹黃包和熱豆漿,中午送清淡的營養餐,晚上幫她揉按發酸的肩膀,陪她分析數據到淩晨。
第一天,前體溶液配置失敗了三次,因為國內的溶劑純度不夠,傅景深立刻聯係日本的試劑供應商,讓他們派專人送最高純度的溶劑,淩晨兩點送到實驗室,蘇晚立刻重新配置,終於在天亮前得到了合格的前體。
第二天,低溫酶製劑的活性不夠,霍普金斯教授通過視頻指導,蘇晚調整了反應溫度,從8c調到12c,酶活性終於達標,反應釜裡的溶液漸漸變成了預期的淡藍色。
第三天早上,替代藥的雛形終於出來了,蘇晚帶著樣本去醫院做動物實驗,結果顯示對肺泡的激活率達到了“肺源素”的92,副作用幾乎可以忽略。
“成功了!”蘇晚拿著實驗報告,衝進傅景深的辦公室,聲音裡帶著抑製不住的激動,“動物實驗成功了,現在可以給外婆用藥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傅景深立刻站起來,走過去抱住她,能感覺到她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的身體:“辛苦了,晚晚。外婆很快就能好起來。”
就在蘇晚準備拿著藥物去醫院時,她順手翻了翻外婆的病曆,想確認用藥劑量。當看到“家族遺傳史”一欄裡寫著“曾祖母因肺衰竭去世”時,她的手指突然頓住——母親當年車禍後,她看過母親的體檢報告,上麵也寫著“車禍後出現輕微肺泡功能下降,疑似遺傳性敏感”。
外婆的肺衰竭,母親的肺泡敏感,曾祖母的肺衰竭……
蘇晚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她拿出手機,翻出母親舊病曆的照片,對比著外婆的症狀:同樣的肺泡活性低下,同樣的對刺激性氣體敏感,甚至連發病的年齡段都相似。
“傅景深,”蘇晚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看向傅景深,“你說……外婆的病,會不會和母親的後遺症有關?會不會是……家族遺傳?”
傅景深走到她身邊,看著兩份病曆上相似的症狀,眼神也沉了下來:“很有可能。我讓林舟去查你母親的家族病史,說不定能找到更多線索。”
蘇晚攥著病曆,心裡突然湧起一個念頭——母親當年的車禍,會不會不隻是意外?如果這種遺傳病和母親的“意外”有關,那背後會不會還有更深的秘密?
她深吸一口氣,把這個念頭壓下去——現在最重要的是讓外婆用上藥,等外婆好起來,她再慢慢查。
但她不知道,這個關於“家族遺傳”的懷疑,像一顆種子,已經在她心裡埋下,不久後,將會成為揭開母親車禍真相的關鍵線索。
喜歡領證現場被綠,閃婚千億大佬請大家收藏:()領證現場被綠,閃婚千億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