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國臨時行宮的偏廳裡,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案幾上,映得幾碟菜肴愈發實在。劉進坐在主位,左手邊是秦良玉,右手邊是張寧與龐秋霞,三人麵前的案幾上擺著十道菜,五葷五素,另有兩份熱湯,雖比不得長安宮中豐盛,卻也算得上豐盛。
“嘗嘗這道炙豚,”劉進用竹箸夾起一塊烤得焦黃的豬肉,笑著對秦良玉道,“軍中廚子的手藝雖比不得禦廚,卻多了幾分煙火氣,吃著實在。”
秦良玉抿嘴一笑,夾起一塊嘗了嘗,點頭道:“確實不錯,外焦裡嫩,比家中做的多了些香料味。”
案上的葷菜皆是三國時期常見的吃食:除了炙豚,還有燉羊肉、醬雞、臘魚、煮牛肉,皆是大塊肉菜,透著豪爽;素菜則是菘菜白菜)、藿菜豆葉)、蘘荷一種薑科植物)、菰菜茭白)、韭菜,清爽解膩;湯品是羊肉羹與菰菜湯,熱氣騰騰,正好暖身。
張寧給劉進盛了一碗羊肉羹,輕聲道:“陛下,軍中糧草雖足,卻也不必每日都這般豐盛,能省些便省些。”
劉進接過湯碗,笑道:“你呀,就是心細。不過將士們征戰辛苦,總得讓他們吃好些,朕這個當皇帝的,豈能獨享?你看外麵。”
三人順著他的目光望向窗外,隻見院中的石桌旁,典韋、典滿父子正與武鬆、魯智深、石秀圍坐在一起,麵前擺著與廳內一模一樣的飯菜,五人吃得正香。典韋捧著一大塊烤豚,吃得滿嘴流油;魯智深左手抓著半隻醬雞,右手端著酒碗,呼嚕嚕喝著酒;武鬆則慢條斯理地切著牛肉,每一口都嚼得極香;典滿與石秀邊吃邊聊,時不時大笑幾聲,氣氛熱鬨得很。
“剛來時,俺們兄弟仨見典將軍父子吃得與陛下一般,還嚇了一跳呢。”魯智深嗓門大,話聲透過窗紙傳進來,帶著幾分憨直,“俺在家鄉的時候聽說,當官的吃飯都背著人,哪有陛下這般,跟咱們護兵吃一樣的飯?”
武鬆也接口道:“俺在家鄉的時候,財主家的狗都比長工吃得好。陛下待我等如兄弟,這份恩義,俺武鬆粉身碎骨也得報答!”
石秀雖沒說話,卻用力點了點頭,將一塊牛肉塞進嘴裡——他出身底層,最懂這份平等的珍貴。
廳內的劉進聽得發笑,對三人道:“他們都是護朕周全的猛將,出生入死,吃些好的算什麼?君臣之間,若連頓飯都分三六九等,那才叫生分。”
秦良玉眼中閃過讚許:“陛下體恤下屬,難怪將士們都願為陛下效死。”
眾人正說著,蘇顯兒悄然走了進來,將郭子儀的軍報交給了劉進。
劉進看了讓蘇顯兒坐下一起吃,然後邊吃邊看了一下軍報。嗯,對於郭子儀,劉進很滿意!
一頓飯吃得熱熱鬨鬨,待撤下碗筷,劉進剛漱了口,便對親衛道:“去請房玄齡、杜如晦、戲誌才、郭嘉四位先生來議事。”
不多時,四位謀士便來到偏廳,對著劉進躬身行禮:“參見陛下。”
“諸位先生免禮,賜座。”劉進抬手示意,張寧與龐秋霞連忙上前,給四人斟上熱茶。四人趕緊客氣的接下!
房玄齡剛坐下,便開門見山:“陛下召我等前來,想必是有要事商議?”
劉進點頭,正欲開口,卻見肖清芳快步走了進來,手中拿著一份軍報,神色凝重:“陛下,兗州秦瓊將軍送來急報!”
劉進接過軍報,展開一看,眉頭漸漸擰緊。房玄齡四人見狀,也湊了過來,隻見軍報上寫著:袁紹、曹操聯軍四十萬,分五路猛攻兗州已有數月,近日更是加緊了攻勢。秦瓊麾下的八萬兵馬分兵據守,雖連挫敵軍攻勢,卻因兵力懸殊,各關隘皆壓力巨大,懇請陛下速發援兵。
“袁紹這是想趁火打劫!”戲誌才冷哼一聲,“見我軍主力膠著於徐州,便想奪我兗州,斷我軍後路!”
郭嘉搖著折扇,分析道:“袁紹與曹操本就貌合神離,此番聯手,必是各懷心思。袁紹想借曹操之力奪取兗州,曹操則想趁機擴大地盤。他們急著動手,無非是怕我軍平定徐州後,轉頭北伐,故而想先下手為強。”
房玄齡沉吟道:“兗州乃中原要地,絕不能失。隻是我軍此刻兵力分散:李靖圍下邳,郭子儀定淮南,陛下身邊僅有一萬禦林軍,可調之兵實在不多。”
劉進看向杜如晦:“克明有何良策?”
杜如晦放下茶盞,眼中閃過一絲銳光:“陛下,兵不在多,在精。袁紹聯軍雖眾,卻多是烏合之眾。我軍若能添一支奇兵,助秦瓊穩住防線,待徐州戰事結束,再揮師北上,定能擊潰聯軍。”
“哦?奇兵?”劉進來了興趣,“克明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