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立心立命賢才雲集
年後的榆樹村褪去了除夕的喧鬨,卻添了幾分緊張的忙碌。劉進家的正屋連日來都擠滿了人,嶽飛在沙盤上勾勒著雁門的地形,田豐和劉伯溫對著賬簿核算家產,於謙則在一旁記錄著募兵的章程,武將們或圍在沙盤旁討論戰術,或在院裡比劃武藝,整個院子都透著一股蓄勢待發的勁頭。
這日午後,眾人聚在正屋,本是要商議北上雁門後的屯田、練兵諸事,以及馬上要開始的招募兵勇的事宜。劉伯溫卻忽然放下手中的羽扇,目光掃過眾人,緩緩開口:“將軍如今麾下猛將如雲,謀士漸集,又即將奔赴雁門鎮守一方。在下鬥膽問一句,將軍此生之誌,究竟為何?”
這話一出,滿屋的喧鬨瞬間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劉進身上,有好奇,有期待,更多的是一種追隨前的鄭重。嶽飛握緊了長槍,關羽撫著長髯,連最跳脫的張飛都收了笑容,等著劉進的答案。
劉進心中一怔,他確實沒想過這個問題。穿越之初,他隻想在亂世中活下去,保護好自己在乎的人;居庸關一戰,他隻想守住城門,不讓鮮卑人屠戮百姓;如今要去雁門,也隻想著站穩腳跟,不讓五胡亂華的悲劇重演。可被劉伯溫這麼一問,那些零散的念頭忽然彙聚起來,在胸中激蕩。
他看著眾人熱切的眼神——嶽飛眼中的忠勇,田豐眼中的期盼,於謙眼中的赤誠,還有關羽、秦瓊等武將眼中的信賴。深吸一口氣,他站起身,走到屋中,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
“實不相瞞,最初我隻想護著家人、弟兄們平安度日,求得一隅安穩。”劉進坦誠道,“可北上這一路,見了太多村鎮被屠,百姓流離,才明白這亂世之中,個人的安穩從來都是奢望。”
他頓了頓,想起那些在鮮卑鐵蹄下化為焦土的村莊,想起郭勳帳下諸將的推諉,想起軻比能撤軍時的瘋狂劫掠,心中忽然有了定論。
“若說此刻的誌向,”劉進目光灼灼,掃過滿堂眾人,一字一句道,“便是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話音落下,屋內先是一片寂靜,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叫好聲。
“好一個為天地立心!”秦瓊第一個拍著大腿站起,粗聲嚷道,“將軍這話,說到某心坎裡了!咱當兵打仗,不就是為了讓老百姓能過上安穩日子嗎?”
嶽飛也拱手道:“將軍有此大誌,末將願效死力!”
關羽丹鳳眼微挑,撫髯長讚:“此等誌向,足以光照千古。某此生,便追隨將軍,踐行這四句話!”
武將們多是熱血漢子,雖未必能完全參透這四句話的深意,卻被其中的豪情與擔當深深打動,紛紛起身表態。而於謙、劉伯溫、田豐三位文士,此刻早已站起身,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望著劉進的目光裡滿是孺慕與敬佩。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田豐喃喃重複著,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將軍有此誌,實乃天下蒼生之幸!”
劉伯溫捋著胡須,淚水縱橫:“某是看著德修從小長大,也承了故去的族叔之情,原以為德修隻是一時人傑,卻不想德修今日儘然能說出這番話語。某也是自問見識過許多人傑,然而卻從未聽過如此擲地有聲的誌向。將軍此舉,可比孔孟之道,可承往聖之學啊!”
於謙更是上前一步,對著劉進深深一揖,朗聲道:“某於謙,願奉將軍為主,此生追隨,不離不棄!”
“我等願奉將軍為主!”
劉伯溫、田豐緊隨其後,嶽飛、關羽、秦瓊等武將更是齊刷刷單膝跪地,聲音震得屋梁嗡嗡作響:“我等願奉主公為主,萬死不辭!”
劉進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熱血翻湧。他知道,這聲“主公”,代表的不僅僅是追隨,更是一種托付——將身家性命、將家族榮辱、將心中理想,都托付給了自己。他連忙上前,一一將眾人扶起:“諸位快快請起,劉進何德何能,敢受諸位如此大禮?”
“將軍當之無愧!”田豐正色道,“有此誌向,便值得我等生死相托!”
就在此時,劉進腦海中忽然響起熟悉的係統提示音:
【叮!檢測到宿主觸發“立心明誌,眾將拜主”劇情,完成度100,特發放獎勵!】
【獎勵人物一:文天祥。植入身份:田豐至交好友,本欲同來投奔,因家中事務耽擱,預計三日內抵達。】
【獎勵人物二:狄仁傑。植入身份:於謙同窗,因家道中落,於數日前投奔於謙,現在於謙府中協助處理事務。】
【獎勵人物三:王守仁。植入身份:劉伯溫好友,受劉伯溫邀請,在高陽縣協助打理產業。】
劉進心中巨震,隨即狂喜!
文天祥,那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鐵骨忠臣!狄仁傑,斷案如神,治國安邦的能臣!王守仁,集“心學”大成,能文能武的一代宗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三人一來,自己麾下可謂是文武徹底齊備——文有劉伯溫、田豐、於謙、狄仁傑、王守仁、文天祥,謀斷、治政、教化、刑偵無一不精;武有關羽、張飛、秦瓊、嶽飛、薛仁貴、張合、高覽、雄闊海、竇一虎花榮,史進,楊誌,周青等,勇力、兵法、統帥各有所長。就這個陣容,他那個座位上就是拴條狗估計都能在這亂世做出一番事業。這讓他更是信心倍增。
他強壓著激動,對眾人笑道:“今日得諸位厚愛,劉進感激不儘。今日進便在此立下誓言,今生,必與眾位兄弟一起,還大漢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眾人見此,也紛紛表態,言:“我等必追隨主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言霸,劉進更是異常激動,當下,他命人備下宴席,與眾人同慶。酒過三巡,田豐率先開口,談及正事:“主公,如今我等雖人才漸集,但根基尚淺。雁門郡地處邊陲,既是險地,也是機遇——若能在那裡打出名號,安撫邊民,抵禦胡虜,必能引起朝廷重視,主公的官職也能再進一步,日後行事便更方便。”
劉伯溫點頭附和:“元皓所言極是。某夜觀天象,紫微星飄搖不定,恐一兩年內,天下必有大變。此時若能在雁門站穩腳跟,積蓄實力,待變局來時,方能有一席之地。”
於謙也補充道:“高陽縣雖好,卻地處中原腹地,四麵皆受製於人。尤其是世家大族和各個豪強,我們想要有所發展,更是萬難。而雁門雖苦寒,卻可依托長城天險,進可北伐草原,退可固守一方,實乃龍興之地。”
眾人也紛紛讚同,嶽飛起身道:“末將願率部先行,清理雁門境內的匪患,為大軍開路。”
秦瓊也嚷道:“某願去招募兵馬,保證湊齊一千精銳!”
劉進看著眾人各抒己見,心中越發堅定。他思緒許久以後,便站起身,沉聲道:“諸位所言極是。我意已決,將高陽縣的田產、宅院、商鋪儘數變賣,所得金銀全部用來招募兵馬、打造甲胄兵器和購買糧草。待招募齊兵馬以後,我等所有家眷、部眾都一同北上雁門,將我等所有力氣都擰成一股繩,必能在雁門乾出一番事業!”
“主公英明!”眾人齊聲應道。
宴席散去後,劉進獨自站在院中,望著天邊的星辰。他知道,從今天起,自己不再是那個隻想苟活的外賣員,而是肩負著“為萬世開太平”之誌的掌舵人。有這些文臣武將相助,有即將到來的文天祥、狄仁傑、王守仁加盟,彆說守住雁門,就算是平定亂世,阻止五胡亂華,似乎也並非遙不可及。
他握緊拳頭,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雁門,將是他的起點。而這亂世,終將因他而改變!
而他的身後,不知何時,馬秀英在錦兒的攙扶下,穆桂英和竇仙童跟在他的身後,看著院中的那道身影,無聲的心疼。
喜歡開局嶽飛薛禮,我稱霸三國請大家收藏:()開局嶽飛薛禮,我稱霸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