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榮升中郎兵指冀州
太原城的春日帶著暖意,刺史府的庭院裡新抽的柳枝隨風搖曳。劉進與麾下眾將已在城中休整了十餘日,張懿待他們不薄——每日供應的糧草皆是精米鮮肉,還送來不少箭矢、皮甲補充軍備,甚至從郡兵中挑選了五百名青壯,編入劉進麾下,補足了之前戰鬥的損耗。
這日午後,劉進正與嶽飛、劉伯溫在書房商議下一步計劃,文天祥推門而入,手中拿著一份軍報:“主公,張刺史已命麾下將領率軍收複西河郡,據說進展順利,隻是劉黑闥下落不明,怕是已遁入深山。”
劉進放下手中的輿圖,淡淡一笑:“跑了便跑了吧。此人雖勇,卻失了根基,不足為懼。”他本就沒打算爭搶收複西河郡的功勞——張懿作為並州刺史,被黃巾圍困多日,如今急需一場勝利穩固聲望,讓他的人去收複失地,合情合理。
嶽飛點頭道:“主公所言極是。我等在並州已立下大功,若再包攬所有功勞,反倒顯得咄咄逼人。不如趁此機會休整兵馬,靜觀其變。”
劉伯溫卻撚著胡須道:“主公,如今黃巾之亂席卷天下,並州雖暫得安寧,卻難保其他州郡的亂兵不會蔓延過來。依屬下看,我等需早做打算,要麼回守雁門,鞏固根基;要麼南下冀州,參與圍剿黃巾主力,博取更大功勳。”
劉進看向輿圖上的冀州地界,那裡是張角兄弟的老巢,也是目前黃巾最猖獗的地方。他沉吟道:“回雁門固然穩妥,卻錯失了平定亂世的良機。隻是冀州局勢不明,我等孤軍深入,怕是凶險。”
正說著,門外傳來通報聲:“主公,朝廷派來的天使到了!”
刺史府正堂內,傳旨太監高坐堂上,張懿與劉進率領眾官俯伏在地。那太監尖著嗓子,展開聖旨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雁門校尉劉進,忠勇可嘉,於並州大破黃巾賊寇,解太原之圍,功績卓著。今特擢升其為中郎將,賜黃金百斤,錦緞千匹。著其休整兵馬,即刻啟程,前往冀州,協助盧植剿滅黃巾主力。欽此。”
“臣劉進,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劉進叩首接旨,心中卻是波瀾起伏。
中郎將!這已是秩比二千石的高官,比郡太守還要尊貴。他一個邊陲小吏,短短兩年便爬到這個位置,固然是戰功赫赫,卻也離不開“漢室宗親”這個身份的加持——如今朝中正值多事之秋,漢靈帝劉宏急需提拔宗室來平衡外戚與宦官的勢力,自己恰好成了那個被選中的人。另外現在黃巾之亂讓本就薄弱的皇權被世家大族進一步蠶食了不少,劉宏提拔一些其他人也在情理之中。
張懿上前向傳旨太監道:“公公一路辛苦,且在府中歇息幾日。”
那太監皮笑肉不笑地擺擺手:“不了,咱家還得回洛陽複命。隻是劉中郎,”他看向劉進,眼中帶著幾分審視,“陛下對你期望甚高,你可要好生為朝廷效力啊。”
“臣定不負陛下厚望。”劉進沉聲應道。
送走傳旨太監,張懿握著劉進的手笑道:“德修,恭喜恭喜!如今你已是中郎將,日後前程不可限量!”
劉進謙遜道:“皆是仰仗朝廷恩典,及刺史大人相助。”
接下來的幾日,劉進忙著整頓兵馬。張懿果然大方,不僅撥給了足夠五千人食用半年的糧草,還送來兩百匹戰馬、五十副鐵甲,讓原本就精銳的隊伍愈發齊整。嶽飛將新補充的士兵編入各隊,日夜操練,很快便融入了整體。
這期間,西河郡傳來捷報——叛軍餘孽已被肅清,隻是劉黑闥如同人間蒸發,遍尋不見。劉進知道,此人或許會成為後患,但眼下冀州戰事要緊,也顧不得許多了。
五月中旬,劉進率領五千兵馬離開太原,朝著冀州巨鹿郡進發。隊伍沿汾水南下,沿途百姓聽聞是去剿滅黃巾的漢軍,紛紛夾道相送,有的還送來乾糧、飲水,場麵頗為感人。
“主公,你看百姓們的心意。”嶽飛指著路邊捧著陶罐的老農,感慨道,“隻要我等真心為百姓打仗,他們便不會忘了我們。”
劉進點頭:“正是如此。若不是黃巾之亂讓百姓流離失所,誰願鋌而走險?我們此去冀州,不僅要剿滅賊寇,更要安撫民心,讓他們知道,朝廷沒有忘記他們。”
隊伍一路疾行,不日便抵達並州與冀州交界的邯鄲地界。這日傍晚,偵察騎兵突然帶回一個驚人消息:“主公,不好了!盧植大人被朝廷罷免了,如今由董卓接任冀州主帥!”
“什麼?”劉進猛地站起,眉頭緊鎖,沒想到來的這麼快,便問道“盧大人為何被罷免?”
那騎兵道:“聽說是因為盧大人不肯賄賂宦官,被人誣告作戰不力,陛下震怒,便將他革職查辦,押回洛陽問罪了。”
“混賬!”張飛怒拍桌子,“那盧大人明明連勝數陣,怎麼就成了作戰不力?那董卓是什麼東西,也配接替盧大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伯溫臉色凝重:“董卓素有野心,且用兵殘暴,由他接任,冀州戰事怕是要生變數。主公,我們還需繼續南下嗎?”
劉進沉吟片刻,斷然道:“傳令下去,大軍暫緩前進,在邯鄲城外紮營待命!”
他太清楚董卓的底細了——此人名為漢臣,實則包藏禍心,且軍事能力也不如盧植。讓他統領冀州官軍,對付張角主力,無異於自毀長城。這時候趕去彙合,怕是不僅立不了功,還會被他拖入泥潭。
“可朝廷的旨意……”文天祥有些擔憂。
“旨意要遵,但也不能盲從。”劉進道,“我們就說兵馬疲憊,需休整幾日,然後每日緩行一段也就是了,正好也看看冀州局勢再說。”
大軍在邯鄲城外朝著巨鹿緩行了十餘日,走了卻不到百裡,而這期間也不斷有消息傳來:董卓抵達冀州後,一改盧植穩紮穩打的策略,貿然向張角的大營發起進攻,結果損兵折將,大敗而回;張角趁機反撲,官軍節節敗退,最終退守鄴城;而董卓也被奪了官職,回京受罰。而南方戰場,皇甫嵩倒是在豫州大敗黃巾波才部,斬殺張寶麾下渠帥波才,原本是要北上支援冀州的,隻是沒想到兗州的黃巢部黃巾突然南下,將他死死纏住,現在也無法分兵支援冀州了。之前朱儁再次領兵去荊州,這次誓言將荊州黃巾消滅。
“果然如此。”劉進看著最新的軍報,冷笑一聲,“董卓這廝,除了會燒殺搶掠,根本不懂用兵。讓他對付張角,簡直是笑話。”
嶽飛道:“主公,如今官軍退守鄴城,張角大軍緊隨而至,鄴城已是危在旦夕。我們若再不出兵,怕是要坐視鄴城陷落。”
劉進點頭:“鄴城不能丟。那裡是冀州治所,若陷落,整個冀州便會徹底落入黃巾之手。傳令下去,大軍拔營,向鄴城進發!”
五千兵馬再次啟程,沿漳水東進,一路曉行夜宿,不日便抵達鄴城外圍。遠遠望去,鄴城的城牆在夕陽下泛著灰黑色的光,城外連綿數十裡的黃巾大營如同黑色的潮水,將城池團團圍住,營中旗幟飄揚,隱約可見“天公將軍”的大旗。
“好聲勢。”劉進勒住馬韁,倒吸一口涼氣。張角能攪動天下,果然有幾分能耐,單看這大營的規模與氣勢,便遠非劉黑闥可比。
此時,鄴城城門忽然打開,一隊騎兵疾馳而出,為首的正是新任冀州彆駕沮授——他本是冀州名士,因不滿董卓所為,便留在鄴城輔佐新任刺史王芬。見到劉進,沮授大喜過望,翻身下馬:“劉中郎,你可算來了!鄴城已被賊兵攻打數日,劉中郎再不來,怕是真要守不住了!”
劉進連忙下馬:“公與先生沮授字)莫急,我等此來,便是解鄴城之圍的。城中如今情況如何?”
沮授歎道:“董卓敗退後,刺史王公在城中不敢便出戰,將士們士氣低落。張角每日派人攻城,若非城牆堅固,怕是早已陷落。劉中郎,如今全城將士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
劉進看向身邊的嶽飛、關羽等人,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先生放心,我等既然來了,便不會讓鄴城陷落。傳令下去,在城西紮營,與黃巾大營對峙!”
五千兵馬在鄴城西側紮下營寨,營寨剛立穩,便有黃巾使者送來戰書,約劉進明日在城外決戰。
劉進看著戰書上張角的署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黃巾主力又如何?張角又如何?
他麾下有關羽、張飛、嶽飛、薛仁貴這般猛將,有劉伯溫、文天祥這般謀士,還有五千百戰精銳。黃巾賊而已,他真沒太當回事。
夜色漸深,鄴城的燈火與黃巾大營的火把遙相輝映,空氣中彌漫著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息。劉進站在營寨高處,望著遠處的黃巾大營,心中豪情萬丈。
盧植被罷又如何?董卓戰敗又如何?
這亂世,終究要靠實力說話。而他劉進,有信心在這冀州大地上,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到那時,應對今後的亂世,就更有把握了。
喜歡開局嶽飛薛禮,我稱霸三國請大家收藏:()開局嶽飛薛禮,我稱霸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