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族叔獻策夜取北門
帳內青色身影抬起頭,劉進看清來人麵容,先是一怔,隨即又驚又喜,快步迎上前去,拱手行禮:“族叔?怎麼會是您?”
來人正是劉琨。他看著劉進,眼中泛起暖意,笑著回禮:“德修,彆來無恙?”
劉進握住劉琨的手,上下打量著他,見他雖麵帶風霜,眼神卻依舊清亮,不由感慨道:“自京城一彆,已有一年有餘,侄兒時常感念族叔當年教誨以及幫助,隻是軍務繁忙,未能探望,還望族叔恕罪。”
劉琨擺擺手:“你我同屬漢室宗親,說這些便見外了。你在並州、北疆乾出的事業,叔都聽說了,如今又率軍討伐國賊董卓,更是威震天下,不愧是我劉氏兒郎。”
兩人寒暄數句,過往記憶湧上心頭。當年劉琨從雁門太守任上調入京城任侍中,劉進彼時已在朝中嶄露頭角,叔侄二人常於府中飲酒論事,關係十分親近。董卓進京後,劉進曾力勸劉琨:“族叔,董卓狼子野心,京城恐將大亂,不如隨侄兒去並州暫避,待日後再圖恢複。”
當時劉琨卻搖頭拒絕:“德修,你有你的戰場,叔也有叔的堅守。若滿朝忠良都棄陛下而去,那這漢室江山,誰來支撐?我雖無能,卻也要留在京城,為陛下守著這最後一點體麵。”最終,他選擇留下,隻提前將家眷送往太原安置。
“這些年,族叔在京城受苦了。”劉進想起董卓的殘暴,不禁歎道。
劉琨眼中閃過一絲沉痛,隨即又堅定起來:“苦雖苦,卻未曾忘初心。隻是當初董卓廢先帝之時,某終究還是沒有勇氣出來阻止,後來先帝被董卓殺害,某甚是懊悔。隻恨終究是實力卑微,不能阻止董賊。此次董卓遷都,我又與百官被裹挾至此,日夜盼著有朝一日能重見天日,而如今,總算等到你了。”
劉進看著這一年多劉琨所受的苦楚,也是很心疼。這位族叔自從自己從軍以來,就多有照顧,可以說若是沒有劉琨多次照顧,劉進也不會有今天。因此,對於劉琨,劉進還是非常敬重的。
敘過舊情,劉琨忽然神色一凜,壓低聲音道:“德修,叔今日冒險出城,是有要事相告。我已與城中十餘位忠良密謀多時,終於與前日說動了董卓部將吳匡做內應,約定明日子時打開北門,與你裡應外合,一舉攻破弘農,誅殺董卓!”
“哦?竟有此事?”劉進精神一振,“不知都有哪些人參與?”
“王允、董承、伏完、楊彪、盧植幾位老臣,還有蓋勳、士孫瑞,種輯,黃婉,吉平,王邑,等忠良,宗室裡的劉艾、劉放,以及劉焉長子劉範、次子劉誕,算上叔,共計十六人。”劉琨一一數來,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我們以重金相誘,再加董承願將小女許配於他,吳匡才答應倒戈。”
劉進聞言點頭,隨即眉頭微蹙:“這吳匡,可還有什麼其他條件?”
劉琨麵露無奈:“此人胃口不小,說城破之後,除了金銀與婚事,還要封他驃騎大將軍,賜縣侯之位。”
“驃騎大將軍?縣侯?”帳內眾將皆是一驚。驃騎大將軍位在車騎將軍之上,比劉進如今的官職還高;縣侯更是頂級爵位,劉進自己也才是縣侯。這吳匡的要求,未免太過離譜。
劉進也是一陣無語,暗道:這吳匡倒是敢開口。他忽然想起一事,看向劉琨:“族叔,董承之女……不是說了已經和陛下定親了嗎?如今陛下尚未婚配,這……”
劉琨笑道:“德修放心,董承之女並非一人,許給吳匡的是他尚未及笄的小女兒,不礙大事。就算結親也要等幾年。而且若非是這般關係,那吳匡也覺得不夠保險,更不可能同意。”
劉進沉默稍許,正想著,進城後怎麼處理這個吳匡。
見劉進依然沉吟,劉琨又道:“德修莫要在意這虛職爵位。以你此次討董之功,朝廷公卿一致覺得,德修應當晉封大將軍之職,他一個驃騎大將軍算得了什麼?而且吳匡不過是見利忘義之徒,先穩住他破了城,日後再做計較便是。等德修進了城,在奪了他的兵權,到了那時,他又能如何?至於爵位,眾公卿都覺得,漢室的確有異姓不能封王的組訓,但是德修乃是漢室宗親,河間王之後,根正苗紅,自然有封王的資格。因此,朝中公卿都說,到時候一上奏陛下,請陛下給德修封王!”
劉進卻是搖搖頭,說道:“族叔誤會了,侄兒並非在意職位高低,隻是擔心這吳匡不可信。”
“這點德修儘管放心。”劉琨肯定道,“吳匡本是前大將軍何進的舊部,董卓進京後才被迫歸附,與西涼軍素無交情,更談不上忠心。如今董卓敗局已定,他不過是想給自己留條後路。人皆惜命,他斷無理由為董卓陪葬。要這般好處,也隻是想給自己留條後路而已!”
劉進想了想,覺得有理。而且即便吳匡臨時變卦,以如今的局勢,董卓也已是甕中之鱉,也遲早覆滅。而他也最多損失點人馬,不可能對他傷筋動骨,因此,他看向劉琨,拱手道:“族叔深謀遠慮,侄兒佩服。此事便依族叔之計而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即,劉進召來嶽飛,沉聲道:“鵬舉,明日夜間,你率部前往弘農北門,帶著劉琨大人,配合城中內應行事。關羽、張飛為你副將,再調裴元慶、趙雲、宇文成都、伍雲召、伍天錫歸你節製,務必一舉破城,擒殺董卓,救出陛下!”
“末將領命!”嶽飛抱拳應道,眼神銳利如鷹。
劉進又對李靖道:“藥師,你率大軍在後方接應,若北門遇阻,即刻強攻,萬不可讓董卓逃脫!”
“諾!”李靖領命。
部署完畢,劉進看向劉琨,忽然好奇道:“族叔,您是如何出城的?侄兒派了幾波人想混進城,都被擋了回來。”
劉琨苦笑一聲:“說來慚愧,是那吳匡趁著夜色,用吊籃把我從城牆上放下來的。他為表誠意,還特意說了北門的布防暗號。”
劉進聞言,又是一陣無語——這吳匡為了取信,倒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次日,弘農城外依舊平靜。劉進按兵不動,隻派劉和繼續與董卓周旋,拖延時間。城中董卓見劉進遲遲沒有動靜,雖有疑慮,卻也漸漸放鬆了警惕,隻等著“太後懿旨”的消息。
夜幕悄然降臨,弘農城被黑暗籠罩,隻有城頭火把偶爾搖曳,映著巡邏士兵的身影。
三更時分,嶽飛率領近萬精兵,悄無聲息地抵達弘農北門之外。將士們皆銜枚束甲,馬蹄裹著棉布,連呼吸都刻意放輕,整個隊伍如同一道黑色的洪流,在夜色中潛行。
關羽、張飛分立嶽飛左右,裴元慶、趙雲等十三太保緊隨其後,每個人都握緊了兵器,眼中閃爍著緊張與期待。
嶽飛勒住馬,抬頭望向城頭,目光如炬。按照約定,子時一到,吳匡便會放下吊橋,打開城門。
夜風掠過曠野,帶著寒意,吹動著將士們的戰袍。離約定的時間越來越近,每個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一場決定漢室命運的夜襲,即將在弘農北門拉開序幕。
喜歡開局嶽飛薛禮,我稱霸三國請大家收藏:()開局嶽飛薛禮,我稱霸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