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九被傳送走後,上層世界對拒絕注射理性藥劑者的管控越發嚴苛。
但有趣的是,蘇九並不是特殊的擁有情緒的個例。
這個冷酷的社會裡,其實早就隱藏著一大批"偽理性者"。
他們隻在出生時注射了"理性一型",後續的強化針一劑都沒打。隨著年齡增長,這些人的情感逐漸複蘇。
他們開始感受到陽光的溫度,會為晚霞駐足,會被音樂觸動,甚至會在深夜莫名流淚。
他們第一次嘗到了"活著"的滋味。
可為了工作、地位、生存......他們不得不繼續戴著冷漠的麵具,像行屍走肉般偽裝下去。直到——
蘇氏集團那場震動世界的宣言。
當蘇三公開提"情感是創造力的源泉"時,這些潛伏者們如遭雷擊。
他們突然明白,為什麼自己那些天馬行空的方案總被否決,為什麼稍微出格的想法就會被批為"偏離目標"......
這個世界根本沒有"科技樹",或者說曾經有過,但自從某個爆發過的節點以後,他們實行了理性計劃。
這導致他們的科技發展沒有分支,沒有意外,隻有筆直向上的"科技棍"。
沒錯,這已經不能被稱之為"樹"了。
極致的理性帶來驚人的效率,卻也徹底扼殺了"瘋狂的可能性"
他們的文明是"高智商堆砌的精密機器",而非"想象力驅動的奇跡"。
能精準計算星際殖民的軌道參數、迭代空間技術的能效比,卻無法原創性構想“未被驗證的可能性”——因為理性藥劑壓製了情感與幻想,而創造力恰恰依賴對“不可能”的想象。
諷刺的是,這種極端理性化的發展模式,反而讓他們在某些領域達到了近乎恐怖的技術高度——對其他文明的打擊效率堪稱降維碾壓。
這讓林宵覺得有些扯,他們不允許ai的過度發展是因為他們要活成ai的樣子?
而在蘇三被公開暗殺之後——
整個社會的"偽理性者"們,終於開始憤怒了。
他們並沒有立刻揭竿而起,沒有暴動,沒有宣言,隻是沉默地注視著同類被押上運輸艦,像垃圾一樣拋向廢土層。但那雙眼睛裡燃燒的,是壓抑了數十年的怒火。
有人扛不住壓力,在家人的逼迫下重新注射了藥劑,變回冰冷的機器;也有人寧可主動跳進廢土,也不願再失去那份好不容易覺醒的情感——恐懼讓他們顫抖,但憤怒卻讓他們比任何時候都勇敢。
數據庫裡的記錄冰冷而簡潔:僅僅因為蘇三的一則宣言,以及她的死亡,就為整個上層世界的崩塌埋下了種子。
直到某一天。
廢土層突然向所有"偽理性者"傳遞了一條秘密信息:那裡不再是沒有規則的混亂地帶,而是新世界的搖籃。
最初,被流放者的確遭受了虐待與嘲笑。但當廢土居民發現,這些"上麵的書呆子"竟能修好淨水係統、改良種植艙、甚至造出簡易的醫療設備時...
他們的價值,突然比上層世界的發放的物資要重要的多。
沒人知道消息是怎麼精準傳遞的,就像沒人察覺廢土層正在悄然蛻變——上層世界的監控係統,竟然對此毫無反應。
至於他們為什麼不直接處死叛逆者?
很簡單,因為"文明人"的手不能因為意見不合就沾染同類血,把人丟進廢土,和判死刑有什麼區彆?
他們是留在母星的科研者,不是在外麵征戰的屠夫。
值得一提的是,工人能這麼快接受這些上層人的原因是還有一個...他們知道了上層的情況以後,把蘇九當成了這個事件中被犧牲的人,那個這些年孜孜不倦的悄悄分給他們物資,讓這個廢土層逐漸安穩下來的大好人。
而越來越多的"偽理性者"開始主動逃往廢土層——
這些被上層社會視為"瑕疵品"的科研者們,懷揣著被壓抑多年的創造力與夢想,開始像朝聖者般湧向那片被唾棄的垃圾海。
廢土層有什麼?
除了混亂的秩序和粗魯的工人。
在那片廣闊無垠的垃圾海中,埋藏著前文明最珍貴的遺產——無數被禁止的幻想作品。科幻小說裡天馬行空的設定,動漫中炫目的未來科技,電影裡震撼的超級武器......
當一位科研者根據某部老電影造出第一把可實戰的激光劍時,整個廢土沸騰了!
工人們開始在工作之餘自發組織"拾荒隊",在垃圾山中挖掘更多寶藏。
大量的科幻作品,以及能夠讓他們能夠腦洞大開的童話和奇幻作品都被撈了出來。
他們像考古學家般虔誠,將每一份幻想作品視為新世界的火種。
一邊隱藏,一邊進化。
在廢土層的秘密基地裡,一場科技革命正在悄然爆發。這裡的科研者們早已將上層世界的技術研究透徹,而此刻,他們正將天馬行空的幻想變為現實——不管這些發明是否真的能用於推翻那個冷冰冰的世界,隻要有靈感,他們就敢放手去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上層的科學家們還在孜孜不倦地優化殲星炮的能源轉換率時,廢土的科研者們已經開始在地下空洞裡組裝百米高的幻想機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