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良王莊外圍某處土坡。
林晏和趙大栓等人小心謹慎地躲在土坡的灌木叢旁,他舉起繳獲的日軍望遠鏡,眉頭微皺地望著遠處那炮火連天的良王莊。
視野中,日軍一個師團的主力在重炮掩護下,一波波衝擊著國軍士兵們據守的陣地。
炮彈不斷炸開,掀起黑色的煙柱和泥土。
隱約能夠看見大概不到一千名的守軍士兵正依托殘破的工事,用步槍和機槍頑強阻擊著敵人。
但是本就人數占據劣勢,武器裝備也遠遠落後於敵人,在日軍絕對優勢的火力下,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國軍士兵倒下。
硝煙彌漫,槍炮聲震耳欲聾。
這支守軍正在用血肉之軀艱難支撐日軍凶猛的攻勢。
林晏放下望遠鏡,陷入了沉思。
良王莊看樣子是守不住了,這是日軍的主力部隊,最少有一兩萬以上的士兵,要想守住良王莊,僅憑下麵這不到一千人肯定不行。
就算他手上這十二個兵加入戰場也沒用,不過是杯水車薪。
當今要做的是擊殺小規模的敵人,獲取資源,擴大自己的隊伍。
“走吧,繞過這裡,這處戰場不是咱們該參與的。”林晏下令道。
趙大栓等人唯命是從,利索地跟在林晏後麵,朝著戰場外圍走去。
王發最後看了眼良王莊,歎了口氣,跟在了隊伍最後麵。
“排長,咱不下去支援他們嗎?”李順小聲問道。
“就咱們這麼點人,下去送菜嗎?”王發搖了搖頭。
他覺得林晏的決定是正確的,麵對鬼子的大部隊,彆說他們這十來個人,就是再來一個旅下去,都擋不住鬼子的攻勢。
目前國軍的戰略是節節抵抗,層層設防,儘量消耗鬼子的有生力量,防禦的重心還是在大城市,而不是這些小村小鎮。
而且根據團長所說,他們的目標是收攏殘軍,支援華東戰場。
既然加入了林晏的獨立團,那麼他自然要聽林晏的命令。
林晏等人繞過良王莊,順著一條土路走了大概兩公裡,就聽到遠處又傳來一陣槍聲。
華北戰場處處都是戰火啊,林晏感歎了一句。
“團長,聽起來南邊有部隊在交火,大概三四十幾個人左右,有機槍。”王發凝神聽了片刻,靠近林晏說著自己的推斷。
林晏挑了挑眉,詫異的望了王發一眼。
僅憑槍聲就能推斷人數?這老兵有點兒本事。
“檢查武器,準備戰鬥。”他將自己背上的三八大蓋拿到手裡,下著命令。
趙大栓等人迅速端起中正式步槍,循著槍聲方向快速前進。
視野中出現二十多名日軍正在進攻一個村莊。
該村約有五六十戶人家,村口新挖的戰壕裡,幾十名國軍士兵正依托掩體向日軍射擊。
兩個鬼子的機槍手一左一右,將一些雜物堆成臨時掩體,俗稱歪把子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架在上麵朝著戰壕三五發的持續點射。
作為二戰期間最差的輕機槍之一,歪把子的缺點太多了,首先是不能更換槍管,所以射擊200發左右的時候,槍管需要冷卻5分鐘以上,否則可能會炸膛。
其次是故障率高,再然後是裝彈程序複雜,槍械不科學的設計導致使用很不方便等問題,最後是精度不準。
故而雖然機槍的火力壓製著戰壕內的守軍抬不起頭,但是在歪把子機槍數量不多,加上國軍士兵都縮在戰壕內的情況下,造成的傷亡並不多。
旁邊的鬼子步兵分散隊形,交替射擊逐步向戰壕推進。
儘管周邊地勢開闊,但鬼子並未察覺林晏等人已隱蔽接近至後方四百米處。
“有誰槍法準的?能不能在這個距離一槍乾掉鬼子的機槍手?”林晏趴在地上,小聲地詢問旁邊同樣趴在地上的趙大栓等人。
趙大栓搖了搖頭,這難度太大,而且還沒有倍鏡,他手底下沒人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