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從66軍指揮部出來,林晏讓工兵在吳淞口後方搭建了38師指揮部。
他又消耗2100點資源生產了三隊大英工兵和三隊米軍工兵。
隨後指揮他們在38師主陣地修建防禦工事,目前主要修建的是迫擊炮陣地和防空陣地。
先把三英寸迫擊炮和防空高射炮安置好了再說。
吳淞口曾經是繁華的港口,有很多廠房,倉庫和民居,儘管被炸的破破爛爛,但是對林晏來說,怎麼都比當時的羅店要強得多。
唯一坑爹的就是距離鬼子的艦炮太近了,這個距離,海軍隨時都能對吳淞口進行炮火覆蓋。
他將部隊以排為單位分散開,挖掘簡單的散兵坑和用沙袋以及石塊搭建簡單的掩體。
38師的士兵每個班都有一挺輕機槍,大部分士兵手中的也是英美步槍,少部分士兵手中拿的是中正式。
他又將總共三十輛裝甲車分散平均分配給下麵的四個團,他計算著,這火力完全不輸德械師,堅守三天應該不成問題。
至於四輛坦克則是被藏在了師部周圍,用偽裝網蓋上。
在沒有製海權還沒有製空權的情況下,坦克隻能成為活靶子。
朱春沿江安排了許多崗哨對空中進行監視,隨時準備應對鬼子空襲。其餘部隊則是分散進附近的竹林和莊稼中隱藏起來。
淩晨三點,大部分陣地基本上構築完成,營長、連長、排長詳細查看,陣地內一切設備完善。
火力網和機槍點也都構建完成,進可攻,退可守,也可巡回射擊。
隨後士兵們回到宿營地進行休息。
雖然說是休息,但是每過一段時間,鬼子的偵察機就會在吳淞口飛行偵查,隻要發現了國軍陣地,重炮就會不停的轟炸。
16日天一亮,鬼子的大部隊就在重炮和飛機的火力支援下向守軍發動了攻擊。
而進攻林晏38師防線的有兩個步兵大隊。
林晏坐在指揮部中,打開係統地圖不停的看著各個排的防守情況。
根據彭善的戰略,他們第一天全軍防守,用來熟悉戰場。第二天發動猛攻爭奪一部分陣地,第三天全軍防守,而在第二天爭奪下來的那些陣地如果守不住就讓給鬼子。
這樣無論怎樣戰果都不會差。
而林晏的裝甲車營和四輛坦克,將在第二天的進攻中作為矛頭。
與此同時,劉行鎮鬼子營地中,又一批滿載士兵的卡車駛入。
“鬆阪君,彆來無恙?”橫山旅團長推開門,迎進一位披著軍大衣的軍官。
鬆阪旅團長麵無表情地抖落肩上的露水,徑直走向作戰地圖。
“橫山君,敘舊就免了,”鬆阪旅團長語氣平淡,“一小時後發動總攻,我倒要見識見識,你口中的夏國精銳到底有幾分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