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江灣昨日失守,國軍夜半突圍成功!”
“快看大新聞!38師奮勇接應,救出友軍數千人!”
“東洋兵凶焰難擋!國軍市區陣地隻剩大場、南翔、閘北三處嘞!”
十月二十七日清早,租界街巷裡報童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租界內人心惶惶。
雖早料到滬市難守,可眼看著這座遠東繁華之城一步步陷落,每個人心頭都像壓了塊石頭,喘不過氣來。
而各集團軍司令部更是燈火通明,連夜開了一晚上緊急會議。
參謀們紛紛搖頭,幾乎達成了同一個共識:仗打到這個地步,已無死守之必要。
江灣與市區接連失守,大場即將直麵鬼子兩個師團的夾擊,更彆說敵軍炮兵與航空兵也已騰出手來,火力全開。
即便38師再善守,在這樣的懸殊態勢下,也難挽頹勢。
與其讓這支善守之師在此地白白消耗,不如及早撤出,轉赴其他戰略要地布防,這樣還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各司令部再次急電金陵統帥部,一致敦促撤退。
在此壓力之下,光頭匆匆趕赴滬市西郊左翼軍司令部,下令召集所有軍長級以上將領,緊急開會定奪。
彭善接到命令,二話不說,立刻帶著一個警衛連急匆匆趕往滬市西郊司令部。
滬市西郊由幾支中央軍及18軍駐守。
鬼子一個師團連日猛攻,卻被18軍死死擋在前沿,未能西進一步。
會議室設在一間寬敞的屋內,正麵牆上懸掛著一幅巨大的作戰地圖,下方整齊排列著座椅。
此時屋內已坐滿了高級將領與參謀,眾人按派係分明就座,地方軍高級將領零零散散坐在角落裡。
彭善與幾位黃埔同窗簡單寒暄後,便走向以18軍為主的土木係圈子。
“楚珩,大場那邊情況如何?”坐在核心位置的羅英朝他招了招手。
彭善順勢落座其側,低聲彙報了昨夜接應突圍及當前的防禦態勢。
“麵對兩個師團,確實難守。”羅英聽罷沉吟片刻,輕輕搖頭。
他低聲分析道:“鬼子在西郊攻勢已顯疲軟,主攻方向明顯轉向市區。我和陳司令判斷,下一步他們必會不惜代價強攻大場。”
“一旦大場失守,閘北、南翔更難維持。眼下唯有將兵力西調,實施梯次防禦,打一場持久消耗戰。”羅英低聲說著他和陳司令的謀劃。
彭善靜聽不語,心中急速權衡著這一布局的利弊。
就在這時,光頭在幾個總司令與參謀長的簇擁下步入會場。
羅英當即收聲,與彭善一同挺直腰背,靜候會議開始。
與此同時,鬼子兩個師團朝著大場發動了總攻。
吉住師團自北麵猛攻大場正麵防線,伊東師團則從江灣方向強襲東側陣地。
林晏將71旅的兩個主力團,補充第一團和擲彈兵團,共四個團六千多人,全部投入正麵戰場,硬生生頂住了鬼子攻勢。
同時命令72旅所轄兩個團固守側翼,全力阻擊東線敵軍。
昨夜接應的潰兵被重新武裝,林晏生產了大批98K步槍配發下去,由朱華率領協助防守側翼。
由於國軍陣營沒建造軍械庫,所以98K便宜,1點資源20把。
而且和中正式步槍操作方式差不多,這些士兵上手很快就能熟悉,如果生產其他步槍,他們可能還需要適應。
朱華本就對林晏心存感激,如今鬼子猛攻大場,他更是不遺餘力,將收攏的潰兵臨時整編為兩個團,親自率部奔赴前線。
他向林晏保證:“林師長,你放心,人在,陣地在!”
林晏望著眼前這位神色沉穩,眉目敦厚,五十多歲的師長,語氣緩和地勸道:“朱師長,儘力而為即可,不必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