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鳳簪疑雲 深宮暗湧_錦凰深宮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錦凰深宮謀 > 第118章 鳳簪疑雲 深宮暗湧

第118章 鳳簪疑雲 深宮暗湧(1 / 1)

祭月台的紅光徹底散去,隻餘下滿地狼藉和血腥氣。禁軍正在清掃戰場,收繳兵器,押解俘虜。蕭景琰命人將蕭啟明的屍身收斂,卻並未立即移走,而是親自上前檢視。他蹲下身,指尖隔著手帕,抬起蕭景琰已然僵硬的右手腕——那道弩箭造成的傷口皮肉外翻,血跡呈暗黑色,箭簇顯然淬了劇毒。

“一擊斃命,好狠的手段,也好準的箭法。”蕭景琰聲音低沉,聽不出情緒。他目光掃過蕭啟明腰間,那裡空空如也,原本應懸掛的親王玉佩不見蹤影。

沈清辭抱著仍在昏睡中的太子走了過來,孩子的臉頰貼著她的脖頸,溫熱的呼吸讓她驚魂未定的心稍感安穩。她順著蕭景琰的目光看去,輕聲道:“陛下,可是在找那方硯台?”

蕭景琰頷首,起身環視祭月台中央。那凹槽處亦是空空如也,藏著“噬魂石”的硯台不翼而飛。“看來,有人趁亂取走了它。”他眼神銳利如鷹,看向方才弩箭射來的竹林方向,“是敵是友,尚未可知。”他心中疑慮叢生,那精準的一箭,究竟是相助,還是為了滅口並奪取關鍵證物?

李德全小跑著上前,雙手呈上那枚蓮花發簪:“陛下,老奴已查問過隨行禁軍,無人認得此簪,也無人看見射箭之人形貌。那人如同鬼魅,現身、發箭、消失,隻在瞬息之間。”

沈清辭接過發簪,仔細端詳。簪身是上好的羊脂白玉,蓮花雕刻得栩栩如生,花瓣層疊,蕊心處還點綴著細小的金粉,工藝確是宮內造辦處獨有的風格,且非位分高者不能享用。“這蓮花紋樣,確是皇後娘娘宮中常用。但……”她指尖摩挲著簪杆一處細微的劃痕,“這劃痕新鮮,像是近期不慎跌落所致。蘭心雖是皇後貼身宮女,行事卻一向穩重,怎會如此不小心?更何況,她若真有如此身手,又怎會任由發簪跌落?”

蕭景琰接過發簪,眸光深沉如夜:“皇後近日‘靜養’,連允翊都少見。這枚發簪,和那個身手不凡的‘射箭者’,出現得太過蹊蹺。”他頓了頓,下令道:“李德全,將蕭啟明屍身秘密運回宮中冰窖,嚴加看管,沒有朕的手諭,任何人不得接近。對外暫稱寧王暴病而亡。沈峰,你親自帶人,將今日在場所有俘虜、禁軍,分開關押,逐一審訊,重點查問可曾見過形跡可疑的宮內人,或聽到任何與皇後、蘭心相關的言語。”

“老奴遵旨!”李德全和沈峰領命而去。

蕭景琰又看向身旁的禦前侍衛統領周振威:“加派三倍人手護衛永壽宮,尤其是太子,必須萬無一失。另,傳朕口諭給趙婉如,讓她即刻回永壽宮伺候,太子醒來前,寸步不離。”他刻意沒有提及將太子送回坤寧宮,沈清辭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心中不由一緊。

安排妥當,蕭景琰才從沈清辭懷中接過太子,小心地用自己的大氅裹住孩子小小的身體。他看著沈清辭蒼白疲憊的麵容,以及手腕上被鎖鏈勒出的青紫痕跡,眼中滿是心疼:“先回永壽宮。你需要立刻讓太醫診治,允翊……也需安置。”

車駕緩緩駛離野狼穀。車廂內,太子服過安神湯藥,沉沉睡去。蕭景琰與沈清辭並肩而坐,氣氛卻並不輕鬆。

“陛下,”沈清辭打破沉默,聲音有些沙啞,“臣妾總覺得,今日之事,看似凶險,卻……太過順利。”

蕭景琰轉動手上的玉扳指:“說說看。”

“蕭啟明處心積慮多年,布局深遠,怎會在最後關頭如此輕易被我們找到太子,又如此衝動地啟動一個連清辭都能看出破綻的邪陣?他像是一心求死,又像是……在故意掩蓋什麼。”沈清辭蹙眉思索,“還有蘇硯,他出現得突然,倒戈得也突然。他提供的蕭啟明陷害蘇家的證據,固然重要,但他本身,會不會也是‘鏡先生’計劃中的一環?用他的血和犧牲,來坐實蕭啟明的罪名,轉移我們的視線?”

蕭景琰眼中閃過激賞之色:“朕亦有此感。蕭啟明伏誅,看似斬斷了‘鏡先生’一臂,但真正的核心,卻隱藏得更深了。那枚消失的硯台,和這支皇後宮中的發簪,恐怕才是下一步的關鍵。”他停頓片刻,聲音壓得更低,“至於允翊……眼下坤寧宮情況未明,朕不放心將他送回去。暫且由你照料,對外便稱太子受驚,需在永壽宮靜養,由你親自看護更為穩妥。”

沈清辭心中一震,皇帝此舉,無疑是將太子置於她的羽翼之下,更是將一份天大的責任和潛在的風險交給了她。這既是對她莫大的信任,也意味著她將徹底被卷入漩渦中心。她迎上蕭景琰深沉的目光,沒有絲毫猶豫,堅定地點了點頭:“臣妾明白。隻要清辭在一日,必護太子周全。”

帝妃二人目光交彙,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與決心。山雨欲來風滿樓,祭月台上的廝殺隻是序曲,真正的較量,此刻才悄然拉開帷幕。

車駕抵達宮門時,夜色已濃。宮燈在風中搖曳,將巍峨的宮牆映照得明暗不定。蕭景琰親自將太子送回永壽宮,趙婉如和太醫早已候著。孩子被小心安置在內殿暖閣,由心腹宮人輪流守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蕭景琰並未久留,他必須立刻處理蕭啟明死後的一係列事宜,穩定朝局。臨行前,他深深看了沈清辭一眼:“一切小心,等朕消息。”

沈清辭送走皇帝,強撐著疲憊的身軀,先讓太醫處理了手腕的傷口。藥膏帶來的清涼暫時緩解了疼痛,但心中的疑慮卻如藤蔓般滋長。她取出那枚蓮花發簪,就著燭光再次細看。蓮花的雕刻工藝無可挑剔,確是宮內之物。但……她總覺得有哪裡不對。沈清辭出身將門,母親楚氏卻精通醫理與匠造,她自幼耳濡目染,對金玉之物也有些見識。這玉的質地溫潤,是上品,但似乎……並非近幾年進宮的新玉,反而有種曆經歲月的沉靜光澤。

她心中一動,起身從妝奩底層取出一個錦盒,裡麵放著幾件母親留下的舊物。其中有一支類似的玉簪,雖花樣不同,但玉質的感覺頗為相似。她將兩支簪子並排放在一起,在燈下對比。

忽然,她目光一凝。母親那支舊簪的簪杆末端,刻著一個極小的、幾乎難以察覺的“楚”字標記,這是當年外祖父家工匠的習慣。而皇後這支蓮花簪的同樣位置……似乎也有過刻痕,卻被巧妙地打磨掉了,隻留下一點極淡的、需仔細觸摸才能感知的凹痕!

沈清辭的心猛地一跳。難道這支簪子,並非皇後新製,而是……舊物?甚至,可能與楚家有關?這個念頭讓她遍體生寒。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將簪子小心收好。此事關係重大,在沒有確鑿證據前,絕不能輕易告訴陛下,以免引起更大的波瀾。她需要查證,需要更多的線索。

就在這時,趙婉如輕步走進內殿,低聲道:“娘娘,坤寧宮派人來了。”

沈清辭心神一凜,這麼快?她斂起神色:“何事?”

“皇後娘娘聽聞太子殿下今日受驚,憂心不已,特派了身邊的掌事嬤嬤前來,一是探視太子,二是……”趙婉如頓了頓,“皇後娘娘想接太子回坤寧宮安撫。”

該來的終究來了。沈清辭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襟:“請嬤嬤進來。”

坤寧宮的掌事嬤嬤姓錢,是宮裡的老人,神色恭敬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意味:“奴婢給楚妃娘娘請安。皇後娘娘鳳心焦慮,特命奴婢前來接太子殿下回宮。娘娘說,殿下年幼受驚,還是待在親生母親身邊最為妥當,也好親自照料,以慰慈懷。”

沈清辭麵上帶著得體的微笑,語氣卻不容商量:“有勞皇後娘娘掛心。太子殿下確實受了些驚嚇,太醫剛診過脈,開了安神湯藥,此刻已然睡下,實在不宜挪動。陛下有旨,令本宮暫且看護太子,直至殿下心神安穩。還請嬤嬤回稟皇後娘娘,請娘娘放心,本宮定會竭儘全力,如同對待親生骨肉一般照料太子,待殿下好轉,再親自送還坤寧宮向娘娘請安。”

錢嬤嬤臉上笑容不變,眼神卻銳利了幾分:“楚妃娘娘照顧周到,皇後娘娘自然是放心的。隻是母子連心,娘娘思念殿下心切,何況殿下久居永壽宮,於禮製上也恐有不便之處……”

“嬤嬤此言差矣。”沈清辭打斷她,語氣依舊溫和,卻帶著妃位的威儀,“陛下親口諭令,命本宮照料太子,這便是最大的禮製。太子安危關乎國本,陛下如此安排,必有深意。莫非嬤嬤覺得,陛下的旨意有何不妥?”她輕輕一句,便將問題引向了皇帝權威。

錢嬤嬤臉色微變,連忙躬身:“奴婢不敢!陛下聖裁,自然英明。隻是皇後娘娘一片愛子之心……”

“皇後娘娘的慈母之心,本宮感同身受。”沈清辭放緩了語氣,“待太子醒來,本宮會親自告訴他皇後娘娘的掛念。還請嬤嬤回稟娘娘,靜心養好鳳體,太子殿下這裡有本宮和太醫,定不會有事。”她的話滴水不漏,既表達了尊重,又堅決地拒絕了對方的要求。

錢嬤嬤見沈清辭態度堅決,且搬出了皇帝旨意,心知今日是無法接回太子了,隻得悻悻告退:“是,奴婢定當如實回稟。奴婢告退。”

送走錢嬤嬤,沈清辭緩緩坐回椅中,手心竟有些微濕。與坤寧宮的第一次交鋒,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洶湧。皇後如此急切地想要接回太子,是真的愛子心切,還是……彆有目的?

不一會兒,蕭景琰那邊派了小太監悄悄傳來口信:已敲打過坤寧宮,言明太子受驚需靜養,暫居永壽宮是朕之意,讓皇後不必憂心,安心休養。

沈清辭稍稍安心,皇帝的態度明確,為她擋住了明麵上的壓力。但暗地裡的風波,恐怕才剛剛開始。

是夜,沈清辭幾乎未眠,一邊守著不時夢囈的太子,一邊反複思量著蓮花簪和皇後的舉動。與此同時,養心殿的燭火也亮至了後半夜。

沈峰密報:在蘭心房間的暗格裡,搜出了幾張與宮外往來的字條,字跡經過偽裝,內容隱晦,但隱約提及“祭月”、“時機”、“舊物”等詞。更重要的是,還找到了一小截用剩的、與那蓮花發簪材質極為相似的邊角玉料。而核查蘭心出宮記錄,所謂“探親”確為虛言,她最後出現的地方是京郊一處香火冷清的道觀,之後便下落不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蕭景琰看著那截玉料,眼神冰冷。線索似乎更加清晰地指向了坤寧宮,但越是清晰,他反而越是警惕。“鏡先生”會如此輕易地暴露皇後嗎?

而沈清辭在又一次翻閱《楚氏醫案》和母親留下的筆記後,終於在一頁關於“玉石藥理”的記載邊緣,找到了一行母親娟秀的小字注釋:“暖玉之心,可鎮陰邪。昔年曾見一枚蓮花暖玉簪,藏於……”

後麵的字跡,竟被一滴乾涸的墨跡暈染,模糊難辨!

蓮花暖玉簪!母親見過的蓮花暖玉簪,與皇後這支,是否是同一支?它究竟藏著怎樣的秘密?為何母親會特意記載?“藏於”何處?沈清辭拿著那張紙箋的手,微微顫抖起來。楚家的舊事,皇後的深宮,還有那神秘的“鏡先生”,仿佛被這支發簪隱隱串聯起來。

翌日清晨,一個消息打破了宮廷的平靜:久未露麵的皇後娘娘,因憂心太子病情,鳳體欠安,但仍強撐著宣布,將於辰時在坤寧宮小範圍接受幾位高位嬪妃的請安,並欲當麵向楚妃詢問太子情況。

鳳簪疑雲未散,深宮暗湧再起。沈清辭知道,皇後這是要以問安為名,親自出麵要人了。這是一場無法回避的正麵交鋒。她整理好衣裝,對鏡描眉,鏡中的女子眼神沉靜而堅定。

“婉如,照顧好太子。”她輕聲吩咐,然後深吸一口氣,向坤寧宮走去。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無形的刀鋒之上。她不知道前方等待她的是什麼,但她知道,為了守護身後的孩子,為了查明真相,她必須前去麵對。

坤寧宮的殿門緩緩打開,幽深的氣息撲麵而來,如同巨獸張開的入口。沈清辭挺直脊背,邁過了那道高高的門檻。殿內,皇後端坐在鳳座之上,儀容端莊,麵色略顯蒼白,卻自有一股不容侵犯的威儀。她的目光,正靜靜地落在沈清辭身上。

喜歡錦凰深宮謀請大家收藏:()錦凰深宮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鎖幽鏡 原神,我才不是什麼神明代言人 三國:拿捏人心,林陽與程昱的糧 我靠融資證道長生 非遺紀元:我的非遺傳承帝國 鬥姆歸來,從僵約到洪荒 瘋癲仙宮主:開局打卡億萬瘋仙 快穿:心機女配靠演技上位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開飯店致富 可可西裡1997